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ra)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来自国外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研究者通过对国外已有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与西酞普兰(citalopram)、氟西汀(Fluoxet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帕罗西汀CR(Paroxetine CR)、盐酸舍曲林(Sertraline)、盐酸度洛西汀(Duloxetine)、文拉法辛(Venlafaxine)和文拉法辛XR(Venlafaxine XR)相比,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平均治愈一例患者的成本显著较低,而临床产出显著优于其他产品。同时,艾司西酞普兰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防复发方面也显著优于其他产品。已有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数据显示,与其他竞争者相比,艾司西酞普兰更具有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方法基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治疗发展趋势,选取临床应用较多的靶向治疗药物,并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是目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最受关注的靶向治疗药物。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两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疗效,而较少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显示了其经济性。结论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性在总体上优于其它治疗方案,但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改善循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改善循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将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PE)原理与方法应用于药品不良反应(ADR)评价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对近年药物经济学在ADR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总结了药物经济学的概念、原理、研究背景,药物经济学在ADR中的重要意义、作用及应用。结论:开展药物经济学在ADR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可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对规范临床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将78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或文拉法辛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组治疗药品成本分别为663.04元和1164.80元;有效率分别为82.05%和84.6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77%和28.21%。结论根据药物经济学评价,艾司西酞普兰组优于文拉法辛组。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综述,了解英夫利西单抗与其他药物在治疗克罗恩病方面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已有的文献结果显示英夫利西单抗在儿童患者中,相较于传统药物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优势;与传统药物硫唑嘌呤(AZA)联合治疗后,比英夫利西单抗单用获得更好的疗效,同时,也能获得了较好的增量成本-效果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8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艾司西酞普兰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观察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临床疗效总评(CGI-SI)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司西酞普兰组躯体焦虑因子评分明显优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安全有效药物,更适用于伴有躯体焦虑症状的广泛性焦虑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成本。方法 通过查阅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2021年1—12月所有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规范治疗信息,共获取945例患者。为了避免错误分类,对两组患者基线特征进行混杂控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1∶1)匹配联合组和对照组,9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最终确定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常规治疗为联合组270例,依达拉奉右莰醇+常规治疗为对照组27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临床疗效、成本、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hs-CRP水平降低,且联合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药费、检查费、化验费、治疗费、直接医疗成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对脑卒中患者使用西酞普兰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本文研究选取的100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是从本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中选取的,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时给予两组患者常规的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以及相关脑血管方面的药物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原发脑卒中疾病的治疗基础上使用西酞普兰,每天一次口服,剂量为20~40mg。对照组的患者在原发脑卒中疾病的治疗基础上使用帕罗西汀,初始剂量为20mg/d,清晨空腹口服。通过临床对脑卒中患者使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疗效观察,分析患者使用西酞普兰治疗后的抑郁情况,并对患者的总显效率进行统计,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1、2、4、6周进行观察评分。结果对两组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患者总显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患者总显效率为76.0%,两组患者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并且治疗组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说明西酞普兰具有很高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临床给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西酞普兰治疗后发现,西酞普兰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小,并且在患者的心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国内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现状。方法以主题词"下呼吸道感染"、"药物经济学"检索CNKI数据库,用EXCEL表对文献中研究设计、评价方案、结果处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05篇有效文献,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多数采用成本-效果分析;评价方案中2种抗菌药物间的比较占多数,同大类抗菌药物间比较以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为主,另有不同厂家的同一种药物间的比较、连续静脉滴注和序贯疗法间的比较;敏感度分析以改变药物价格因素为主。结论应参照《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提高药物经济学研究水平,规范药物经济学文章写作,促进研究结果产生实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第六住院部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75.51%)(χ2=4.780,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0.84±2.41),低于对照组(15.26±3.23)(t=7.677,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SV)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别为(3.27±0.60)m Pa·s、(5.09±1.36)m Pa·s、(1.13±0.17)m Pa·s、(3.51±1.58)g/L,均低于对照组(4.02±0.78)m Pa·s、(6.30±1.52)m Pa·s、(1.35±0.26)m Pa·...  相似文献   

12.
医药企业在进行新药和仿制药研究开发时,于立项前可以首先收集目标药品的疗效、价格以及竞争药品的相关数据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选择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的药品进行研制。成功后,使其更具竞争优势,并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机会和利益。  相似文献   

13.
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的临床效果和经济学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综述法,系统地分析国外已发表的地特胰岛素注射液(IDet)的临床研究和经济学评价结果,以评估地特胰岛素治疗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效果方面,患者从应用口服降糖药、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或甘精胰岛素注射液(IGlar),转换使用IDet后,均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许多国家的经济学研究显示,与NPH或IGlar相比,IDet是成本节约或具有成本-效果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优势和确切的疗效。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应该重视药物的选用,辨证准确。本文结合笔者的临床体会,就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方面具有独特疗效的常用中药作一举例与评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我国2018—2022年中成药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 对2018—2022年已发表的国内外中成药药物经济学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制定的纳排标准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评估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中成药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164篇,大部分研究文献角度不明确、评价方法较为单一;成本测算较为局限;敏感性分析不合理;总体质量较低。结论 我国中成药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质量总体偏低,在研究角度、评价方法和成本测算等各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提示目前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与评价2012年以来发表的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的核心要素及文献质量,探究目前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检索2012年1月至2022年11月发表的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相关文献,对研究角度、研究时限、贴现、阈值、成本、健康产出指标、评价方法、模型和敏感性分析等经济性评价关键要素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和分析,并采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2022清单》(CHEERS 2022)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纳入的288篇文献中,评价剂型以中药注射剂最多,同时包含同一中成药不同剂型之间的对比;病种主要集中于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评估要素分析显示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存在研究角度不明确、成本测算简略、健康产出指标单一等问题;CHEERS评价显示,文献质量整体较低,平均分为14.33分(总分28分),仅87篇合格。结论我国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总体报告质量较差,未来仍需加强药物经济学评价核心要素的研究,不断提高研究和报告质量,整合中医药特色评估要素,以促进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检索了数据库中的英文文献,以了解国外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结果,尤其是靶向药物的评价方法.已有的研究显示,国外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线治疗方案上,多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研究方法以成本- 效果分析或最小成本分析为主,且只考虑了直接医疗成本.而针对靶向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文献还比较少,其成本-效果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丁苯酞的描述中有一条是:已获得PCT(国际专利合作条约组织)100多个国家的应用专利,在86个国家受专利保护,使中国在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有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行政保护期20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全面总结评估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的临床价值、经济价值、病人价值、社会价值,为临床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回顾性分析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试验研究、真实世界疗效研究以及药物经济学相关研究等资料,总结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基因1、4型CHC的临床价值、经济价值、病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果在临床价值方面,艾尔巴韦/格拉瑞韦对基因1型或4型CHC患者,以及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慢性肾脏疾病(CKD)等患者,均具有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在经济价值方面,国内外药物经学评价结果显示,艾尔巴韦/格拉瑞韦在治疗CHC基因1(1a,1b)型,以及合并CKD患者中,均具有经济学优势。同时,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有助于提高病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可改善患者身体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等,同时因其可治愈CHC而有助于节约社会生产力,减少疾病传播,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疗效好,有助于"消除丙肝"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006~2010 年美国<药物经济学>杂志收录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文献标题和摘要的阅读,将478篇文献归为药物经济学实际运用、理论方法、具体评价和其他四类.统计每类文献的数量并逐一介绍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为国内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