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疆植棉业成本收益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生产的成本与收益事关新疆植棉业的未来发展走势。本文通过对新疆植棉业2000-2009年成本收益调查资料数据的汇总分析,总结回顾了新疆主产棉区棉花生产成本与收益的十年变动趋势及其主要特点,并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有效控制新疆植棉业成本过快增长和确保棉农增产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新疆农业的优势产品,植棉业是新疆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就新疆棉区与黄河棉区、长江棉区成本收益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提升兵团植棉业竞争力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种植在兵团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加快兵团植棉业产业化、市场化进程.提高兵团植棉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该文主要就兵团植棉业的现状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并提出了因地制宜地降低棉花单位生产成本;加大植棉业科技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原棉质量;实行差异化竞争,适度发展特色棉花种植;加快棉花的信息网络化建设,构建兵团植棉业安全的抗风险保障体系等提高兵团植棉业竞争力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兵团南疆垦区棉花成本收益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棉花是最具规模种植优势的经济作物,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本文通过对调查资料数据的汇总,分析近几年阿拉尔市十一团植棉业成本与收益变动趋势及其主要特点,并提出解决南疆植棉成本过快增长及确保棉农增产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受棉花总量增加、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棉花市场也潮起潮落.本文拟就棉花出现买方市场和价格下调后,新疆植棉业的战略取向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人多地少,又是经济发达地区,耕地和劳动力限制,是棉花生产的主要"瓶颈"。在经济发达地区稳定和发展棉花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必须实现省工节本,机械化植棉已成为江苏省植棉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近代湖北植棉业真正发展较快,并确立在国内产棉大省中的领先地位,是在甲午战后的二、三十年中。由于受到国内外棉花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显著变化的直接影响,这一时期湖北的棉田面积大为扩张,商品率不断提高,出现了荆沙、襄枣等新的棉花集中户区,全省植棉中心明显西移,植棉业已成为旧中国湖北农村经济赖以维系和缓慢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农学界与纺织业界的互惠合作,是近代植棉业改良的必然要求。晚清时期的棉作改良存在技术与资金、市场分离的问题,棉产改良收效甚微。反思此前植棉业改良失败的原因,穆藕初提出"振兴农业,非财不可,且非才不办"的农产改良理念,在植棉业改良工作中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即注重农学界与企业界的耦合,以确保科技与资金、市场的配合。通过创办穆氏植棉试验场和穆公正花行、组织中华植棉改良社、主持华商纱厂联合会植棉委员会,穆藕初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植棉业改良实践的始终。  相似文献   

9.
明初山东植棉始见普及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鲁西、鲁北与鲁西南三大棉区。明中期后,商业性植棉业日渐兴盛。清代,植棉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在主要棉区,出现了专业化植棉生产的趋势,清末,随着棉田趋向集中,这一趋势进一步扩大。民国时期,植棉生产以抗战爆发为界分前后两时期。前期,美棉的扩大种植,促使植棉生产达到鼎盛阶段;后期,因日本侵略,植棉业遭到摧残,明显衰退。而在山东各解放区内,植棉生产却蓬勃发展,与敌占区形成鲜明对比。建国40年来植棉生产经历了恢复发展、起伏徘徊与调整飞跃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新疆植棉化肥投入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棉花生产的可变投入中化肥所占份额最大,1996年全疆平均化肥亩投入110.74元,占总物质投入(403.93元)的刀.4%,较全国平均(90.77元)高出22.0%。兵团主要植棉师1998年成本调查,化肥投入149.34元,占总物质投入(391.12元)的38.18%。因此,在当前棉价下跌情况下,分析化肥投入现状、寻找提高投肥效益的途径,对于提高我区植棉效益、增加棉农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新疆植棉投肥现状分析(-)化肥费用增长是物质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资料分析,1990年与1985年比新疆植棉增长的物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依据方志资料,分四个时期描述和分析了从清朝入关到解放前夕三百年间陕西植棉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清代陕西植棉业以鸦片战争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陕棉种植经历了一个由关中向南北普及的过程;后期是陕棉生产的大发展时期。清代陕西植棉业的发展与清朝政府及地方官员的提倡有极大的关系。但是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纱的侵入对陕棉生产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清末民初到抗战前期是陕西植棉业的持续发展时期。抗战期间的陕棉生产,在国统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国民党政府的行政干预,呈现出下降趋势;而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延安及其周围地区则创造了中国植棉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通过对近三百年陕西植棉史的考察,最后得出陕西植棉业发展的特点有三:一、棉花商品率一直很高;二、棉花生产一直持上升趋势;三、政府的棉花政策对棉花生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在《棉花》1980年4期上发表“对我国植棉史分期的探讨”一文,将我国植棉史分为边疆植棉时期、岭南植棉时期、长江黄河流域植棉时期和近代植棉时期等四个阶段,並谓到后两阶段,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上始渐占重要地位。而此两时期的植棉业和棉花纺织业又都从上海开始。