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糖尿病的诊治措施。方法我院从2010年至2011年收治的76例甲亢患者,将其中4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余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除给予基础的甲亢治疗方案外,给予系统的降血糖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的甲亢治疗方案。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实验室检测发现,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单纯的甲亢患者临床症状相似,但治疗方案不同,临床上应当注意区分,避免出现误诊误治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服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6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C肽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BG、2 h BG、Hb A1c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C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同时能改善胰岛功能,减少低血糖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76.0%,明显低于观察组(96.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及HbAlc水平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功能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正常者4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胰岛素及糖负荷2 h C肽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胰岛素抵抗上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临床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对此需要在临床治疗中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试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0.0%);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FPG、2 h PG、Hb Alc显著低于对照组,FCP、2 h CP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更短,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有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美托洛尔对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1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通过美托洛尔药物治疗,对其血糖和甲亢症状进行控制。结果通过治疗后,患者的血糖基本控制在10.9mmol/L以下,且甲状腺肿胀、高代谢综合征、食欲亢进及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的治愈率情况。结论对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的早期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对保证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美托洛尔对于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作用较为理想,可以作为该疾病的药物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经中医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共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6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中医治疗),各48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h PG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与西医相比,中医更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且明显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阿司匹林、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给药血府逐瘀胶囊。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第1疗程和第2疗程末记录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间期、持续时间,并评价心电图疗效,同时在给药前和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测定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间期、持续时间及心电图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血糖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可有效减轻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症状,降低血糖水平,减缓心绞痛的发作,缩短其持续时间,改善心电图表现,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不同给药方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诊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次/d,试验组患者给予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日均总量为(41±8)U,对照组为(42±6)U,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为(3.2±1.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1.7)mmol/L;试验组患者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为(1.7±0.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1.2)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糖达标条件下,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次/d与2次/d比较,日均胰岛素使用量无较大差异,但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伴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伴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胰岛素、甲状腺素以及肾病治疗,而观察组则依据患者的具体血糖状况,对其用药剂量进行及时调整。结果所选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其TT3、TT4及FT4均显著提高,而血清的TSH状况出现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所发生的变化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伴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首先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并对其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可掌握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67例单用口服降糖药物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于睡前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与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FPG、2 h 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FCP、2 h CP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较高,患者血糖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例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云浮市人民医院治疗的MDRAB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罗培南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3%)和细菌清除率(93.3%)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6.7%)和细菌清除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1±2.3)d、平均感染痊愈时间为(8.2±1.3)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5.6±2.8)d]和平均感染痊愈时间[(10.5±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肝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MDRAB患者,治疗效果极其显著,并且患者未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T2DM患者,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诺和灵N或诺和灵RZ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入诺和灵R治疗。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的用量、低血糖发生率、HbAlc、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治疗1个月两组患者均能达到血糖的控制目标。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平均用量、空腹时血糖、餐后2h 的血糖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的分泌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bA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是老年T2DM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与诺和平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胰岛素与诺和平联合治疗,给予参考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BG、FBG、HbA1c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中出现2例低血糖患者,参考组出现11例低血糖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与诺和平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有助于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使用预混胰岛素以及普通胰岛素加睡前胰岛素的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应用三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的方法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胰岛素加睡前胰岛素的方法进行强化治疗,疗程为六个月,研究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两天血糖平均水平、血糖达标的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时间、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饭后2h血糖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血糖均达标,但是实验组的达标时间显然更短,且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空腹血糖、两天内血糖平均水平指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其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时间、胰岛素的使用量以及低血糖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预混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比应用普通胰岛素加睡前胰岛素的强化治疗糖尿病方法效果好,并且恢复时间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人们反复研究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格华止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的疗效。方法采用动态血糖检测对68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同时三餐前据血糖口服格华止降糖,2~3个月后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比较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的变化,同时观察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格华止降低餐后高血糖明显,同时减轻体重,体重指数下降,抵消胰岛素增重的副作用,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用量下降。甘精胰岛素弥补了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缺点,同时有效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结论格华止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用量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生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T2DM合并CAP患者100例(85例顺利完成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肺炎常规治疗(抗感染、退热、化痰、控制血糖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拗汤合止嗽散,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温变化、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变化、临床疗效(治疗后中医证候、胸部CT影像学变化)、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解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T2DM合并CA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汤加减熏洗结合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行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苦参汤加减熏洗结合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及手术时间、VAS疼痛评分、脓流量及切口愈合时间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指标相比:手术时间[(39.2±4.6)min VS(47.5±6.8)min]、VAS疼痛评分[(2.4±0.8)分VS(3.1±1.3)分]、脓流量[(26.2±5.3)ml VS(47.6±8.1)ml]、切口愈合时间[(13.5±4.6)d VS(19.3±5.1)d。结论中药苦参汤加减熏洗结合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效果显著,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3种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组患者均给予口服二甲双胍药物治疗,A组同时给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B组同时给予预混人胰岛素30 R注射液,C 组同时给予预混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记录3组患者给药前后各时间段血糖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治疗后3组患者各时间段血糖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组患者下降幅度更为明显,A组与B组、C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方案,从而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依折麦布对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8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与对照组(常用辛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两组LDL-C治疗后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两组酶学及肌酐变化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依折麦布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降低(hs-CRP),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