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学界对于消费问题的真正广泛关注是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后的事情.我国对于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在1998年后成为经济学热点问题之一.凯恩斯认为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杜森贝利认为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莫迪里安尼认为居民消费是根据生命周期与其相应收入来决定的.而弗里德曼则认为消费取决于永久收入.他们的理论各有千秋,各有不足.将其进行整理分析,进行再深入的分析,在当前的研究中仍是非常重要的.对这些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相应的结论,利于深入分析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3.
运用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选取1998年以来广东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通过几何画板软件得出广东消费与收入的函数关系,经过计算,收入增加1元,广东城镇居民的消费增加0.75元,广东农村居民的消费增加0.70元。最后对广东消费函数作以评价。 相似文献
4.
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城乡住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以我国住户调查数据为基础,经验性地讨论了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表明,绝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联,即便控制了相对收入效应,绝对收入的影响仍较显著.因此无论是相对意义还是绝对意义,收入仍然是提升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主观幸福感与收入水平之间的相关程度并不高,主观幸福感决定中的非收入因素也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5.
运用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选取2003—2012年安徽省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利用Excel软件得出安徽省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函数关系。经过计算可知,收入每增加1元,安徽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增加0.69元,安徽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增加0.78元。最后,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由于不同地区收入的变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而各异,本文为了探究湖南省收入变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以湖南省为例,依据1991~2010年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基本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对农村消费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产品相对过剩的巨大压力,导致相对过剩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最终消费率偏低,提高消费率是当务之急。分析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将有助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造成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相对于社会总产出(GDP)偏低的居民收入水平是根本原因,而由于收入差距过大以及传统消费观念等导致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提高我国的消费率的途径是:一方面不断提高居民的相对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采取有效的手段稳定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通过对我国居民的平均储蓄倾向进行分析,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进行拓展,并对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振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一、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1.平均消费倾向曲线是一条向左下方倾斜的单调递减曲线。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Absloute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变化对消费支出产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的大小,在全国及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各异.为寻求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对其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笔者依据1989年~200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基本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法,找出存在于其间的数量关系及基本规律.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笔者据此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湘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31(5):36-46
本文考察相对收入和相对消费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并比较社会中不同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是否对这种影响起作用。笔者在中国城镇居民中进行了调查实验,用特定指标衡量人们对收入和消费的相对性关注程度。实证分析发现:(1)相对收入和绝对收入对个人效用的影响始终存在,但在炫耀性消费品(如汽车和住房)和非炫耀性消费品(如假期和保险)上的影响程度不同;(2)人们对相对收入和相对消费的关注程度较为集中在同一个区间里;(3)教育程度和职业显著地影响相对收入对人们的效用,男性比女性显著地更加在意汽车和住房的相对消费;(4)社会收入不平等没有显著影响对相对收入的关注度,但对住房消费的相对性有影响。这些发现为我们了解消费行为决策和认识宏观经济中收入不平等的消费效应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对扩大居民消费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消费不振,最终消费率不断下降。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开征利息税、鼓励个人信贷消费、提高中低层居民收入等一系列措施,然而居民消费并没有摆脱低迷状态。本文运用多种消费函数理论对我国居民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从收入分配、心理预期、产业结构、消费政策等各方面给出我国居民消费不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与消费倾向变动关系研究——基于升级、支出与收入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的过程表现在居民消费上就是消费需求的升级演变.居民消费行为演变是消费升级、消费倾向变动和收入增长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转型时期,居民消费的升级变化深刻影响着消费倾向的变动.实证分析表明,在各大消费项目中,医疗保健消费对消费倾向有很大的抑制作用.这对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效的社会保障政策对于促进消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县域银行业竞争是否会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缩小收入差距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将县域银行网点数据与CHFS农户数据匹配,经验分析了县域银行业竞争对农户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县域银行业竞争促进了农户绝对收入增长、缩小了农户相对收入差距。其机制在于,银行业竞争有助于提升农户金融可得性,通过资本流引导生产流促进农户创新创业;相比于高收入农户,中低收入农户能从银行业竞争中获益更多。进一步分析发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份额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县域银行业竞争的农户收入增长效应,而根植本土的农村商业银行份额提升的作用则不明显;农村金融增量改革和数字金融发展均能在银行业竞争促进农户收入增长中产生显著的调节效应。但是,银行业竞争难以弥补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这体现了要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转变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呈现总体偏低且持续下降的趋势,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于发达国家通常的年龄-收入驼峰型模式,我国在转型期出现了收入随年龄的增高而持续递增的独特模式。本文构建数理模型论证得出我国独特的年龄-收入模式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方向取决于健康寿命与总寿命的比值,认为该模式可能降低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率。定量测算表明,1995-2011年间我国独特的年龄-收入模式对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分别约为16%~17%和2%~3%。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居民消费水平和城乡收入比作为变量指标,基于2000-2019年20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通过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居民消费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居民消费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其自身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居民消费与城乡收入差距互为Gran... 相似文献
20.
收入分配对相对价格的影响模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维持生存的生产 ,具有剩余的生产 ,联合生产 ,以及具有两种以上原始要素 (如劳动、土地等 )的生产。该模型集中揭示了相对价格、劳动量以及收入分配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 ,相对价格和分配份额的“边际决定”观点是值得怀疑和反思的。并且 ,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同时应该摒弃“过于简单”的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