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景义 《发展》2005,(7):49-50
作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近几年,甘肃省定西市从市情出发,把马铃薯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大主导产业来培育,走出了一条以马铃薯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产业化层次,推进工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的比较独特的发展路子.目前,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和加工能力均居全省第一,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从经济形态看,马铃薯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产业内部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产、加、销产业链条,已经形成了"块状经济"雏形.  相似文献   

2.
对河西走廊风电产业进行SWOT分析,明确产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可能的发展途径,进而对风电产业的技术、市场、发展环境进行技术预见。将技术路线图方法引入河西走廊风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之中,联系产业的发展目标、现行壁垒、研发节点、重点领域的发展规划以及支撑环境等方面绘制了河西走廊风电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为河西走廊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框架。  相似文献   

3.
李旺泽 《发展》2007,(1):11-12
2004年是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当中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从这一年开始,马铃薯产业结束了多年来薯贱伤农的历史,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总量不断扩充的情况下,销售价格连年大幅抬升,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马铃薯产业正在实现由做大向做强的历史性跨越,逐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石晶 《发展》2006,(4):11-12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全市上下着力把马铃薯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经过全市干部群众真抓实干,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富民富县富市的大产业,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但我认为,越是形势好,越是要冷静思考,越是要用市场思维来研究马铃薯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定西市的马铃薯产业效益不断显现,链条不断加长,规模不断壮大.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中,当前有几个问题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马铃薯生产现状出发,在分析其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的同时,据此认为云南马铃薯产业竞争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较大,应针对马铃薯产业的生产特征和产业特征,结合云南实际的自然环境条件、产业发展环境和市场导向等现状,发挥区域优势,培植特色产业,使云南省从马铃薯种植大省发展成为加工大省,强化市场营销,实现马铃薯产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提升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菜兼用的粮食作物,为云南省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的保障,云南省作为全国马铃薯的主产区,在具有自然条件与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发展马铃薯产业成为了重中之重。为此,本文应用马铃薯的综合优势指数,分析了云南省马铃薯产业的比较优势,明确了云南省发展马铃薯产业体系的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营销与甘肃马铃薯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芳兰 《乡镇经济》2009,25(11):87-90
文章以甘肃马铃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为基础,从区域营销的角度,分析了甘肃马铃薯产业集群的各个区域营销主体,如政府、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指出马铃薯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对区域营销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文章从地区形象、产业形象、企业形象和产品特性四个方面提出了塑造甘肃马铃薯产业集群区域形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位熵理论分析2012年及2017年河西走廊城市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各城市产业间以及各产业城市间的比较优势分析,发现河西走廊5城市产业比较优势差异明显,第一产业比较优势明显、第二产业不具比较优势、第三产业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基于此结论提出4条对应建议,即明确各自产业优势,协同打造河西走廊城市特色产业,发挥第一产业比较优势,建设河西走廊特色戈壁农业产业带,促进河西走廊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以及进一步强化河西走廊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定西市开发马铃薯产业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迪隆 《发展》2004,(12):74-75,77
甘肃定西市,近年来在调整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方面成绩斐然,其关键在于发挥了比较优势,发展了以马铃薯、中药材等产品为代表的支柱产业.2003年,全市特色产业产值达2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9%.定西自然条件严酷,气候冷凉,不利于小麦等夏粮生长,但发展马铃薯种植业可谓得天独厚.经历届政府的大力扶持、积极引导,定西马铃薯产业在产、加、销各方面已形成了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比较分析和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马铃薯产业对农户收入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对农户马铃薯收入增加明显,马铃薯收入成为农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马铃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却根据不同类型农户而有所不同,其中,比重在低收入家庭中逐渐加大,而在中等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中其比重却在减少.  相似文献   

11.
2013年4月9日,云南省全省冬马铃薯推广现场会在石屏召开。会议提出,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把云南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冬马铃薯(反季)生产供应基地,把马铃薯产业打造成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会议提出,今年全省高标准、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的冬马铃薯(反季)面积发展到5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丰台河西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河西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揭示出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最后从加快非首都功能产业疏解、促进制造业向服务业融合与升级、推动"互联网+"、以场景思维全面提升地方品质等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发展》2018,(10):19-21
"葡萄酒产业竞争的全部要素和问题很多,但最核心的是围绕优质酿酒葡萄基地的建设和培育。"河西走廊发展葡萄酒产业具有巨大优势,地理、气候、环境、水质、土质等诸多因素都是无与伦比的。河西走廊终会成为河西酒廊,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2018年8月7日.  相似文献   

14.
甘肃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好的马铃薯产区之一”,也是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基于此,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定西地区为例,以调研所获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以马铃薯开发加工为核心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探寻马铃薯产业开发价值链运转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延伸、优化定西马铃薯价值链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带动甘肃乃至全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柏正杰  宋华 《发展》2012,(7):74-77
2012年启动的政策性马铃薯保险不仅标志着甘肃省最具特色、最具优势、最具规模和影响的马铃薯产业进入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安排之中,也标志着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对于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来说,抓住机遇,主要通过模式、机制创新,解决参与率和服务水平两大问题是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一、酒泉风电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酒泉地理位置优越 酒泉地区位于西北部河西走廊的西端,是西北五省重要的交通要道,显著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交通方面为电力的运输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在能源分布上,风能资源尤为丰富. (二)酒泉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为风电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酒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为风能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倾斜盆地状态.沿祁连山北麓形成了一个东西走向的空气气流带,在此基础上发展风电业可以带动酒泉市甚至甘肃省整个风电产业链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铸造和发展,对于促进我国风电装备的国产化进程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高益群  张高平  颉鹏 《发展》2007,(10):64-6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甘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近期甘肃省政府研究室就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对如何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8.
昭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资源优势、行业优势和政策优势,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昭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世界也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温家宝同志曾在一份报告上批示:"我国的土豆种植面积占世界1/4,产量占1/5,我们完全应该并且能够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这就需要加快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土豆的加工转化程度,不断开拓土豆消费市场。"作为温家宝同志这一批示精神的实践,年繁育脱毒苗9000万株、年收获种薯4亿粒,具国际科技水平、国内规模最大的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原种繁育中心(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已经在山东乐陵投产运行。把马铃薯种植作为大产业发展的甘肃定西,其区域示范性也已凸现,2006年全市每位农民在这个产业链条上平均获利446元,为当地农民开创出了一条新型增收之路。  相似文献   

20.
齐齐哈尔市是我国马铃薯重要产区之一,发展马铃薯产业是齐齐哈尔市农业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任务。就齐齐哈尔市马铃薯生产和销售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对促进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