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儿的疗效及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经尿素酶及胃镜检查确诊为Hp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用药阿莫西林)、观察1组50例(用药大剂量克林霉素)、观察2组52例(使用小剂量克林霉素),疗程结束后对3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观察3组患儿Hp根除情况,统计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1、2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Hp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Hp感染使用克拉霉素治疗,疗效确切、Hp根除效果理想,但使用大剂量易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在退热、疱疹消退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平均留观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愈合时间短,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是临床治疗手足口病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Ⅳ级不良症状均未发生。结论中药抗病毒药物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等优势,更适用于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证实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8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和呋喃唑酮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和呋喃唑酮进行治疗。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50/54),优于对照组83.3%(45/54)的总有效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较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替硝唑、阿莫西林两种药物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阿莫西林治疗)和观察组(阿莫西林治疗+替硝唑治疗),各56例,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53/56),对照组为80.36%(45/56),两组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患者共有2例(3.57%)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8例(14.29%),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肠胃炎的治疗中,与单纯使用阿莫西林相比,联合应用替硝唑,可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蒙脱石散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例(2.3%)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7例(16.3%)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患儿口服蒙脱石散剂治疗儿科腹泻可加强常规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就中药沐浴包治疗小儿感冒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0例感冒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药沐浴包治疗,对照组服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沐浴包治疗小儿感染发热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发热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7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8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39%);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具有安全、经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多巴酚丁胺与巴胺联合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病情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显效率为52.9%,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显效率为35.3%,总有效率为85.3%,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炎症吸收率达85.3%,对照组患儿炎症吸收率为6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发热、心率、喘息、肺部啰音等病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行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能切实改善患儿病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1-8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4例小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57例。常规组患儿予以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观察组患儿采用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以及NK细胞水平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探讨冠脉宁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76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冠脉宁口服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心电图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4%,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两组心电图治疗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宁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患者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红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行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患者行阿奇霉素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60例114耳,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患儿共56耳,治疗后45耳疗效为痊愈,占80.36%,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30例患儿共58耳,治疗后34耳疗效为痊愈,占58.62%,总有效为81.03%;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组术后感染率为3.57%,复发率为7.14%。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17.24%,复发率为22.41%。治疗组患儿的术后感染以及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采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治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400mg/次,1次/d,对照组口服盐酸多西环素胶囊0.1g/次,2次/d,疗程均为12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94%,病原体清除率为85.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2%,病原体清除率为7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疗效优于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超声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的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提高超声雾化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奥曲肽)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给予奥曲肽0.05mg/h持续静点,奥美拉唑40mg+生理盐水100ml静点,2次/日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显著控制后逐渐减少奥曲肽用量;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生理盐水100ml静点。两组患者用药7d后对比疗效,同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81.8%,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止血迅速并能有效防止再出血,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与头孢哌酮钠治疗大叶性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大叶性肺炎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全部患者行对症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患者头晕头痛,2例患者呕吐,1例患者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治疗组1例患者头晕头痛,1例患者腹泻,1例患者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叶性肺炎患者行阿莫西林与头孢哌酮钠治疗均能够取得显著疗效,采用头孢哌酮钠能够加快缓解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