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全球城市的崛起有其特殊的发展模式,在发展方式上,表现为城市空间的流量交互与存量凝结的有机结合;在发展路径上,表现为基于全球生产链的新功能外部移植与内部培育;在发展切入点上,表现为商品贸易流与服务流的互动;在发展形态上,表现为以全球城市区域为依托。  相似文献   

2.
广州建设国际城市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建设国际城市的初步思考李立勋,许学强(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州)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是“从国家经济到世界经济”,国际间的相互依存越来越强,正在形成“全球相互依赖”的经济格局,任何国家(区域)的发展都不可能再游离于世界经济格局之外。而作为经济...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研究》2014,(9):J0003-J0004
<正>8月1日第十三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构建区域城市发展新格局推进经济带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举行。年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兰州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兰州大学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来自全国55家高校和学术研究单位146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26篇。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制约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自然壁垒和制度壁垒减少,作为一定区域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城市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间的跨国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城市在调整和竞争中正在形成新的等级体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我国城市的竞争力,尽快提升我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层次,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为此,21世纪我国城市应进一步扩大内内对外开放、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推进城市信息化等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整体提升的“发动机”。目前,广西中心城市的发展既有优势,也面临着挑战。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多维视角地对广西主要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定位、问题诊断,对发展思路及相关政策建议等问题进行论述,是“广西中心城市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城镇组团建设,是立足国际城市体系发展趋势、探索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无锡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区域城市化、全面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大选择。在经历了区域工业化、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之后,无锡又提出了构划和建设城镇组团,把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构筑具有城乡通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结构舒展的区域城市化体系。这一构想,对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拓展无锡发展空间、推动无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提高无锡区域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石慧  王正卫 《财经研究》2003,29(11):48-55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亚洲和全球经济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加速发展,区内城镇建成区总面积已超过6300平方公里,占地区总面积的6.36%,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化模式。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来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其发展趋势,发现沿海次级城市发展受到国内市场主导发展格局、区域倾斜调控等阶段性制约。但在新发展阶段,沿海次级城市面临新兴产业集聚和国家沿海内陆区域间发展关系重构等新发展机遇,建议从建设国际一流沿海城市群的战略高度出发,将沿海次级城市发展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倾斜区域,促进沿海中心城市与次级城市之间高水平的一体化进程,并依据区位特征、发展阶段和次级特征,科学选择产业集聚,推进相对集聚型、产城融合模式的城镇化格局。  相似文献   

9.
吴灿燃 《经济研究导刊》2011,(14):166-170,195
经济全球化的相关进程促使世界各个大城市生化联结而成一个相对有机的体系,令城市产生新的经济活动特征和产业结构调整,并使城市的中枢地位与影响力变得更突出。"全球城市"的衍生是全球经济发展与全球化进程深化的结果。全球城市既是国际经济全球化的空间依托、区域经济集团的支撑点、各类"经济圈"的核心,也是国家实现与国外经济联系的桥梁和基地,故此对"全球城市"的形成及其发展进行研究便具有积极意义,也将对"全球化"现象具体作用于经济实体的过程提供一个独特的诠释视角。据此,尝试检视"全球城市"这一概念框架,继之指出香港正是全球化时代中的一个全球城市,并进而剖析香港城市衍生为"全球城市"的背后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中国及各省市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不同省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不尽相同,中国的一些区域核心城市则提出了建设全球城市的战略目标.本文以中国大型城市为例,在城市经济发展框架中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全球化之间的互动耦合发展关系,提出了“新型世界城镇”概念,认为全球化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全球城市目标导向的大城市新型世界城镇建设需要全球视野与国际水准.并探讨了当前中国大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息产业与世界城市体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阎小培 《经济地理》1995,15(3):18-24
本文以当今席卷全球的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新国际分工为背景,总结了技术进步与 区域和城市空间转换这间的关系,分析了由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所来的产业空间变化, 探讨了新产业空间和信息网络对世界城市体系形成的影响,并对现我国城市体系转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角洲一直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经济区,而从全球城市的发展趋势看,成为融进全球城市体系的全球城市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基础,基于长江三角洲原来的工业基础与结构特点,构建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国际制造业基地当然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吴晓琪 《经济纵横》2023,(3):120-128
全球城市是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其评价体系构建已成为一门兼具学术与实践价值的研究领域。本文系统梳理全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构建一个由“人本、发展、创新、未来、善治”5个一级指标,以及14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全球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对13个全球城市的评价结果显示,纽约、东京、伦敦3个城市处于第一梯队;新加坡、上海、北京、旧金山、巴黎、香港6个城市处于第二梯队;深圳、洛杉矶、波士顿、广州4个城市处于第三梯队。为提升我国全球城市的综合实力,上海和北京需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尤其是繁荣度,上海更需要在创新方面发力;香港应在保持市场活力的同时,着力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深圳和广州都应着重把相对优势和长板潜力做强做优,深圳需进一步发挥创新活力及创新产出力长板,广州需注重提高政府治理能效。  相似文献   

14.
关于省会城市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思考徐新牧城市不仅是国内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和世界贸易中心。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仅是城市发展的畅想曲,更为主要的是,这完全适应中国对外开放发展的战略要求。国际性大都市不仅是强大的经济中心,具有强大...  相似文献   

15.
《产经评论》2012,3(5):1+161
2012年6月15-16日,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院及区域、城市与空间经济研究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和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主办,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产业发展与粤港澳区域合作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区域、城  相似文献   

16.
张宁 《当代经济》2021,(10):54-57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塑造全球竞争格局的决定性动因.作为中国西部经济重镇和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西安承担着助力中国占领全球科技创新高地、以科技创新打破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力促区域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任务.基于此,本文在界定国际科创中心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并总结国际典型科创中心城市建设的经验,通过综合评价西安在产业基础、科技资源、科技金融及环境制度方面的发展优势,提出西安应以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城市为战略目标,聚焦服务创新、创新辐射、资源优化、创新交流等四大战略功能,采取"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产业驱动+金融服务+开放互动"的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同时在发展阶段辅之以政策、市场和制度等方面配套改革,最终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7.
马建军 《经济师》2004,(3):57-58
文章从国际、国内环境两方面产生的影响着手 ,对中国城市的发展进行分析 ,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有选择地建设国际性城市 ,要重视区域的协调发展 ,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 ,注重城市功能与结构的重构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产业集群的政策障碍与政策纾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城市产业集群的动因 1、经济全球化动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 烈,全球竞争的主体由企业和行业的竞争逐步拓展到城市之间的竞争,国家核心竞 争力的大小来自于城市竞争力的大小和有竞争力城市的多少。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 和国际竞争,城市政府不仅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可以实现城市间竞争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区域一体化通过推动区域间资源共享与经济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对经济地理学领域长三角区域的学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系统文献阅读探索区域一体化议题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经济地理学界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的学术规模、学科开拓性和学术共同体建设有待提升;相关研究已形成产业协作与空间组织、城市分工与区域发展、区域交通网络、区域协同管治和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五个方面,发现了长三角区域协同的网络化、圈层化、多中心、沿交通线路发展的格局,以及邻近性、集聚效应、溢出效应、政府博弈在一体化中的作用;研究重点从格局刻画转向机制和对策探究,研究认知也从强调区域分工合作到区域协同、区域一体化不断升级,但囿于测度数据及方法的有限性,区域一体化研究仍处于待发展的探索争鸣期。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许学强  周素红 《经济地理》2003,23(4):433-440
在收集和整理1980一2000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的基础上,对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分别从城市空间结构、区域城镇体系、城市化、新领域与新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等方面,总结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趋势,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展望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