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宏杰 《金融博览》2021,(18):86-88
2020年以来,SPAC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并购公司)融资模式逐渐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热点.数据显示,在美股市场,2021年第一季度SPAC的IPO数量已超过2020年全年SPAC的IPO数量,且SPAC IPO的数量和募集金额均超过同期传统IPO的数量和募集金额. 尽管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监管部门以及国际知名投资人士多次对SPAC融资模式风险发出警告,SPAC还是在备受争议中继续吸引着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2.
SPAC为无法通过传统IPO上市的公司提供了上市机会,且在部分费用、时间成本、灵活性等方面相比传统IP0上市具有优势。因此,其被当作一种金融创新,在过去几年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受到强烈適奉的上市方式。但是,SPAC结构中潜在的利益;中突以及由此产生的代理问题,不仅会提高融SPAC上市的综合成本,而且会加剧投资者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3年至2021年5月20日的美股SPAC为研究样本,以同期美股传统IPO公司为对照样本,全面分析了SPAC上市、并购和并购后发展情况。本文建议,可进一步跟踪研究美股此轮SPAC热潮是否存在泡沬,深入研究SPAC关键制度设计,分析其是否适应我国国情市情和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框架,适时对SPAC模式进彳器盼借鉴,进一步创造有利于我国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上市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首次公开募股相比,SPAC更接近以“借壳”方式帮助未上市公司集资并上市。本文以在美国上市的SPAC整体操作流程中的信息披露要求为主轴,分析并比较SPAC与传统上市及上市前私募融资的区别。本文认为,SPAC是金融资本市场在21世纪的一个创新,打破了投行和私募基金对高增长企业和高回报投资项目的垄断。  相似文献   

5.
SPAC对美国和全球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是不争的事实。而在决定是否将SPAC引入我国之前,有必要在探究SPAC独特魅力的同时祛魅SPAC。尤其需要全面理解SPAC对资本市场公众投资者保护带来的特殊挑战,根据我国的制度特点,提供更为完备的公众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闫宝华 《中国金融》2022,(11):55-56
<正>2020年以来,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购公司)融资模式在美国资本市场掀起新一轮的企业上市浪潮。在亚洲,新加坡交易所于2021年9月正式引入SPAC融资模式,而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也于今年1月1日正式推行这一模式。本文通过梳理美国SPAC的发展沿革与现状,以期对我国SPAC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2020年以来,SPAC模式在美股市场上渐成热潮。SPAC监管要求较高、投资者保护措施较强,不造成监管套利,是其能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我国“上市公司+PE”、重组上市等业务包含了SPAC模式若干重要特征,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8.
解码SPAC上市     
张明生 《中国金融》2022,(10):46-47
<正>模式简介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又称空白支票公司,根据香港联交所《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咨询文件》的定义,SPAC是指一种壳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售集资,目的是在上市后的一段预设时间内与一家营运中的公司进行业务合并。SPAC本身并无业务运作,且除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及由SPAC发起人筹集以支付SPAC开支的资金外,无其他资产。  相似文献   

9.
邹雄 《深交所》2007,(9):41-44
2007年上半年,在行业具有一定领先优势的金融IT服务商——北京宇信易诚悄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其独特的上市模式并不为业内人士所熟知,但它代表了一种新的上市潮流,应引起国内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宇信易诚采用了SPAC(Special Purpose Acqsition Corporation:特别购并上市)模式上市,与市场上较常见的IPO(首次公开发行)、RTO(反向收购)及ADR(美国存托凭证)相比都有较大的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金融产品的诞生以及蓬勃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的宏观环境和监管背景,更离不开产品需求与供给方自身利益的共同驱动。当前大火的美股SPAC和A股借壳上市也不例外,它们与本地市场常规的IPO上市方式相比,有其优势所在,市场主体会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做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影响及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自身的结构优势,SPAC首次公开募股业务异军突起,但SPAC模式也存在不足。市场的竞争演化也可能为改变SPAC的不利境况提供方案。伴随2021年SPAC的井喷,相信市场自发的各种调节机制也将不断出现,是否会出现解决有关终局博弈的良策,不妨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2.
红筹科技企业回归A股市场,既有长远意义,也有现实的迫切性.红筹企业回归A股模式,主要有联通模式、IPO模式和CDR模式三种类型.联通模式似是而非,不具有普遍适用价值;IPO模式与CDR模式都是发行制度创新的产物.尚未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发行CDR与直接发行IPO相比,需要满足的行业条件、市值与财务指标都相同;已在境外上市...  相似文献   

