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寻根学校文化,探索课程建设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充分意识到,只有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并将学校课程建设植根于学校文化上,才能不断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凤云 《魅力中国》2011,(15):150-150
英语文化是学校文明进程的积淀。树立学校形象少不了英语文化,教育形象的延续更离不开英语文化,塑造学校品牌必须灌注学校英语文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实验改革的深入,建设英语文化是学校在新世纪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建设高品位的英语文化,要充分发挥校长在英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英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英语文化的硬件设施和优化文化环境,最终才能彤成学校英语的办学特色,实现用英语的文化品牌构建21世纪的新型学校。  相似文献   

3.
鄂伦春民族语言课开发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新生鄂伦春民族学校鄂伦春语言课开发中学生人数少、语言环境差等因素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继续开展课程建设和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承交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内涵,论证了校园体育文化促进素质教育的功能、作用,提出搞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搞好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搞好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扶持高校体育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靳淑梅 《黑河学刊》2010,(11):136-137
多元文化教育是多元文化社会的产物,广义的多元文化教育希望通过学校的改革,促进社会正义与公平;狭义的多元文化教育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来自不同族群文化团体学生和特殊学生的教育平等。在学校中实施途径有建设民族互尊与认同的学校文化;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多元文化教育成就提升;多元文化的教师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反映了社会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轨迹,是国际教育变革的重要走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的变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被要求培养出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因而,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创建出独特、整体、科学、稳定的风格,在同类学校脱颖而出.然而,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区域文化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区域文化涵盖了整个地区的资源特点、人文品位、区域需求等.以冰雪文化为载体的特色学校建设中学校领导要有战略眼光,能够全面充分地理解冰雪文化的意义,发掘新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冰雪文化为载体,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教师要对冰雪文化有完整的认识,学校要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对于冰雪文化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进行完整的阐述;在教学活动中要突出冰雪文化的特色,如体育课教学、美术课教学、音乐课教学,应该侧重于冰雪文化的内涵;在学校设施建设中,学校要争取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冰雪运动相关联的体育场馆等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进行冰雕、雪雕艺术的创作;在教材建设方面注意对冰雪文化的挖掘,校本教材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由王阳明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说,在教育界被广泛认同和极力推崇。"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等职业学校是文化传播和立德树人的责任主体之一,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就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会计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思路,如开设会计文化认知课程,建设线上或线下的会计文化体验中心等,更是结合"知行合一"说提出会计文化建设的重点:长期开展系列性的会计文化认知的活动,在做中学,于学中悟,知行合一,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成为会计文化的传承人,并将自身培养成为有文化的会计人。  相似文献   

8.
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校课程建设状况如何,课程建设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本文就室内设计精品课建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仅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自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就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研究。近几年,学校以"课程育人,涵养人生"的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打造多元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课程内容的确定过程为了让学生不仅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积累一些语言文化精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言水平,学校组织人员编写了系列的配套特色文化建设的校本教材。这一校本教材在三年的编写过程中进  相似文献   

10.
生活环境、体育课程存在的缺陷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确实是造成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高校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的对策主要是:提出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优化体育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改革教学方法,科学评价学生体质;改善体育教学环境,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等。  相似文献   

11.
龚玉萍 《发展》2014,(5):106-106
有效发掘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建设有特色的学校课程的关键。教师应充分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其应有的课程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变革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的建设也应该走向信息化。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发、整合课程资源,进行物质层面的课程文化建设;利用新媒体创新管理和评价方法,进行制度层面的课程文化建设;依托学习平台变革教学的方式,进行精神层面的课程文化建设。文章对此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课程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问题"是核心问题,而课程问题中,最核心的就是课程的本质问题,即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对课程有不同的定义,例如:课程是教材的学习过程;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的全部经验;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等等.  相似文献   

14.
对于"学校品牌"建设的质疑,四川省广汉市实验小学张兴述用实际行动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答案:学校品牌建设,需要挖掘文化内涵,形成一种精神品质。广汉市实验小学致力于塑造独特的学校品牌,通过传承百年浓厚校园文化,大胆创新,以"启智教育"办学思想导航学校发展,以课题引领、专家指导、校本教研、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教学等优势项目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氛围,把文化内涵发展的重点放在学校核心特色的构建和核心精神的培养上,成为一种能动的精神力量,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推动下,广汉市实验小学的"启智教育"品牌很快便在广汉、四川乃至全国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5.
"渭南历史文化"校本课程是建立在本地区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开设的.本课程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对话式教学两种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从而构建学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学生的视野从教科书延伸到乡土、民间,延伸到生活,提高教师专业化的能力,促进教师在课改中大胆探索,不断进取.  相似文献   

16.
吕敏 《魅力中国》2013,(25):212-212
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的繁荣牵动着一个民族的繁荣与发展,在当今形势下,文化的力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如此.一个学校同样如此。而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争先恐后地建设校园文化,增强校园的文化软实力。那么,什么是校园文化呢?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呢?语文是人文因素最浓厚的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否能起到一些作用呢?这些问题都是致力于建设校园文化所要熟知的  相似文献   

17.
世界多元文化价值的冲突问题为高师院校的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文化建设带来了新课题;适应多元化文化价值取向要求,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应主要体现在宽基础、重技能、塑人格、贵创新、强素质等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应特别重视文化多元视野中课程文化价值选择存在的问题;重视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文化建设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郭绍磊 《魅力中国》2013,(13):175-175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课技能而轻视文化基础课,导致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忽视,文化基础课程对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所起的教育作用受到质疑。本文就中等职业教育应如何科学定位文化基础课程提出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王秀娟 《发展》2015,(4):127
按照高水平完成国家课程,大力发展校本课程的指导原则,陇西县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教育资源,积极拓展教育视野,在校本课程建设上成效显著. 一、强化管理,确保三级课程建设规范有序实施 按照“国家课程开足开齐、地方课程求精求细、校本课程突出特色”的原则,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组织实施、教材管理、课时安排等方面应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陇西县采取“三结合”的方式加强培训工作,即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研究相结合,专题培训与讨论探究相结合,有效克服教师对学校课程开发的神秘感和畏惧感,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思想认识,扫清课程开发中的一些盲区,同时将开展课程建设情况列入重要督评内容,作为学校考核的一项必保指标,对课程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保证学校三级课程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职业教育各门课程中是覆盖面最大、学生人数最多的一门课程。因此,它的教育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从现代课程的视角看,体育课程建设是一个多因素的系统建设,它涉及到课程目的任务、地位、作用,还涉及到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评估、师资队伍等问题。因此,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必须用现代科学的系统方法,认真进行研究和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加强课程建设,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