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新琼 《理论观察》2006,(4):164-166
他者是界定自我的参照系。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他者定型表现为大众媒介对他者的展露与阻隔。政治、资本和文化三者力量的角逐是影响定型的主要因素。他者定型是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障碍,只有立足于文化的主体间性关系,才有可能破解对他者的定型。  相似文献   

2.
电影作为强有力的传播手段之一,是文化传播的最佳宣传员.中国元素在苏联电影中表达了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规范.在融入中国元素的苏联电影中体现了中国建筑、服饰、自然、动物等文化元素.作为"他者视野"的表达客观上强化了中俄文化的融合和电影文化的交流.电影人通过他们的创作,将精彩的形式和动人的叙事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中俄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中,电影用影像记录了那些故事、精彩画面和文化元素,苏联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已成为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我国政府提出了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战略.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电影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论述了中国电影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国家政策法规、 产业垄断、 活力不足、 文化折扣等问题,提出了要发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通之处,使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注重双向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介绍挪威新电影政策与电影类型和具体分析电影《冷静与疯狂》与《猎头游戏》的剧情结构特点,探讨了挪威电影对本土文化的反映问题.指出,两部电影都通过将当地文化植入到电影传统中来表现本土文化特色,一个共同的植入手段是运用大量描绘挪威自然风光的长镜头.他们都为传播本土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西方小说在中国的每一次电影改编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语境密切相关。这种跨文化语境的演变,是中西方文化对峙、妥协与交流的过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往往促使改编者参照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改变,以符合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亦即跨文化改编中常见的文化渗透与融合的现象。研究早期的跨文化改编现象对我们理解中国早期电影生产和创作状况、中国早期电影与外来文化的交往状态、中国早期电影的价值意义以及电影改编理论的自身拓展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影发展对提振我国文化产业具有重大作用,在塑造和传播民族形象、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方面更是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新世纪中国电影大片暴露出的价值迷失问题需要我们反思.中国电影要有自觉明确的战略意识,避免在好莱坞后面亦步亦趋,在立足本土市场的基础上,用富有个性的叙事展现现代社会与人的共同问题和情感,传达我们的核心价值,完成中国崛起过程中必须做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校英语课堂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因为专注英美文化的学习而导致的中国文化失语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在英语教材中应加大中国文化比重,在英语课堂上应注意弘扬我国本土文化等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本土文化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8.
莫斯科当地时间6月29日晚,在第39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隆重的颁奖典礼上,陕西本土影片《塬上》力夺最高奖——圣乔治金奖最佳影片,吸引了世界目光聚焦中国电影. 影片《塬上》由陕西一路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制.作为唯一一部入围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华语电影,从2000多部影片中脱颖,不仅是华语电影迄今在电影节上的最好成绩,还是三年来华语电影的最高国际奖项,更是陕西本土电影近十年来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9.
赵茜 《新西部(上)》2010,(2):154-154,161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方面分析了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主要是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所提供和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创造更多的真实语言环境;拓宽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用途;在跨文化教学中应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等。  相似文献   

10.
王运歌 《魅力中国》2010,(22):158-158
本土文化与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不同或为其分支。本土文化中有非常适宜于电影表现的元素,方言、本土风清可以作为方言电影的有力辅助工具,方言电影在挖掘本土文化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在叙事、表现风格、发掘现实社会和刻画人物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薛简 《魅力中国》2011,(14):274-274
电影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既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又是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翻译界一直存在归化和异化之争。翻译时应充分认识语言文化的差异,结合电影翻译的特点,对影片中的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归化和异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好莱坞电影的成功为例,探究其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独到之处,讨论其对中国民族电影在走向国际化道路过程中所带来的启示。文章发现,民族特质是国家电影的灵魂和支柱,坚持民族电影本土化是其走向国际化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同时,他国资源也是中国民族电影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有效利用的重要资源;最后,坚持电影商业化更是中国民族电影不断前进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迎来了新的契机。作为跨文化场景的亲历者,跨文化适应者需要经历跨文化适应过程,跨文化适应效率的高低势必对其在新的语言文化环境中的生活、工作和学业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从跨文化心理学理论出发,能够揭示文化休克的不同阶段与跨文化适应程度的必然联系,进而从适应者自身和目的文化环境等方面概括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剖析跨文化适应障碍的现实成因,从适应者对目的文化了解程度、参与当地社交活动频度、自身语言能力及心理状态、自身中华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等角度探讨克服跨文化适应障碍的有效路径,从而提升跨文化适应者的适应效率,助力其成为优秀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者。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周边邻国,对我国传统文化缺乏准确的理解,这一问题与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密切相关。"一带一路"战略思想要求我们加强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英语学者和工作者责无旁贷,应该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这为解决或缓解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迪斯尼动画片《木兰》在再现"他者"的过程中对本土文化进行了东方化和美国化,以美国主流文化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置换了原作《木兰辞》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改写了本土文化的民族身份。在这一过程中,第三世界的文化受到文化霸权强有力的渗入和强权干预,导致自己的民族文化遭受边缘化。面对这种后殖民文化霸权,第三世界文化应积极寻求走向世界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电影是展示一个国家对外形象的符号,电影出口可以弘扬本土文化,促进国际间文化的交流与认同,促进高质量经济的稳定增长。作为文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影出口是促进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关键。目前,中国电影出口在主题挖掘、创意技术、翻译表述、营销手段、融资渠道等方面存在诸多困境,提升中国电影出口竞争力,需要在情节描述、国际合作、提供专项基金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文化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适应、自我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我们的民族文化获得新的发展.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土家族旅游文化生态系统必须通过本土文化的反弹、外来文化的同化及本土文化外延来进行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18.
文化工业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概念,大众文化现象则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化模式.中国有自己的历史话语环境,我们应辩证地建构正在生成中的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现象,谨防以"他者"的文化眼光遮蔽中国本土问题.  相似文献   

19.
情境管理:从全球本土到跨文化本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情境管理的重点有必要从全球本土化研究转向跨文化本土研究.首先分析了全球本土情境、跨文化本土情境及其管理发展状况,指出跨文化本土情境管理是全球本土情境管理纵向延伸的结果,并对全球本土化与跨文化本土进行了区分和比较,然后提出了运用管理实验开展跨文化本土情境管理研究的途径,最后剖析了跨文化本土情境实验研究的难点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汉语习语的英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根据模因理论,应注意汉语习语模因在异域传播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习语的核心模因和文化模因。为实现中国文化的完整传播,汉语习语的英译要动态处理,灵活选择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