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选择实验方法,在1362个调查样本的基础上基于多元Logit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了北京市和西安市消费者对奶粉产地属性的偏好。结果显示,"产地标签"是消费者购买奶粉时最重视的标签,消费者普遍更加偏好"原装进口"奶粉。两市消费者对进口奶粉的平均支付溢价分别为150元/桶和161元/桶,相对于奶粉的实际购买价格,分别高出了65.41%和77.38%。选择实验方法存在假想偏差,消费者对不同奶粉标签的支付意愿被系统性地高估。但不同奶粉标签的相对重要性在选择实验与显示偏好模型中具有一致性。此外,消费者对不同奶粉标签的偏好存在相关性,其中,原装进口标签与有机认证标签存在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山东省843个消费者样本,以番茄为例,设置食品安全认证标签、可追溯标签、品牌与价格属性进行了选择实验,并借助随机参数Logit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偏好。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证标签、可追溯标签和品牌属性均具有显著支付意愿,对可追溯标签的支付意愿远高于其他属性,且不同信息标签的组合给消费者偏好带来不同影响,食品安全认证标签与可追溯标签间以及可追溯标签与品牌间皆存在互补关系,而食品安全认证标签与品牌间存在替代关系。研究同时表明,消费者食品安全认证知识与可追溯知识层次提高,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食品安全认证制度和食品可追溯系统等建议以减小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消费者信心与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选择实验法,基于544名城镇面粉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借助混合Logit模型和潜类别Logit模型研究消费者对是否为专用粉、品牌、食品安全属性、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五大类面粉品质属性的偏好和支付意愿.研究发现,第一,消费者最重视面粉的食味品质,其次为食品安全属性,不同收入水平、年龄、性别的消费者对食味品质的重视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番茄为例,将选择实验和BDM机制拍卖实验相结合,设计实验方案,以山东省青岛、威海等9个城市的821个消费者样本为例,运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测度了消费者对不同食品安全认证标识的支付意愿,并分析了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与环境意识对其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有机标识具有较高支付意愿,且对欧盟有机标识的支付意愿远高于对中国有机标识的支付意愿,而对绿色标识与无公害标识的支付意愿相差不大。具有不同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证标识的支付意愿相差较大,而具有不同环境意识的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则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七个试点城市1380份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运用基于选择的联合分析方法,采用多元Logit回归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认证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外观、可追溯信息和价格;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显著地影响其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本文提出了应加强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相关知识的宣传,鼓励生产者生产不同可追溯属性层次与不同可追溯信息认证相组合的可追溯食品,并尝试推行食品可追溯体系与认证标签制度相结合政策体系,以发展安全食品市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农产品品牌为研究对象,将消费者行为领域的重要影响因素"国货意识"从国别差异领域转向聚焦到地区差异领域的"本土意识";通过逐层筛选选择4类农产品34个品牌,并根据品牌产地的分布情况,选择以山东省5个城市为调查的样本采集地;通过比较研究本土品牌偏好和品牌特性,揭示消费者本土意识、品牌特性和网络顾客农产品产地偏好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农产品本土品牌在知名度、质量和性价比方面的品牌特性评价越高,消费者越偏爱本土农产品;消费者越偏爱本土农产品,就越倾向于购买本土农产品;但是,本土意识对消费者偏爱和购买本土品牌农产品的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选择实验(Choice Experiments)的方法,借助随机参数(RPL)及潜在分类模型(LCM)研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属性的偏好行为。研究发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属性的偏好存在异质性;消费者对政府认证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是企业的品牌、养殖场质量安全保证和第三方机构认证;第三方机构认证和政府认证之间具有互补性,企业的品牌化建设同养殖场质量安全保证间存在互补性,政府认证与企业品牌化建设间存在替代性;消费者风险感知度的提高会影响其消费行为,高风险感知组的消费者愿意对同一安全属性支付更高的价格。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对消费者偏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选择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城市216名消费者在不同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下对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不同转基因食品政策下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偏好。结论表明: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对消费者偏好影响显著。有信息时,消费者更加偏好非转基因食品,而无信息时,消费者更加偏好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政策时,消费者更加偏好非转基因食品,而自愿加贴标签政策下,消费者更加偏好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9.
