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中的一个核心范畴。虽然生产力概念在马克思的许多重要文献中反复出现,并且在多种意义上使用,但是马克思按照他的一贯做法,从来没有为生产力下一个可以稍微平息一下争议的定义。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唯物史观的信奉者理解这一极端重要的概念的难度。由此出现了许多对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误读,有人甚至提出:"历史名人也是生产力";"超女乃是第一生产力"。这种现象极不利于正确把握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实践中也会造成很大的偏颇。文章力图尽可能恢复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原貌。  相似文献   

2.
受到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理论分析偏重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和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财富性质讨论不足,缺少生态产品的经济分析,这也为当代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和理论增长点。生态生产力范畴的出现是这种新发展的突出体现,它对自然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扩展,丰富了自然生产力范畴的层次,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变革。  相似文献   

3.
自然生产力思想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内容,以往人们在研究马克思生产力思想过程中忽视了其自然生产力思想。在人类陷入严重生态危机的当代,重新审视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既是解决生态危机的理性逻辑必然,又是历史时代的必然。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达到社会和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维度,呈现出巨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科学认知生产力是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当前在认识生产力的问题上去除泛化匡正认识的需要。科学认知生产力的要义就是要认知到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从马克思对生产力的定位、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的性质的论述中理解生产力。传统的旨在通俗简捷阐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内涵的生产力定义因有助于我们科学认知生产力而可用,但有的定义中"征服自然"的思想必须修正而要回归到马克思使用过的"改变自然"的提法,进而发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学者将马克思的生产力一般等同于物质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的特殊,一味强调人类征服、控制、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忽略了自然生产力的价值和作用,引起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失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将自然界自身的自然力、人的自然力以及人化自然力看作自然生产力,并论述了其存在的作用。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生产力理论。在生产力理论中,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自然生态环境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从生产力的构成、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生产力的实现过程、生产力量的规定性、科学技术生产力等方面论述了自然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内在要素。这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生产力这一概念,由此引发了我国学界的研究热潮。文化生产力实际上是对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唯物主义将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自身生产力三类,其中所指的精神生产力实际上就是文化生产力。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的主体性要素为研究起点,探讨其特征和发展规律,从而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探讨分工时是把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分工三者放在同一个层次来探讨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分工在马克思那里是同级概念,只有时间历史的先后没有逻辑的先后。分工并不属于生产力或生产关系范畴,也不是二者的中介。三者的关系是:生产力是从技术结构来言说的分工,生产关系是从社会结构来言说的分工。分工既是生产力因素,也是生产关系因素。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其文本多处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对生产力作了解释,但却并无明确界定。学界对此的讨论仍也歧见众多,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生产力的客观性的问题,即其中的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对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理解必须遵循辩证法,从结构和历史两个向度对其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中,研究对象虽为生产关系,但也包含丰富内容的生产及其生产力理论。传统的生产力理论是一维的要素生产力理论,而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实际是由要素生产力和协作生产力构成的二维理论体系。他在《资本论》中就是从这两个维度展开对生产和生产力分析的。这一新的认识,不仅恢复了其原意,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为生产力的内生演变和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范畴演进的历时性表明生产力是自然要素和人类社会要素的整合,并以生态和谐与人态和谐的高度有机统一为价值趋向。遵循可持续和谐发展观的逻辑理念,广义生产力是一个以自然、经济、社会、人力、生态、制度为生产力子系统,内部结构关系极其复杂的巨型系统。同时,广义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广义生产力理论整合了多种生产力概念的合理内核,成为从总体角度把握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的一般理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着眼于二元关系探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本文在简介复杂性科学最新的发展复杂性系统质涌现理论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社会生产力概念,区分了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生产力,界定了生产力涌现的外部条件生产力系统环境和界定了生产力涌现的内部基础要素,然后阐述了生产力系统质涌现的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在复杂系统质涌现理论指导下初步建立生产力系统质涌现理论,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以适应时代进步和需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智慧生产力"理论,揭示了当今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对马克思的科学预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无比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的"智慧生产力"理论是伟大的科学理论。这个理论科学地指出,全面充分地发展个人生产及智慧生产力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途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生产力及智慧生产力在生产力这个有机系统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技术观的生态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今的生态危机,一些人士指责马克思的思想是技术决定论,缺失生态学的考量,这是对马克思的曲解.马克思从技术的观念形式、实物形式和关系形式三个层面来把握技术,并把技术和生产力、社会关系、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技术不仅能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且技术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和桥梁,它具有生态价值,同时也会带来生态问题.要提高技术的生态效率,使技术朝着生态良好的方向发展,有赖于选择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生产力观片面夸大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的能力,而没有足够重视自然的力量及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我们必须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体,其中,自然生产力是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生产力需要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和谐发展,这为我们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化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承续了马克思对生产力分类阐述的思路,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课题.  相似文献   

17.
陈德 《当代经济》2007,(12):116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实现与自然界和谐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但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把"生产力"的概念定义为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这个定义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无视自然界固有的规律性.人类如果过分滥用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不协调乃至严重冲突."生产力"概念的定义应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8.
再论劳动对效用的关系——企业的生产力累积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唯物史观,具有累积性质的生产力概念可以支持广义的价值概念:劳动对效用的关系。考察劳动对效用关系的历史演化过程及其各种历史形态可以发现,价值性质随生产力性质变迁的内在特征和依据是:劳动通过“劳动迂回中心”而达到和实现劳动集合或劳动结合。一个与时俱进和现代化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企业理论现代拓展的必备的理论要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精神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的对应范畴,是生产力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应如何认识精神生产力的内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呢?本文从生产力发展的史实角度,对精神生产力内在的自然精神生产力和社会精神生产力的相互制约、相互推动及其平衡关系作了探索,特别是对中国以儒家学说为主的社会精神生产力如何阻碍中国自然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作了较为细微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国外有关服务生产力概念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瑜  张金成 《生产力研究》2004,12(10):51-52,55
从传统生产力概念的出现与理论演变出发 ,从服务生产力概念的理论探讨、服务质量与服务生产力、顾客与服务生产力等方面综述了服务生产力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外有关服务生产力概念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