13.
2020年美国股票市场上SPAC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本文试图勾勒SPAC爆发式增长背后的经济与资本市场环境因素。对于我国而言,考察引入SPAC的必要性和途径,需要综合考量我国市场的发展阶段和制度环境。当前,以注册制的实施为契机,提高市场包容度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仍然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是探析在实行IPO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股票发行方式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转变会给我国的股票市场带来哪些影响。首先,实行IPO注册制改革会大大降低企业上市难度,不在有壳资源价值;其次,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将大大增加,我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得到提升,为广大VC/PE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最后,由于投资股票的选择增多,市场将更注重价值投资。然而,实行注册制改革也会给我国股票市场带来诸多挑战,比如股票市场扩容带来的冲击,企业欺诈上市和去散户化等问题,所以IPO注册制改革需要我们深入地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叶檀 《证券导刊》2013,(16):60-60
投资者害怕IPO开闸,目前的市场已经让背后的投资机构寝食难安。谁是IPO堰塞湖背后的大老虎?股票市场低迷,从去年年底实际暂停IPO,堵住了溢价最高的退出通道,对直投等利益输送嫌疑较大的严查,使赚快钱者失去了兴趣。原有的模式丧失,并购重组方式兴起,私募股权投资与股权投资走向低谷,是大浪淘沙的机会。股权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其他财富基金,是IPO堰塞湖背后的大老虎。  相似文献   

16.
范棣 《中国外汇》2007,(5):66-67
近两年,SPAC(Special PurposeAcquisition Corporation即特别并购上市)开始在美国流行,该模式集中了直接上市、合并、反向收购、私募等金融产品特征及目的于一体,目前大概有几十家公司已经或正在通过SPAC方式上市。国内通过这种方式成功融资的有北京奥瑞金种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7.
SPAC的发展简史自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诞生到发展壮大,可谓是一波三折.20世纪90年代,SPAC首先出现于加拿大的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用于收购矿业公司.1993年,在投资银行EarlyBird Capital开发出新业务模板之后,SPAC在科技、医疗保健、物流、媒体、零售和电信行业中就迅速得到应用.1990至1994年,市场上成立了16家SPAC公司,15家完成了收购.但90年代后期,因投资人投资盲目性过大等原因,加之美国资本市场科技公司热潮空前,SPAC市场出现了沉寂.  相似文献   

18.
审计收费的问题一直是审计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收集了1999至2006年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样本,通过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IPO审计收费模型,来检验我国IPO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IPO审计收费仍然受到客户资产规模、审计师规模的影响,这进一步证明了传统审计收费模型的适用性。此外,本文通过对IPO特有因素的分析,得到一些不同于年报审计收费的结论,即上市公司在IPO期间发生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的情况通常会导致IPO审计收费的增加;事务所在同时为客户提供IPO审计与验资服务的情况下,IPO审计收费定价更高。  相似文献   

19.
谢蓉 《时代金融》2015,(3):100-10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发展,给传统金融尤其是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挑战。商业银行如何面对这一形势进行转型与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服务模式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概述谈起,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挑战,并从客户体验、人员储备、战略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和兴起原因的基础上。通过与传统IPO比较。对基于便利联盟的私募IPO的优点进行详细解读.并以“鱼与熊掌兼得”加以概括:然后介绍了与私募IPO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创新——便利联盟的特点和便便利联盟对发行人的好处,最后指出我国应当加强对私募IPO的研究,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