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既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又是资源管理政策制定的依据。本文以张掖市甘州区的耕地保护规划为契机,基于选择实验详述了非市场价值评估中指标选取过程和实验设计方法,使用Mixed Logit模型和经验仿真方法分析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者剩余的变动。结果表明,耕地保护政策实施后,甘州区城镇居民的平均补偿剩余为3445.79元/户,农村居民的平均补偿剩余为3263.19元/户,社会福利整体增加5.09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组内对价值评估指标的偏好存在显著的随机性,组间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南京市和武汉市的消费者调查数据,以苹果为案例,综合运用联合分析法、聚类分析和多项Logit模型,定量研究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不同质量属性的偏好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安全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品质、价格和感官属性;不同类别的消费群体对质量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收入水平、购买频率、风险感知和当地食品安全状况对消费者偏好影响显著。最后指出尽管我国食品安全形势逐步转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诉求将进一步提升,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有的研究文献,本文在对可追溯猪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做出设定的基础上,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山东省潍坊市765位消费者对含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猪肉的偏好。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关注"猪肉可追溯标签"信息、自身收入与家中是否有孕妇、受双汇"瘦肉精事件"影响等变量显著影响其对含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猪肉的偏好。对变量边际效应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偏好可追溯猪肉的消费者更偏好含有养殖与屠宰信息的可追溯猪肉,高收入消费者则偏好同时含有养殖、屠宰、加工三种信息的可追溯猪肉,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含有不同层次可追溯信息猪肉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江苏省无锡市110位消费者为样本,采用真实选择实验的方法,借助随机参数与潜在类别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及其层次的偏好。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真实性的政府认证属性支付意愿最高,对原产地属性的支付意愿高于对可追溯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且追溯到屠宰加工环节的可追溯信息属性与本地产属性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与外地产属性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因此,尽管消费者群体存在异质性,但不同类别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本地产属性均具有一定的支付意愿。故在中国可追溯食品市场建设初期,在可追溯食品属性体系中设置原产地属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避免禽流感疫情风险,广东省政府对食用鸡强制实施标准化管理,"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然而,由于广东消费者对活鸡有强烈偏好的传统,生鲜鸡质量安全风险对其信任和购买意愿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广东省627个消费者样本为例,将其对供应链(产地养殖、屠宰加工、流通销售)信息的认知水平进行分解,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标准化模式生鲜鸡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认知水平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对生鲜鸡产地养殖环节的信任水平、流通销售环节对疫病风险的规避和个体对产地养殖属性的偏好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非常显著;此外,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收入水平也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研究还发现,相对于活鸡消费而言,消费者对生鲜鸡的积极信念相对不足,影响了其对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正向解释,由活鸡向生鲜鸡的消费偏好逆转尚未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从消费者偏好的视角,探究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来源,能够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关键信息。以果汁产品为例,本文采用选择实验法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产品类型、品牌地、加工地、原料产地和转基因等产品属性的偏好与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类型和非转基因是果汁产品附加值提升的关键,品牌和原料的原产国也有助于实现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消费偏好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质量设计有助于实现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政府产业政策部门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类型和加贴非转基因标签,来提升中国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实施品牌和原料的原产国公共推广政策、维护和塑造原产地正面形象,也能够有效提升附加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消费者的直接调查,运用二元Logit选择模型分析消费者购买无公害农产品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就消费者表达的购买意愿和实际购买经历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对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不一定对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主要是购买能力、购买地点、对无公害农产品标签的信任、产品了解等,各种条件的约束而无法实现意愿与行为的一致。  相似文献   

16.
选择实验法自1982年被用于实证研究以来,经过了各国学者不断改进与扩展,使其适用于不同的专业领域。在模型设定上,也已经从简单的多项Logit模型发展到随机参数Logit模型,不再需要强加无关变量独立性假设,也解决了消费者异质性问题。根据条件价值法对消费者进行单一农产品价值评估已经不再合理,多种农产品和消费者异质性需要被考虑在内,选择实验法逐渐被运用到粮食领域。通过选择实验模型测量农户在生产和消费等环节的选择偏好,对制定粮食安全政策及处理粮食安全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7个城市991份消费者的调研数据,采用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了转基因食品陈述性偏好与购买行为之间偏差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消费者陈述性偏好与购买行为的偏差表现为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之间的认知失调现象;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是否一致受消费者收入、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及标识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转基因食品的价格优势、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水平较低及对转基因食品标识政策缺乏关注是二者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应加强转基因科普知识及标识政策的宣传,进而提高消费者选择效率,为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以生鲜认证猪肉产品为例,本文利用对北京市城镇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尽管50%以上的消费者对生鲜认证猪肉有自述偏好,其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较强,但是,消费者对生鲜认证猪肉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消费者受教育程度、消费者家庭月收入、家中是否有18岁以下的孩子和家庭人口规模等是影响其对生鲜认证猪肉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性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因素。消费者对生鲜认证猪肉的意愿支付价格、消费者对质量安全认证知识和认证农产品的了解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其对生鲜认证猪肉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此外,消费者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其所感知到的生鲜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等变量也会较显著地影响其对生鲜认证猪肉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调研数据,采用Logit模型解析消费者茶油购买意愿与实际选择产生矛盾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茶油认知度不够是导致其购买意愿与实际选择行为偏差的关键影响因素,茶油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偏差也受消费者的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对茶油营养保健功能的信任度等因素的影响;茶油价格偏高也是造成消费者茶油购买意愿与实际选择行为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茶油营养保健功能知识的宣传并对茶油绿色食用油标签的认定,从而提高消费者的选择效率,为茶油在高端食用油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关于有机奶粉"更安全,更营养"的说法甚嚣尘上。"进口奶源""欧洲有机认证""创新营养配方"……有机奶粉几乎将奶粉界所有光环全部戴在头上,为其高昂的价格赢得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那么有机奶粉真的是物有所值,童叟无欺吗?在走访北京超市时发现,有机奶粉被冠以"超高端","最好的奶粉"推销给消费者。以雅培菁智系列有机奶粉为例,在物美超市的货架上,丹麦原装进口900g一段配方奶粉售价409元,二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