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年,广东省为提高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进程,进一步加大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使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持续增加,企业和政府筹集资金快速增长,科技经费筹集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发展基础不断巩固。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情况2005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502.00亿元,比上年增加58.65亿元,增长13.2%。人均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为546元,比上年增加59元。按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来源分,政府资金为49.33亿元,企业资金393.89亿元,事业单位资金11.25亿元,金融机构贷款35.11亿元,国外资金5.90亿元,其他资金6.51亿元。企…  相似文献   

2.
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吉林省为例,从理论总结入手,分析影响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突出科技投入重点,优化科技项目结构;改革和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改善科技投入环境,强化科技法制建设;重视科技队伍建设,培育科技中介组织;明确科技投入责任,加强科技投入管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CRITIC方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采用时间和个体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财政科技投入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为正“U”型非线性影响;其机理在于财政科技投入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非数字科技创新挤出效应、数字科技创新促进效应和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效应;非数字科技创新挤出效应即财政科技投入促进了非数字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从而抑制了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科技创新促进效应即财政科技投入提升了数字科技创新水平,促进了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效应即财政科技投入有力推动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数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属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地方省属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几年来,广东省属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呈现出起步较早、结合实际、稳步推进、不断深入等特点,先后被科技部列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试点省和全国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试点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广东省属科研机构5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广东省属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彭羽 《经济论坛》2009,(19):39-42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自主创新水平现状的全面透视,揭示了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从科技供给能力、创新环境的制度性约束以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财税政策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江苏地区为例,梳理了地区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文献,通过数据收集,构建计量模型,检验了地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针对江苏地区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财政科技投入在福建财政投入中所占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投入总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为了合理检验和评价福建财政科技投入的效果,本文运用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分别从宏微观层面分析财政科技投入的效果,进一步揭示福建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强化RD投入强度、完善RD投入比例、实施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和建立多元化的科技资金投入结构等方面提高福建财政科技投入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现状及其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兰娟  刘弘 《财经研究》1997,(1):20-23,41
  相似文献   

9.
提高我国科技投入绩效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科技投入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对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意义重大.今后.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的、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调整和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加强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体制,以切实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提高科技投入的绩效.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大我国科技投入强度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研究开发投入现状及与国外对比分析,指出我国在研究开发投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加大我国研究开发投入强度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广东小城镇发展及规划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竑 《经济地理》2001,21(3):332-336
本文在回顾广东小城镇发展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搞好小城镇建设是作为广东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规划思路及到2005年,争取100个左右的小城镇发展为城镇人口3-5万人,个别突破10万人的中心镇(甚至更大),以形成集聚效益。到2010年,再争取200个左右的小城镇能够成为适应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具有独特风貌和有一定规模的新城镇的发展目标,最后还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33  
赵莹雪 《经济地理》2003,23(4):467-471
在建立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广东省98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分析了当前广东省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及其空间差异特点和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各类型县域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区科技进步测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燕  李云华 《经济地理》2002,22(2):253-256
本文在对西方主要科技进步测定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广泛运用的索洛模型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地区科技进步测定中存在的种种偏差,提出了相关的应用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城市体系状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清泉 《经济地理》1995,15(2):59-63
本文论述了改革开放以广东省城市体系的发展变化,分析了当前城市体系的状况,揭示了城市体系发展变化的动力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当前广东省海洋经济的构成,分析了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广东省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过程及存在问题,指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按轻重缓急次序,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和新兴海洋产业,挖掘潜力,进一步发展广东海洋经济及发展战略和构思。  相似文献   

16.
区域增长极理论与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亚南 《经济地理》2007,27(3):392-394
文章论述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与增长极理论的内容,指出这两种理论在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把海洋经济发展划分为区域经济,通过分析认为江苏沿海区域在经历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引入增长极理论,来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进行新一轮的指导与开发。结合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沿海盐城、连云港、南通3市的区位特点,选择3市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根据资源优势、经济基础等,确定了各市的主导产业,最终达到缩小沿海与苏南之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同时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增强海洋经济实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以及两者脱节的现状,有必要提出并强化产业化创新的概念。产业化创新介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是两者的桥梁。产业化创新不只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机制,是一种合力。产业化创新有两种方式: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创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不是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机构意义的协同,而是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产业人才的培养和研发新技术的功能协同。激励产业化创新的机制不只是激励创新,还要激励协同。科技创业是越过了孵化和研发新技术阶段,通过创办企业的方式进行产业化。科技创业的资本是以科技创新成果体现的知识资本、以创业家体现的人力资本和以风险投资体现的物质资本的集合。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创业起着决定性作用,尽管物质资本不可或缺。创新成果产业化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采用新技术的产业迅速达到规模;二是充分实现新技术的潜在价值。这两个方面都依赖于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广东省旅游客流变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城市潜在出游力作为衡量旅游输出地的指标,利用城市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旅游接待地的指标,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两个指标进行位序分析可以发现省域层面的旅游客流变动规律。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1999年和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①广东省域内存在明显的旅游输出地与接待地趋同现象。②根据旅游客流的演变,各地级市可分为输出趋向型、输入趋向型和变动稳定型三种类型。③旅游客流流量的大小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地区是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不均衡性是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最基本属性,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对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在中、东、西三大地带及分市县层次上的相关关系及动态演进的多侧面分析,表明: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均衡性明显,人口经济活力中部强,而东西部山区弱;动态演化总体上具有向中部地带集聚的趋势,符合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1990年以来又有分散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西部丘陵山区人口与经济动态呈逆向演化态势,是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21世纪初,应进一步实施人口与经济空间集中化战略,建立起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  相似文献   

20.
广东城市创新空间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背景与"知识经济"时代里,创新已经成为提升国家、地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各国发展的首要战略选择。对广东省工业化阶段三个时期的城市创新体系动态演变进行了初步评价,并找出影响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实力、城市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等是各个阶段下影响广东城市创新能力的共性因素;而人才教育水平则是准工业化和工业化初期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