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在一定程度上讲,任何决策都是博弈。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直接相互作用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问题"。在研究企业决策时,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待决策,可以给决策者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启示。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胆量游戏的例子,来看一看自身实力相对弱小的企业应如何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2.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的所有活动,只要是互动行为,均可以看成是博弈行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先分析他人的意图从而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而所谓博弈就是行为者在一定环境条件和规则下,选择一定的行为或策略加以实施并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1、什么是博弈论 什么是博奕论?简单说,就是研究社会生活中的"下棋",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科学. 2、博弈的要素 博弈论有三个要素:第一,存在二个以上参与博弈的主体,第二,博弈参与人是理性的,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第三,博弈参与人之间有利益的关系,且各方的得益不仅取决于自己的行动,同时也取决于其他人的行动.  相似文献   

3.
行为博弈理论放宽了标准博弈理论中理性人的假设,并以此为基础来形成人们对博弈对手策略选择的预测。本文从社会偏好、有限策略思考、行为学习与教育等三个方面讨论行为博弈理论策略决策分析基础,并分析了行为博弈理论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博弈论起源于应用数学,它主要研究人们的行为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均衡问题,是一种关于决策和策略的理论。当人们的利益相互依赖时,博弈论就会通过系统的方式解决策略问题。更通俗地说博弈战就是以数学的思维赌输赢。博弈论的实质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取得竞争的最后  相似文献   

5.
王娜  李东  赵玲  吕红珊 《商业时代》2012,(11):81-82
本文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企业加入虚拟产业集群的动机和决策行为。综合考虑了影响企业入群的多种因素,构建了企业入群决策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使用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求出了该博弈模型的稳定均衡解,并画出演化博弈的相图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加入虚拟集群的激励原则。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探究供应链决策行为受认知偏差影响程度,选取博弈模型作为研究工具,以零售商和供应商作为研究对象,提出认知偏差情况下的决策及收益影响研究。通过构建研究对象的博弈模型,创建决策及收益函数,对认知偏差引起的决策行为及销售收益的影响展开全面分析。通过讨论不同情况下的决策及收益变化趋势,为供应链运营策略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举例说明人们在信息不完全和判断能力不完美的约束下,无法成为一个完全理性人,有限理性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决策。人们的行为决策不再象完全理性人那样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内心的相对满意。  相似文献   

8.
朱民 《商》2012,(21):248-249
一般金融著述研究市场和市场行为、运行方式,有些研究体制和机构。希勒教授则更进一步,他研究广义金融体系的制度、机构、参与者、运行机制和法律监管框架。他更进一步研究作为参与主体的"人"的行为……他研究这些行为主体面临的激励和惩罚机制,行为约束和相互制约;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博弈,以及他们和"市场"之间的合作和博弈。由此揭示这些参与主体的"人"的理性和非理性行为和市场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朱民 《商》2012,(24):197-198
一般金融著述研究市场和市场行为、运行方式,有些研究体制和机构。希勒教授则更进一步,他研究广义金融体系的制度、机构、参与者、运行机制和法律监管框架。他更进一步研究作为参与主体的"人"的行为……他研究这些行为主体面临的激励和惩罚机制,行为约束和相互制约;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博弈,以及他们和"市场"之间的合作和博弈。由此揭示这些参与主体的"人"的理性和非理性行为和市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博弈理论模式成为许多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博弈理论分析主要侧重于考察竞争者行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行为主体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本文探讨以博弈理论分析模式来分析企业信息化投资策略,将四种博弈竞争模式仿真运用到一些案例上,得出每一组可能的决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胡琴 《商业科技》2009,(7):42-42
本文通过举例说明人们在信息不完全和判断能力不完美的约束下,无法成为一个完全理性人,有限理性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决策。人们的行为决策不再象完全理性人那样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内心的相好满意。  相似文献   

