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梓 《魅力中国》2014,(1):45-45,4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让人民有希望;“中国梦”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绘制美丽“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与中国的大国“文明崛起”同步。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主席在对“中国梦”路径问题的阐述时曾用了“三个必须”来说明.即“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农村民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及激发民族自豪感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用农村民俗文化来丰富中国梦的内涵,用农村民俗文化来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分析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把握其时代价值,发掘其实现途径,有利于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产业》2013,(6):11-13
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基础是实现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科技强国梦"和"教育兴国梦"。这两个梦是根本,也是先导。如果不先实现这两个梦,"中国梦"就没有根,就没有魂。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来认识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从而真正把科技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5.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城乡规划工作者的中国梦。要实现这个中国梦,必须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建设之路,必须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精神,必须最大限度地凝聚起领导者、城乡管理者、专业工作者、以及广大民众的力量;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青年学子,在实现美丽中国这一中国梦的过程中责无旁贷,必须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全民族紧密团结,万众一心;群众路线是沟通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是我党群众工作的根本工作方法。实现中国梦必须持之以恒的践行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更加幸福。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8.
郭鹏 《魅力中国》2014,(12):143-14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同时也需要有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主导文化与之相呼应,这样才能够使实现中国梦有更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而大学校园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将对中国梦的实现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区建设》2013,(7):20-20
辛鸣: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版"。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处长辛鸣认为,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在13亿乃至更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在为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崛起,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的事情、全新的探索、全新的实践。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梦也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的梦。正因为"崭新",如何做到复兴而不是复古,崛起而不是威胁,中国梦必须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为其界定内  相似文献   

10.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城乡规划工作者的中国梦。要实现这个中国梦,必须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规划建设之路,必须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精神,必须最大限度地凝聚起领导者、城乡管理者、专业工作者、以及广大民众的力量;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青年学子,在实现美丽中国这一中国梦的过程中责无旁贷,必须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宁波通讯》2013,(11):30-32
2013年6月8日,浙江省委中国梦宣讲团来宁波,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舒国增围绕为什么提出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和浙江怎样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四个基本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针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梦反应了我国综合国力水平的巨大提升,同时也揭示了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幸福水平.然后,针对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认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依赖于当代大学生.最后,就中国梦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进行了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必须承担明志、自强、自立三个方面的责任,从而为中国梦目标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王寅 《中国报道》2014,(1):66-67
不同领域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中国梦。当经济学家面对中国梦这个话题时,他们如何思考这个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物质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兰 《重庆与世界》2013,(11):42-45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人民利益观是毛泽东思想的价值原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主线。坚持人民利益观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利益观的生动体现;坚持人民利益观是共产党人一切言论的最高标准。在当代中国,坚持人民利益观就是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关键在党。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这个通俗的概念却代表着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梦想与努力的方向。“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即理想宗旨和目标来论述“中国梦”的内涵。同时阐述了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努力方向,即要用实干精神去促成“中国梦”变为现实;明确目标,朝着目标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守的精神动力。“中国梦”将梦想与大学生理想信念完美结合,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根基。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感知“中国梦”、体悟“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敏感性,让“中国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谭镜 《改革与开放》2013,(17):5-6,4
中国梦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人民之梦。它的提出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共识,激发了奋斗的勇气,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世界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众化树立了典范。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坚持科学理论,坚持中国制度,同时需提高政府执行力,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相似文献   

18.
战略目标明确,战略使命清晰,战略布局系统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莅任以来,在党的建设方面有许多新论断新举措新动向. 战略目标明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战略目标,对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党的建设历程中的提神之笔.习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而引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很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治党成效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为党的建设提出了宏阔的战略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充分自觉与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9.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而长征精神是中国精神在特定时期里的典型呈现,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共筑中国梦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只有坚持弘扬长征精神,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更加繁荣昌盛,伟大的中国精神才能源远流长,才能更好共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生力军的必然性,论述了必须正确认识当代青少年的现状,认为要成就青少年,实现“中国梦”,就要加强思想引导,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质,尊重个性成长;丰富教育内容,满足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