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Ping Li Hongxia Zhang 《美中经济评论(英文版)》2004,3(1):15-18
China has been keeping high economic growth rate since it carried out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regimes in 1994, while now begins to face retrenchment pressure brought by the depress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nomy. The establishment of RMB exchange rate regime should take account of the validity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macro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eg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相似文献
3.
4.
Steven Tairu Bello 《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版)》2005,13(5):114-121
I. IntroductionThe economic reform process embarked on by the Chinese leaders in 1978 came at a time ofneed. In 1976, the political class that assumed the leadership saw the great need for economic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This vision was strengthened specifically by the assumption of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Nigerian Economic115Reforms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spower by Deng Xiaoping. The formal diplomatic relations the P.R. China established withUnited States in 1979 furthe… 相似文献
5.
6.
增长质量、阶段特征与经济转型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背景,通过分解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结构,突破以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不足,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关系图以及能够反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1995~2006年为例,测评经济增长质量总指数及其分指数,据此判断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状况及增长模式的进程,以期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我国本轮经济存在着粗放型增长方式占主导、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瓶颈,经济结构失衡加剧、难以有效持续增长,地方政府行为导致经济过热、经济运行出现波动,高增长低就业的经济发展格局、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差距拉大、社会分配明显不公等五个主要问题。因此,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加以治理,以便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型与包容性增长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容性增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公平与正义的科学内涵,是一种理想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转型深化阶段,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以包容性增长理念为引导,将经济转型、政治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等多种转型相互融合与协同推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综述在剖析非正规金融交易微观运作机理的基础上,揭示了非正规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以及对金融制度变迁的导向意义;在进行正规金融机制设计、改善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体制改革时,要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和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我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内需应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外需快速增长给我国央行货币发行与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带来挑战,使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加剧,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做到良性循环。要建立起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我国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此,文章在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进行出口战略性调整,"消解并转移"过度的外汇储备,把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政府促进公共消费联系在一起,以此作为有效扩大内需的一种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方式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财政收支政策的走向和调节力度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结构和报酬状况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文章认为,应针对财政政策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领域,选择财政政策介入的着力点和有效形式,通过优化财政收支结构、灵活运用财政激励约束手段和科学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合理配置财政资源,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轮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增速回升幅度相对较小、持续时间短,现阶段经济增速二次回调已见底回升。在经济政策保持相对稳定情况下,美国经济增速将回升并进入适度增长状态,但物价涨幅较高,财政赤字规模也不断扩大。在财政支出紧缩情景下,美国经济总体运行趋势依然平稳,但物价涨幅依然偏高,美国经济仍面临经济低速增长、物价涨幅较高的两难局面。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new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crime–i.e., ‘restorative justice.’ The latter concept is introduced and briefly explored, followed by a short review of Richard Florida's recently proposed theory of creative-class economic developmen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se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an empirical question that arises is whether the specific character of creative-class economic growth enhances the probability that a given city will adopt a restorative justice paradigm in its efforts to reduce crime. Addressing this question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article provides preliminary evidence that creative-class economic development encourages experimentation with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crime. Missouri Western State University—U.S.A. This article is a revised version of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8th International Atlantic Economic Conference in Chicago, Illinois, October 8, 2004.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我国金融业正进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得以拓宽、深度得以提升。我国金融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拓展,呈现新态势、新局面。从理论维度来看,金融科技有助于发挥资源配置效应和创新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实践维度来看,金融科技通过提升传统金融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助推资产管理业务脱虚向实,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客观现实条件。未来我国应积极深入推进金融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推动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加强金融科技研发以提升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加强金融科技风险防范管理以推动金融科技稳定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能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金融政策改革以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