12.
王雅玲 《北方经贸》2012,(11):51-52
加油站的价格决策可视为相临加油站间的策略博弈。博弈处于均衡状态,不要作无谓的调整;博弈尚未进入均衡状态,应选择自己的绝对优势策略;若博弈不存在均衡,应执行规避最小收益,接受次高收益原则。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绿色营销实施过程中的博弈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戴春山 《商业研究》2006,(23):65-72
博弈论是研究博弈主体的行为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决策的均衡问题。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厂商、消费者三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有抗争也有合作,博弈双方在对方策略选择后而选择自己的战略,从而做出最优决策。因而在博弈中,各个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各方的福利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决策,而且也取决于参与博弈的对方的决策。博弈论是分析研究绿色营销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为此,借助博弈论工具,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探求参与绿色营销的博弈各方追求的福利效用,理清博弈各方关系,提出在实施绿色营销过程中的各方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经典的公共品理论认为,在公共品的提供过程中,搭便车行为会使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无法实现,然而现实中,却又有很多人会进行慈善捐赠,自愿提供公共品。本文通过一个公共品自愿捐献实验,验证并分析研究了公共品自愿捐献博弈中,人们在多次博弈中的决策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了奖惩机制在博弈中起到的作用,进一步帮助解决现实中的公共品供给中遇到的难题。希望通过此类实验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更准确地统计分析出公共品自愿捐献的背后的原因及主要影响自愿贡献额的因素,从而为政策制定等解决方案提供一个经济学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商》2015,(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企业面竞争日益激烈,先进的管理决策方法逐渐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种重要手段。传统古诺博弈的文献研究中所需数据都是精确数,不能处理模糊信息,并且都是基于博弈竞争方的完全理性行为的假设,然而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受他们的行为特征与心理偏好影响的。本文考虑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决策者的心理,建立RDEU模型,模糊古诺博弈模型能为决策者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博弈和演化博弈的方法,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寻租行为,给出了"全寻租"和"全寻利"的条件,指出了在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这一"混合条件"下,从纳什(Nash)均衡的角度看,"寻租"与"寻利"必然同时存在。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运用模仿者动态模型,给出了经济转型期社会中寻租者的演化稳定策略。最后,根据博弈分析的结果,认为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使寻租者无利可图的制度环境,才能减少乃至杜绝寻租现象。  相似文献   

17.
尹洁  吕伯隆 《商业时代》2012,(25):106-109
以博弈论为基础的既有文献指出,公平在多方决策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最后通牒博弈是一种由两名参与者进行的非零和博弈。在这种博弈中,一名提议者向另一名响应者提出一种分配资源的方案,如果响应者同意这一方案,则按照这种方案进行资源分配;如果不同意,则两人都会什么都得不到。本文拟根据现实生活中特定的多方决策互动情境—"运动员、经纪人与广告商"三者的关系做为样本,设计出改进的三方最后通牒博弈模型,并以实验检视公平心理感应对响应者接受或拒绝提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讨价还价是人们经济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但讨价还价协议点位置该如何确定,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没有给出回答.博弈理论在附加假设的基础上给出了均衡点的位置.通过对常见的讨价还价实验的讨论可以发现:在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中,参与者普遍表现"公平"的动机;把最后通牒博弈参与者与独裁者博弈中参与者进行比较,发现仅用公平动机不足以解释参与者的行为;在轮流出价博弈实验中参与者表现出认知能力有限和策略选择的有限性等等,实验结果偏离了子博弈精炼均衡.而近来新兴的神经元经济学为我们解决标准经济理论预测失败提供了一种希望.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企业实施回报计划与客户参加回报计划的完美贝叶斯均衡问题.企业与客户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是造成了企业决策失败的重要因素.将企业实施回报计划的行为与客户参加回报计划的行为抽象为一个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过程,找出该博弈的均衡,从而为企业实施回报计划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姚立 《商场现代化》2005,(32):80-81
近年来博弈理论模式成为许多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博弈理论分析主要侧重于考察竞争者行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行为主体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本文探讨以博弈理论分析模式来分析企业信息化投资策略,将四种博弈竞争模式仿真运用到一些案例上,得出每一组可能的决策选择结果的量化数值.并分析最优均衡策略的理论含义,为企业评估信息化投资,以及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