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边投资协定、制度环境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为了促进和保护双边投资签署的协议。作为特定的联系两国的双边制度因素,双边投资协定给企业提供了不同于国家制度环境的保护,因而对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关于双边投资协定、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母国制度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作用的研究框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本文有三点发现:首先,双边投资协定能够促进企业到签约国投资;其次,双边投资协定能够替补东道国制度的缺位,对于促进企业到制度环境较差的签约国投资的作用更大;此外,双边投资协定还能够弥补母国制度支持的不均衡性,对于帮助非国有企业到签约国投资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是各国保护企业海外投资利益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国构建海外投资利益保护机制的核心与关键内容。当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这一时期中国主要从投资东道国立场出发,缔结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内容较为保守与谨慎,对投资者提供的投资保护程度相对较低。中国当前亟须与相关的"一带一路"国家启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升级"谈判,并在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投资的实际情况及潜在趋势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基础上缔结"平衡范式"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背景下,非洲经济近年来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资本的进入。素以“贸易立国”著称的英国,重商主义思想在英国对外关系中彰显核心地位。基于英国与非洲国家的历史渊源和地缘政治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无论是保守党,还是工党执掌政坛,均以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经济伙伴协议》等机制性协议,  相似文献   

4.
全球不存在统一的国际投资规则,但美国推行的一套国际投资规则对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投资规则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事实上的美国式国际投资规则。美国式国际投资规则的标志是美国双边投资协定范本,该范本融合了美国式双边投资协定和美国式自由贸易协定投资章节。美国式国际投资规则在投资保护和投资自由化上达到了全球最高水平,TPP和TTIP使美国式国际投资规则在发达国家得到整合,其对我国的对外投资也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应以积极态度应对美国式国际投资规则。  相似文献   

5.
张鲁青  冯涌 《经济导刊》2009,(11):49-51
近20年来,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Investment.缩写为FDI)迅猛增长。因为FDI具有跨国性,促进与保护国际投资.仅靠各个国家的国内法还远远不够。一个国家鼓励与保护投资的法律规定,如果没有国家间的合作与配合,是难以奏效的。双边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缩写为BIT)是以保护和促进国际直接投资为目的的专门性协定,是目前国际投资领域最普遍的国际协定。  相似文献   

6.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涉及国民待遇、资本自由转移、征收与补偿、国际争端解决等多项核心议题,在推进双边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同时,也带来诸如行业竞争、资本流通、国家赔偿等风险。中国应制定自己的投资协定范本,就可能对现有社会秩序及国家经济利益造成重大威胁的条款坚决采取保留,在提高国内环保、劳工、知识产权等法律标准的同时,敦促美国在双边经济往来中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待遇与透明化原则,避免经济问题政治化。  相似文献   

7.
双边投资协定旨在为企业跨境投资活动提供制度性保障作用,在双边国际投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与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4?2018年140个国家的国别面板数据,基于渐进型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双边投资协定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的意愿并购,并提升了并购成功数量.(2)在动态效应上,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效应具有长期性,且促进幅度逐步提升.(3)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效应在亚洲和非洲地区更为显著,对高制度质量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促进效应更强,且对非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4)拓展性检验发现,双边投资协定的文本质量对中国海外并购具有显著促进效应.(5)内在机制检验发现,通过对投资协定具体条款进行分解和量化后,"投资定义与范畴""公平公正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是影响双边投资协定促进中国海外并购的关键性条款.文章丰富了双边投资协定与海外并购关系领域的理论研究,并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及新一轮双边投资协定实践提供了政策启示,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双边投资协定是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最重要的国际法手段。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主要的投资输入国和输出国,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意义重大。国际金融危机后,中美两国投资协定谈判立场逐步趋于一致,国民待遇和投资转移条款方面的分歧并不会构成谈判的重大障碍,在协定内容上具备达成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条件,中美两国应当在谈判中保持灵活性,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尽快完成中美投资协定谈判。  相似文献   

