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亮 《魅力中国》2010,(35):4-4
女子十二乐坊从200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九年之中她们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她们的成功除了其本身精湛的技艺,更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策划传播方式。她们以流行音乐的形式来演奏中国古典音乐;以现代商业运作来推广民乐乐团。她们把古典和现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中国音乐为魂,爵士、摇滚、电子皆可为我所用,为中国音乐注入了新鲜元素,给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听觉享受。此外,她们的演出往往也是一场视觉盛宴,十二个青春靓丽的女子统一着装在台上进行激情四溢的演奏,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有了这些独特的元素,再加上成功的商业适作,女子十二乐坊取得了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成绩,她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中国古典音乐的希望,对民乐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接下来我们就从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原因来探讨中国古典音乐的新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2.
郭莉 《首都经济》2007,(2):42-45
中国乐坛20多年的商业史上,还从未出现这样的景观——一个中国的民乐乐团在海外进行的几百场巡演,场场爆满,甚至创造了一票难求的奇迹!当然,这个由十三位美丽姑娘组成的乐队——女子十二乐坊,也被众多海外主流媒体称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3.
《西部人》2004,(11):15-16
他创设了湖北省最早的笛子专业课程,培养出了“十二乐坊”廖彬曲等一批音乐人。 他曾给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表演过笛子独奏,他的多篇作品被作为教材使用,音像出版社发行过  相似文献   

4.
高铁的分裂     
贺军 《上海国资》2010,(1):18-18
武广高铁开通后,立刻成为国内媒体“轰炸”的重点,高达350公里的运营时速创下了当今世界最快的铁路商业运营速度,超过了德国、日本和法国。从武汉到广州的交通时间只需3小时,这一速度也对国内航空客运形成了巨大竞争。  相似文献   

5.
蔡亚南 《山东经济》2005,21(2):126-127
实施全球化战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以来,愈来愈多的跨国公司走进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的跨国公司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愈来愈多的中国公司走向了世界各地。海尔作为中国家电企业的第一品牌,在国内市场取得辉煌的同时也深深地认识到,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是守住市场,而是要开拓市场,更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海尔集团,在欧美市场获得成功后,通过对日本市场以及消费群体分析后,制定出海尔集团进军日本市场的经营战略方针。本文通过作者在日本的切身体会,从经营战略的角度对海尔集团在日本市场取得的成功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以期对更多的中国企业向海外市场拓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虽说流行的未必是最好的,但流行的商品却能引领时尚,为商家带来滚滚的财富,谁都希望自己生产的产品流行于市场。日本一家商业杂志将“利用网络”、“制度保证”、“领导开明”总结为创造热门商品的三大利器。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眼下,在日本市场上,打着“诞生于网络”标记的商品越来越多,那往往是厂家利用网络载体,在搜集了群体智慧之后开发的产品。三井物产市场公司3年多以前在互联网上专门开设了一个名为“Foods Foo”的网站,以组织会员活动的形式,接受食品厂商的委托进行品尝会、市场调查等活动。前一段时间它在网页上增加了一…  相似文献   

7.
零售业如何应对入世过渡期的结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2004年底,我国加入WTO后分销业的过渡保护期已满,国内零售商业市场将取消数量和区域等的保护限制,向国外商业资本全面放开,外资进入商业的“门槛”大大降低,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外资在内地任何地方开设商铺,无需再寻找中方合作伙伴,我国零售业将迎来更为激烈和残  相似文献   

8.
郑宗 《发展》2001,(8):22-26
“日本制造”的标志,长期以来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是代表着可信赖的、微型的、精致的高科技产品的形象。但是 2000年以来,日本企业接连发生产品质量缺陷、售后服务较差等问题,从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东芝笔记本事件,到三菱汽车存有严重安全隐患,再到松下 GD92型手机大规模返修以及日航公司粗暴对待中国旅客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日本制造”形象迅速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瓦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遭遇信任危机的背后,我们看到曾大举开拓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已面临市场竞争力急剧下降的事实,与进军中国市场的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  相似文献   

9.
1991年初,重庆市提出在国营和合作商业开展“四放开”改革,同年11月国家体改委、商业部在重庆市召开搞好国合商业座谈会,肯定、介绍和推广重庆市开展商业“四放开”改革的做法和经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会上对重庆实行的“四放开”改革作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说:重庆在国际风云变幻、国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搞“四放开”真了不起,是深化商业改革的一个突破。对全国都是一个贡献,立了一大功。  相似文献   

