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陕西》2008,(7):61-61
吴起县素以“红色吴起、绿色吴起”著称,总土地面积3791平方公里,是全国最早的退耕还林县和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现有人口13万,现有耕地30.2万亩。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吴起县土地工作面临的“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上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吴起县委、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发展观的演进——从经济增长到能力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发展思想的演进来看,经历了从“注重财富增长”到“注重能力建设”的转变;从发展强调的内容来看,经历了从“一维”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到“二维”发展观(强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再到“三维”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最后再到“多维”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演进历程;从评判发展的指标来看,目前或将要经历了从“GDP”到“绿色GDP”,再到“扩展的财富”,最后再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3.
晨光 《浦东开发》2001,(8):34-35
浦东开发开放11年中,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初步实现了“三大转变”,即信息基础设施从小到大、从旧到新的转变,信息业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信息应用项目从少到多,从点到面的转变,已率先构成世界级的信息化新城区框架。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报告》2007,(88):1-25
苏州工业园区目前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经济效应最佳、科技含量最高的开发区之一。园区从一开始就将行政管理主体和园区开发主体相分离,园区管委会的设置精干高效,充分体现“亲商”理念与“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服务,成为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一环。并且从政府管理到经济发展,从规划布局到完备的基础设施,从生产服务体系到生活服务体系,借鉴了新加坡先进的管理运营经验,具有其成功的特殊之处和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准格尔旗纪委让廉政文化从“文件”转向了“文化”,从“会场”转向了“市场”,从“机关”延伸到“基层”,从“决策”付诸于“实践”,把廉政文化打造成一种道德文化、素质文化、安全文化和魅力文化,为准格尔旗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12,(5):38-39
从贫穷到富有,从农村到城市,从“下流”到“上流”,普通中国百姓的“向上”之路需要经历怎样的艰辛与曲折?  相似文献   

7.
从“和谐号”动车组全新亮相,到郑西客专开通运营;从战略装车点的设立,到建设“生态环保型铁路”,西安铁路局在时空的交互中实现了自身发展的飞跃,以强大的力量助推着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速”。西安铁路局局长龙京接受了记者专访,就陕西铁路建设回答了记者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胡炜 《浦东开发》2000,(12):21-24
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大战略”,也是全市“十五”发展的重中之重。区委、区府十分重视。去年,周禹鹏市长提出了浦东新一轮发展的“四五五”思路,把小城镇建设提升到浦东新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一年来,在禹鹏副市长的主持下,新区各部门围绕小城镇建设计划,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区委、区府多次听取了汇报,进行专题研究,先后完成了四项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调整了农村镇域区划和领导班子,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编制了新区城镇体系规划,从 8月初规划初稿形成到现在,共召开了 52次…  相似文献   

9.
吴起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地。在这块浸染着红军鲜血的红色土地上,如今到处彰显着富裕与文明。祖辈以来,居住在黑暗的土窑洞里的群众,移民到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出门行走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大道,生活贫困的群众纷纷走上了草畜业、棚栽业等多元化致富的路子,建设新农村这项富民工程在吴起处处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从十二大到十五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我们党强调的主旋律,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十七大报告中又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1.
《浙江工商》2007,(10):5-6
王建沂(富通集团董事长): 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是很大的飞跃;从经济、政治、文明建设三位一体增加为社会、经济、政治、文明四位一体的提法,是很大的突破;从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转变为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信任的魔力     
故事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大将军名叫吴起.他治军不仅号令严明,军纪森严,赏罚严明,而且他能处处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可以说是“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襄赢粮,与士卒分劳苦”。有一次他统率魏军攻打中山国,在行军途中,有一名士兵突然生了毒疮,疼痛难当,整日呻吟不休,吴起发现后,立即俯下身子用嘴一口一口地将其毒疮中的脓血吸出来,缓解了他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分散“单体结构”式村落到新型村社共同体的发展,既是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本路向,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趋势。近年,四川省将新农村综合体作为实现“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示范建设的主导模式和重要载体,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对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仍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学理论证。该文从“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切入,系统构建了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体系框架,提出了相应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说:“不是这块地方,我们下不了地。”记者怀着朝圣的虔诚心情,来到了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吴起县。站在毛泽东当年指挥“切尾巴”战斗的胜利山上,漫步在高楼突起的吴起街头,历史的风云不禁在心头激荡……1935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到达吴起时,吴起还是保安县(今志丹县)辖下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以来,平遥县紧紧抓住列为山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县的发展机遇,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切实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抓基础、育龙头、建基地、筑体系,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实现了从“量”到“量质并重”的飞跃,开创了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柳民 《发展》2000,(10):28-30
小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从小康到宽裕再到富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奋斗目标,同时确定 2010年远景目标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世纪之初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世纪之交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自 1994年…  相似文献   

17.
《广西经济》2011,(12):18-21
回顾五年的历程,自治区党委、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突出民生、发力民生,从“科学发展三年计划”、“三个优先发展”、“三换战略”、“四个非常”和“五个超常规”到“做大做强做优工业”、“抓大促小工程”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等,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为进一步实现富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阮孔亮 《老区建设》2009,(20):19-20
龙虎山景区从成立至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变化,从一个“藏在深闺无人识”的景点发展到今天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品牌景区,聚集了龙虎山人的智慧、艰辛和汗水,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进步。文章从景区旅游建设、旅游品牌、旅游形象等方面提出了景区发展的建设性建议和对策,以期能促进蒂区旅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存在党员主体地位的规定与现实反差较大、主体意识薄弱、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应从“组织本位”转换到“党员本位”,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健全制度体系入手,推进党内民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应雄 《浙江经济》2010,(5):18-19
从“增长”到“发展”是发展观的第一次飞跃,再从“发展”到“科学发展”是发展观的第二次飞跃。科学发展需要“高效益、优结构、可持续、惠民生、重管理”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