9.
双边投资协定是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最重要的国际法手段。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主要的投资输入国和输出国,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意义重大。国际金融危机后,中美两国投资协定谈判立场逐步趋于一致,国民待遇和投资转移条款方面的分歧并不会构成谈判的重大障碍,在协定内容上具备达成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条件,中美两国应当在谈判中保持灵活性,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尽快完成中美投资协定谈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参与双边FTA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宾建成 《经济论坛》2004,(24):126-128
双边FTA是指两个经济体为消除它们之间现存的贸易及其他壁垒,促进贸易、投资的自由流动,以及促进双边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商签的协定。签订双边FTA有利于签约双方对外经贸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有利于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有利于我国吸收外资和扩大对外投资,因此,我国应积极参与双边FTA的活动。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参与双边FTA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于1988年8月27日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以下简称《中日投资协定》)。从80年代初开始,我国政府为完善保护外国资本的国际法律制度,和瑞典、德国、挪威、澳大利亚等近20个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具有邻近的地理条件。历史上,中国和日本一直保持着贸易往来。自1979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两国间的贸易和投资迅速增长,日本在华投资遍及我国20多个省、直辖市,投资总额仅次于香港,是向我国输出资本的主要国家。我国目前虽无大量资金到日本进行投资,但我企业走向海外势在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对外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中的“中心”管辖条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投资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投资者和东道国之间的经济摩擦.资本输出国与东道国都倾向于与别国签订鼓励、保护国外投资的协议.由于多边投资保护协议签订存在很高的难度,因此双边投资协定成为双方愿意选择的途径.截至目前,中国已经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BIT)超过110个,成为缔结双边投资协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此相伴的是这些BIT中"中心"管辖条款的缺陷.笔者通过对这些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美双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开展实质性谈判。虽然中美双边投资协议旨在保护外国投资者权益,但它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国家创新制度环境建设。我国政府应以中美双边投资协议为契机,加强创新制度环境建设,简化对外直接投资审批手续,利用市场机制培育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我国政府还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来防范高标准双边投资协议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联合国大会决议的投票行为作为双边政治关系的代理变量,以中国对89个国家2003—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而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受到双边政治关系的显著影响,政治关系的亲密有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东道国制度质量可以降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双边政治关系的敏感度,且制度质量的调节只能在中国对比自己制度质量高的国家投资时发挥作用。以2008年为分界点,后危机时代双边政治关系对投资的影响更加显著,双边政治关系的经济效应也会显著地受到东道国制度质量的调节。此外,中国改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关系,可以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中的财政投资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西部的财政投资政策应遵循市场导向、对内对外同时开放、可持续发展、“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并重、政策性与有偿性相结合等原则。要提高中央财政在西部地区投资的比重 ,对西部地区企业实行适度的投资补贴 ,加大国家财政贴息和信贷支持的力度 ,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投资的诱导作用 ,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开发。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国际投资体系是由国际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Ts)、避免双重征税协议(DTTs)以及其他双边和区域间与投资相关的协议(如自由贸易协定或者经济合作协定)等众多的国际投资协定(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greements,ⅡAs)所构成.  相似文献   

17.
双边投资协定"投资"定义的范式定位应以缔约国兼具资本输入与输出国的双重角色为依托,更精准地界定"投资"范围。定义的结构范式包括"开放式"与"封闭式",二者涵盖范围大致相当,受采用的数量却不成比例,原因在于其所在条约的目标定位有投资保护与经济一体化之异。内容范式包括投资的内涵界定、外延列举与限制性要素,其中对投资范围起实质性限定作用的是限制性要素。中美谈判应采用"开放式"结构范式,以"资产"为基础加封闭式类型列举清单,并结合国际投资争端解决实践对限制性要素予以细化。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2016,(8):144-158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猛增长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投资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微观企业层面数据,经验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就业人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次数越多,对国内就业的促进也越明显。其促进效应并不受企业所有制类型、投资目的地收入水平的影响。不同投资动机类型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企业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的就业效应受行业类别的影响,而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的就业效应,受投资目的地国家收入水平、中间品进出口以及最终品进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投资活动的活跃,国家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间的冲突日趋尖锐,使得间接征收纠纷随之增多。由于目前对间接征收缺乏统一的定义与判定标准,间接征收问题一直是国际投资领域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2013年我国已成为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对外投资总额不断增长,并且投资形式也开始多样化。对外投资的扩张也增加了我国投资者被外国间接征收的可能性。因此,现阶段我们有必要详细分析现有的征收案例与投资协定,分析我国参与制定的协定和立法中有关间接征收的规定,并结合现有国情,为未来规避对外投资过程中的间接征收风险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多,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其他国家缔结的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不断增加。这些条约形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法的重要司法依据,当然也成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法律渊源。中国政府应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双边和多边倡议来促进和保护对外直接投资。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规范和支持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专门法律,企业在进军海外国际化经营时面临很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