即在此两时期中,上海都起了带头作用,故有对上海植棉史作进一步考证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科技人力资源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在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培养规模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但仍存在科技人力资源结构失调、成果转化率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必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合理使用人才,提高人才待遇,推动新疆科技人力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新疆棉花生产形势喜人,预计总产量达到218万吨,比上年增长11%以上,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新疆各地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加大植棉推广力度,以棉花为重点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占种植业总面积的50%以上,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稳步攀升,新疆棉花生产成本过高,加上新疆棉花销售回归市场,价格不稳定,导致棉花生产风险增大,棉农种棉积极性降低。文章通过对新疆棉花成本收益及规模报酬变动趋势的研究,为棉农生产决策和政府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在对新疆棉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棉花种植规模变动下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在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寻找生产要素投入成本较低,收益最大的植棉规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棉花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以及不同植棉规模下生产要素对棉花产量增加的贡献程度。结果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单位面积成本和收益随着户均种植规模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变化;单位面积成本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下降,超过一定规模后上升,成本最低植棉规模为3.56hm2;单位面积收益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增加,超过一定规模后下降,收益最高的植棉规模为4.67~5.33hm2。研究发现,户均种植规模在2.5~4.5hm2时,土地费用、机械作业费、水电费、雇工费用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规模在7~10hm2时,化肥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农药、地膜、滴灌带等物质投入未体现规模趋势。结论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成本和收益随着种植规模不同而变化的趋势符合规模经济原理,存在最优种植规模;在不同种植规模下,各种要素投入对新疆农户棉花产量的影响差异明显。因此,要引导棉农合理投入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养羊业历史悠久 ,羊只数量多 ,分布广 ,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新疆是我国饲养绵羊最多的省区 ,细毛羊数量居全国首位。细毛羊业是新疆的优势产业 ,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一、新疆细毛羊业发展概况新疆细毛羊业起步晚 ,发展快。本世纪 30年代开始杂交改良 ,1 954年育成了中国第一个细毛羊品种———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 ,结束了中国没有细毛羊品种的历史。 1 970年育成了新疆第二个细毛羊品种———军垦细毛羊。 1 985年又成功地育成了新疆型和新疆军垦型中国美利奴羊 ,并建立了三级繁…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扩展生产函数对棉花总量生产函数进行估计,计算出包括棉花种植面积、亩均物质资本投入、亩均劳动力投入以及植棉技术进步四项主要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结果发现,植棉面积仍然是影响棉花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植棉技术进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与现有土地资源紧缺的现实条件双重制约下,植棉技术进步是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重要组成力量,机采棉技术集成体系构建是解决棉花产业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新疆墨玉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是制约墨玉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提高墨玉县劳动者素质,对墨玉县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墨玉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在简要分析墨玉县教育发展现状和墨玉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墨玉县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政府做好投入工作,建立人才管理体系,来实现墨玉县农村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9.
国外水价管理制度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资源合理配置是经济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如何决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价格,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水资源紧缺状况下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水价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供水业的发展呈现出...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农户植棉收益大幅下降,棉花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在国家棉花临时收储、良种补贴、高产创建项目支持、纺织业振兴计划以及纺织服装出口退税上调等项政策支持下,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仍有12.9%的下降幅度。目前大部分棉区棉花长势良好,但影响棉花市场的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今年6—8月在河南、江苏和新疆调查发现,对今年的植棉收益农户仍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