10.
又是“两会”召开之际,又到国是共商之时。2009年国是之重点何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十二字真言,人所共识,自不待言,问题是如何落实这十二个字?当前国内的经济困难表面上看来由国际金融危机触发,但如果把一切都归咎于国际,对国内因素避而不谈视而不见,又把解决问题的一切希望全都寄托在“四万亿”或“加大政府投入”上,则属大谬!  相似文献   

11.
1989年12月,西欧各国报章杂志好似突然意识到日本正在进入西欧市场而连篇累牍地发表“启示”性文章。法国著名商业杂志《新经济学家》的醒目标题赫然在目:“东洋杀手:请看日本人是如何耐心而又无情地组成包围圈来抑制法国及其它国家经济发展的”;西德的  相似文献   

12.
某媒体刊登整版广告,内容为署名“张太”的女子向“前任张太”喊话:“你放手吧!输赢已定。好男人,只属于懂得搞好自己的女人!祝你早日醒悟。”不少网友称,这是“小三”成功上位后公然向前正室喊话。广东省工商局发布消息称,该广告为某产品的商业炒作。(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13.
目前,日本吸收新兴企业上市的证券交易市场共有3个,可以分为日本证券业协会管理的店头市场(JASDAQ),东京证券交易所1999年11月成立的高增长新兴股票市场“Mothers”和2000年6月成立的由美国的斯达克和日本网络投资银行软件银行合资组建的日本纳斯达克市场,其中“JASDAQ”市场是日本唯一的股票店头市场,也是风险性企业筹资的最大市场。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战后经过1946-1955年近10年的经济恢复期后,国民经济迅速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而“贸易立国”则一直是战后日本发展经济的主要方针政策。日本从1952年开始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并于1955年9月加入了关贸总协定,成为该组织的第十二条款国,但这并不等于日本完成了重返世界经济舞台的过程,而仅仅将日本纳入世界经济轨道的一个开始,其人关的过程实际上持续到1964年,即日本被关贸总协定接纳为第十一条款国,而与此相伴的日本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及金融自由化则持续了更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试析日本新兴零售业态的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具有发达的零售产业,尤其是近年来以邮购商业,方便商店,特许连锁店和综合超市等新兴零售业态发展很快,日本学者称之为“第二次流通革命”。零售业态的发展代表了现代零售业发展的趋势,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零售业调整经营策略,积极适应消费市场变化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王雨佳 《新财经》2009,(7):16-20
史玉柱独特的商业禀赋:发现能力、创造力能、市场感觉、营销手段,等等,使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少有的商业人物。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商业“奇才”,却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商业“玩家”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信息     
机器人在日本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据日本机器人协会(JARA)于1998年4月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与电子/电气工业一样,汽车工业依旧是日本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之一。从1988年到1997年,日本汽车工业总共安装了10.7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同期日本国内机器人市场发货总数的22%。近几年来,由于“泡沫经济”的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入世”商业零售业发展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华 《辽宁经济》2001,(11):13-14
一、中国“入世”带给中国商业零售业态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各种商业零售业态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WTO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市场开放”,也就是说中国市场包括商业零售市场,要向WTO的一百多个成员国全方位的逐步开放。根据中美世贸双边协议规定:“中国将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即所有服务行业包括零售商业进入中国市场将不会受到限制。本质上说,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大量外国商品、外国企业、外国资金和外国人走进中国市场。就外国零售企业走进中国市场而言,大都是世界各国名列前茅的零…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11日之后,国内各个层面共同的担心和疑问也在加重,这就是商品流通业对外资的全面开放是否会导致外资零售企业占据我国商品流通业的主导地位。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绝大部商品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谁掌握了流通渠道,谁就能掌握工业命脉”,“谁控制了一个国家的商业流通业,谁就控制了它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6,(18):20-21
根据加入WTO相关协议,中国自2005年开始已全面放开了国内零售业市场。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也于2004年签署了《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这些都必将加快外资投资国内商业的步伐。国内零售业也不再享受政府的保护,因此,在零售业领域的中外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新一轮的商业竞争已经打响,中外企业短兵相接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