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朝静 《会计师》2022,(19):60-62
本文就资管新规对信托公司信托业务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资管新规以及信托业务的相关概念,然后提出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之后分析了资管新规对信托公司信托业务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促进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持续、稳健发展的优化建议,旨在为资管新规大环境下信托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2.
资管新规落地一年多,在旧模式基础上野蛮生长的资管行业在资管新规的引导下,新生态正在逐步成型。商业银行资管业务也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转型方向,适应行业新生态的发展。本文通过提出思想、组织、产品、投资、系统、考核、队伍转型七大转型策略,助推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站在新的起点上,顺应形势变革,打造价值创造新动能,实现稳步转型。  相似文献   

3.
4.
理财公司是银行理财回归资管的必然选择,逐步成为财富管理行业优质产品供应主体,商业银行更多的将成为理财产品代销机构。文章介绍了理财市场发展现状,指出城商行自营理财业务面临的困境,总结城商行开展理财代销业务具有的优势,从尽早布局理财代销业务、搭建科学的产品筛选体系、建立严格的风险隔离制度、完善全流程销售管理体系、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中,资管产品已占据不可忽视的位置。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在新的监管框架下,资管业务转型在去通道、降杠杆、期限匹配、净值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21年是资管新规3年过渡期收官之年,保本理财产品实现清零,净值型产品比例大幅增加,多层嵌套现象得到改善,信托公司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已到达相对均衡的临界点,资管业务迈入规范发展新阶段。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也面临着部分产品打“擦边球”、净值化不彻底、存量产品难消化等后续问题。因此,应不断完善资管制度,合理调整底层资产配置,以净值化管理为核心提升机构资产管理能力,加大投资者教育建立对净值波动和风险承担的意识,有效处理资管业务过渡期结束后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历经一年多的意见征求,《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于4月27日正式发布,主要目的是消除"影子银行"的"影子",推动影子银行业务回归银行部门,促进银行业回归本源,转向对实体经济的扶持,稳定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将简要分析我国现阶段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和《资管新规》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影响,并根据相关规定浅析原因。  相似文献   

8.
9.
韩佼  张佳婧 《河北金融》2022,(2):57-59,68
2021年是《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落地的第三年,也是过渡期整改最后一年.三年以来,资管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银行风险显著收敛,刚性兑付预期逐步被打破,资管业务逐步回归本源.但是在转型过程中,商业银行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需要进一步采取诸如提升发行销售理财产品的合规性、持续推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等措施,以完善和整改理财业务转型,助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9,(6):144-145
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块,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也存在因为刚性兑付、多层嵌套、关联交易、信息不透明带来的诸多风险。文章重点从解构政策、构建机制、重构生态三个维度对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控制进行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范畅 《河北金融》2020,(2):21-23,31
为了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督标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机构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为了确保金融机构能够顺畅调整资管业务,资管新规合理设置了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允许银行续发老产品逐步收回原来的资管业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过渡期内存量业务的清理压力。但是,过渡期的背后仍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给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有必要开展专项调研,提出发展与转型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石倩 《北方金融》2021,(4):30-35
利用2014年12月至2020年6月的季度数据,通过VAR模型稳定性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对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资产新规的出台对M2和社会融资影响不明显,仅导致M2小幅回落、社会融资规模略微收缩,对M2的贡献更大。最后,提出管好贷款信贷规模总闸门、优化银行资本管理、完善直接融资结构、加大直接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影子银行转型、激发影子银行的融资功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管新规在影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社会融资结构造成了一定冲击。本文就资管新规的颁布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借鉴世界主要国家融资结构的经验,建议我国应处理好表内融资、直接融资和影子银行融资的结构关系,包括把握银行贷款整体规模、完善银行贷款结构,不断提升直接融资规模、优化直接融资结构,积极推动影子银行转型、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的融资功能等。  相似文献   

14.
自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问世以来,对其的法律属性并未予以明确,资管新规颁布前,学界对其法律属性的界定主要是基于对保本、非保本理财的分类而进行的,资管新规颁布后保本理财不再属于银行理财范畴,在过渡期内明确理财产品的法律属性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从监管当局对理财产品的定义及分类入手,对学界持有的委托代理关系说、信托关系说、合同关系说进行评析,并结合法院判例,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属性界定为"由委托代理合同、信托合同、行纪合同的部分特征耦合而成的委托合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理财逐渐成为资管子行业中最为主要的部分。2018年,“资管新规”及与其配套的“理财新规”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先后出台,统一监管标准、加快净值化转型、打破刚性兑付、期限错配和消除多层嵌套逐渐成为资管行业共同的监管方向,商业银行的理财市场面临着重大的转型和调整。文章以黑龙江省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资管新规出台后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用2015-2021年16家主要上市银行半年度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但该政策效果在规模不同的银行间存在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理财套利削弱了资管新规对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本文为资管新规对银行监管套利及系统性风险抑制提供了初步的微观证据,为强化系统性风险抑制,继续有效促进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雪  刘莹  孙秀梅 《北方金融》2023,(11):99-105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8年4月联合颁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资管新规》的颁布对社会融资体系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从企业融资角度着手研究《资管新规》出台前后,影子银行的变化对企业融资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资管新规》的颁布会导致影子银行规模受限并萎缩,企业这一借短续长的方式不可持续,会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约束,降低短期债务占比;二是小微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更容易面临较大的资金约束和成本压力;三是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约束都提高,短期债务占比提高;四是《资管新规》的出台增加了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约束水平,制造业面临的融资压力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18.
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石。价值创新让人们以一种新的方法思考和实施战略,从而开创蓝海,摆脱红海。2018年以来,一系列资管新规的发布,使得各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趋同,这进一步加剧了信托业的"红海"压力。运用蓝海战略的"战略布局图""四步动作框架""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坐标格等分析工具以及六项原则,研究了信托业应对资管新规的策略,这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资管新规的延期有利于处置存量资产,有助于减轻银行表内压力,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爆发概率,有利于平滑理财产品收益,也有助于实体经济应对疫情冲击。但是资管新规延期后,仍然面临着存量资产处置难、新产品发行接受度不高、机构转型动力不足等问题。为了避免资管新规一延再延,维护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监管部门应提出退出路径、加强预期管理、明确奖惩措施、统一监管规则,并实行宽严相济、灵活有度的政策,保证资产管理行业转型真正落地生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的16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资管新规的发布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DID方法对影子银行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越大的银行在资管新规实施后其系统性风险降低越显著;异质性检验显示,国有控制、高存贷比的银行受资管新规政策影响更大,系统性风险下降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通过提高贷款质量和资本充足率的路径可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