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文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5):122-123
在沈从文小说作品中,尤其是反映湘西民族风土人情的小说,大量应用了歌谣,可以说歌谣已构成了沈从文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对沈从文小说中的歌谣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以挖掘湘西民族独特的爱情观、历史文化观和宗教观等内涵。 相似文献
2.
结合沈从文进军都市的进程,对其“乡下人”称谓的微妙心理和复杂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乡下人”称谓既是沈从文思乡情怀的表现,也是他最需要的精神寄托和动力的源泉,既是他用来对抗都市的复仇武器,也是对都市进行的一种文化弥补方式,当然也是他一生根深蒂固的审美追求,更为重要的是,“乡下人”内涵前后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是发生了质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谌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0):109-110
解读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品,于悠远的牧歌情调中,可以窥见其中掩藏着的浓郁的悲剧意识,尤以其对人性悲剧、文化悲剧的追索为甚。而通过与西方传统悲剧观的对比观照,于中可见沈从文悲剧观念和表达方式的独特。 相似文献
4.
袁启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96-97
沈从文是从湘西走出的现代文学大家,其早期军旅题材的小说创作与其军旅世家身世、六年军旅生涯和湘西社会独特的尚武任侠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马雪梅 《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3):93-94
说沈从文追求现代性,指的是他在人生旅程中不由自主地受西方近现代资本主义世界发展思潮的裹挟,世俗化普泛性地信奉知识无限进步社会无限发展的时髦信念。 相似文献
6.
沈穷竹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7):113-115
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发展史上,突出道德伦理色彩不仅是服饰艺术的特征,也是整个审美文化的特征。我们在分析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时,也应该看到儒家的伦理道德和道家的自然精神对其审美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也都在他小说里的服饰描写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我们除了看到女性服饰描写对其小说人物塑造的影响外,也还可以从女性服饰描写中清晰地看到这种与伦理道德、中国文化结合的审美观和审美特征的总体和个性呈现。 相似文献
7.
张正华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7(2):70-71
鲁迅和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分别代表了现代文学史上两种截然不同的乡恋心态。这两种不同的乡恋心态,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艺术选择分别导引着一大批现代及当代作家,构成20世纪乡土小说创作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9.
章立明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
借鉴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概念,我们试图解读沈从文热现象的文化内涵,即20世纪20年代以来期待视野对其文学文本的积极再创造与多重展示。随着期待视野从文学为人生,到文学为政治,再到对文学为人生的复归以及文学为审美的嬗变,沈从文热经历了由盛转衰、复又兴盛的发展轨迹。以沈从文热现象作为个案研究,亦能窥见中国文学批评史百年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0.
李慧媛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83-85
水是沈从文和孙犁文学构建的共同意象,水不仅为作品提供了写作素材,还影响了整个作品的外在面貌和内在气质。以水为契机,探讨两位作家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作品风格,能够更好地探究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共同气质,从而更加深入地解读两位作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12.
杨俊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75-78,83
《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翘楚,虽多“丛残小语”,却又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故事类型,为后世志怪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即以《搜神记》中的报恩故事为中心,探析故事中的报恩主角、报恩方式及其这一主题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沈钧儒是中国当代史上的救亡运动精神领袖,其间提出了人民救国联合阵线的主张,强调救国会组织的独立性,认为抗日救国不是任何一个党派可以包办的,必须走国共合作、全民抗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选本与文学权力意志的外化——试论沈德潜诗歌选本批评的“正典”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定庆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0-96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曾选编了多部诗选集,以唐诗为基点,上溯先秦,下探清代,构建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诗史”。这部独具风格的诗史,以“温柔敦厚”的诗教立论,重视人品与诗品的合,一,严谨而又通侻认可诗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包容诗史“正”与“变”的多种样态,相对降低了唐宋诗之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郑燕春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5):109-111
风格意义的翻译问题是翻译中主体对客体实施控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它的深入研究对翻译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翻译中风格是可以传译的,但另一方面,风格也是难译的,具有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16.
邵忠银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4)
在著作权领域,派生性作品源于原始性作品,派生性著作权源于原始性著作权。派生作品产生了,而原始作品没有消灭,反而增强了其功能用途,获得了新的使用价值。使用派生性作品,既要经过新权利人同意,也要经过原权利人同意。显然,这种体制的设立导致作品利用效率低下,使用人的使用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权利人之间也会发生利益冲突。因此,针对派生性著作权,文章通过建立归一型权属机制来调整同一作品上存在的各种利益,而建立这种机制的理论基础便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7.
李璐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5):99-101
男权思想仅仅体现在劳伦斯的后期作品中,其前期作品并无男权意识,其前期作品的主题是强大女性对男性的压迫以及备受压抑的男性屈辱与恐惧.劳伦斯的前期作品可诠释其前期作品女性统治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8.
程秀峰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
爱伦.坡的作品拓展了现代短篇小说的表现内容,表现了荒诞的社会观及悲观的人生态度等思想倾向,在文学技巧和艺术思想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9.
因受理学思维的浸染,南宋部分"花草禽鸟"词或以理学意象蕴涵为系统单元,或以理学"活泼泼"的烛理方式构筑词的文学性思维,而有明显的理学意蕴特性。从理蕴深层考察,南宋"花草禽鸟"词的思理蕴涵多来源于理学"观造化之妙"等精义范畴,与传统比兴系统有较大区别,是对文学思维及表现手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唐义发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33-34
情节是小说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情节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生动性、新颖性,才能充分反映社会真实、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鉴赏情节有利于把握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及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