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酷博     
《中国经济快讯》2012,(9):78-79
【解散GDP万亿俱乐部】 31个省份,23个国内生产总值(GDP)迈过万亿元大关。2011年一年间,六个“万亿大佬”新晋,GDP“万亿俱乐部”迅速庞大起来。“超万亿”,就像“超英赶美”一样让人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2.
即使经济型酒店市场首次出现拐点.业内疯狂开店的热情依然持续高涨。“用8年的时间走完美国同行40年才走完的道路.”七天CEO何红章的话成为2007年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但在“超英赶美”式发展的同时.物业猛涨、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困扰着这个新兴的行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走出去"战略在近几年取得了阶段性的辉煌成果,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走上了新的台阶,也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由"大"到"强"的重要转变。中国始终以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面对发达而强势的美国经济。意识形态之争使得我们必须在经济上以美国为追赶甚至超越的主要目标,而国家经济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又迫使我们不得不以美国经济为学习借鉴的重要对象。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两种心态交织并行,并随着国内外政治气候的变迁,交替主宰着国人的思想。毛泽东时代"超英赶美"的口号是一种革命浪漫主义的表达。十一届  相似文献   

4.
曾几何时,“新经济”的旋风席卷了神州大地。1999年底以来,我国股市中的网络股异军突起就是明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成千上万的网络公司更是让“新经济论者”神气十足。正当人们为“新经济”而激动不已,企图以“新经济”的惊险一跳而跨过“旧经济”的垂垂马车之时,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当年超英赶美的豪迈。“新经济”是以高新技术和全球化为前提的经济,又可称为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其实质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新经济  相似文献   

5.
黄明朗 《宁波通讯》2010,(11):16-16
上世纪大跃进年代有一首歌叫《一天等于20年》。不过,那仅仅是一首歌,跟当时“三年超英赶美”“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一样,不过是渲染一种气氛,表达一种信心,抒发一种豪情,寄托一种理想而已,很少有人当真。试想,一天等于20年,就意味着如今要做出过去7300倍的业绩,这可能吗?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7,(35):31-33
【德国之声8月22日】超英赶美,中国人当年不切实际的狂妄口号如今已经部分变成了事实。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的商品出口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德国的全球第二大出口国。目前的发展趋势表明,中国离世界出口冠军的梦想已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7.
作为落后国家,人们总想跳跃发展,总想超前发展,总想超英赶美,所以也不可能去自发演变。目前从上到下都有呼唤改革的要求。在深化改革中寻找出路总是明智之举。只有改革,才有未来。  相似文献   

8.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的厂房、机器设备均可搬走,但只要把人员给我留下,几年之后,我仍然是钢铁大王。”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09,(2X):121-121
<正>当时我们正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忠字舞的出现,便是载歌载舞了,罗曼蒂克得欢。跟红领巾浪潮一起,她在全国范围内就像一个染缸,千千万万的个体被染成同一个符号,没有分别。如果说在基督教世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那么在前现代中国,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皇帝。从嬴政登基到溥仪退位皇皇2133年,中国的山石田土花鸟虫鱼都由流水的皇帝独占。臣民纵有千般能  相似文献   

10.
31个省份,23个国内生产总值(GDP)迈过万亿元大关。2011年一年间,六个"万亿大佬"新晋,当年传说中的GDP"万亿俱乐部"迅速庞大起来。GDP"万亿俱乐部",这个"GDP崇拜"时代的产物,曾经让多少省份趋之若鹜、梦寐求之。"超万亿",就像"超英赶美"一样让人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1.
《特区经济》2004,(2):60-60
知人善任楚汉相争,刘邦能得天下,是因为有张良的谋略,萧何的内助,韩信的善战;卖草鞋的刘备能在三国鼎立中独占一席,是因为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美国已故钢铁大王卡内基说:我可以失去全部资产,只要人才还在,4年后我仍是钢铁大王。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谁拥有人才,没有可以变成有。反之,有也会变成无。知人善任的前提是知人、识人。《资诒通鉴》把人分成4种:第一种是  相似文献   

12.
一、美、日贸易摩擦的现状1976年以前,由于日本的经济实力相对还比较弱小,因此美、日贸易摩擦主要是集中在几个传统的工业部门,如钢铁、纺织业等;美国为了保护这些部门的国内发展,不得不对日本的产品倾销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干预和限制。例如1969~1974年,美国两次迫使日本对美国的钢铁出口实行自主性限制;同期美国又迫使日本签订了“美日纺织纤维协定”,规定了日本对美国纺织品的出口限额等等。  相似文献   

13.
杜建国 《环球财经》2011,(12):54-56
拙文《中国是“小姑娘”还是“钢铁巨人”?》(参见2011年第7期《环球财经》)曾指出,中国工业正在超越单单靠拿八亿件衬衫换一架空中客车380飞机的阶段。对此,尽管部分中国企业已经视自己为“钢铁巨人”了,但是我国部分主流媒体与学者并没有充分感受到这一转变。他们一方面看轻了中国工业与科技以及军备研发的实力,另一方面则过分高估了美国的领先优势。轻中重美,这两方面可谓是一体两面,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4.
【美国彭博新闻社2月20日】关于中国经济赶超美国经济的说法有好几种,有说在2020年赶超的,有说2030年的,有说2050年,也有说永远赶不上的。然而中国经济可能已经大于美国的了。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与世界》2017,(24):92-92
参考消息网8月7日报道美媒称,英国改用中国教科书,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5日报道,2009年,上海学生首次参加国际性标准化考试就击败了来自数十个国家的竞争对手,令全球教育工作者震惊。有人将此称作西方国家被赶超的“尴尬时刻”。  相似文献   

16.
布什总统9月份在悉尼会见记者时,曾向中国发出了这样的信息:“希望中国的消费者尽可能地购买美国产品,以便为削减中国的对美贸易盈余做出贡献,这也能使我们的生产者在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利。”对此,中国网民做出了这样的回应:“通过你们的宇航技术,我们已开始进行太空旅游。这也是一种间接消费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薛冬 《魅力中国》2014,(6):323-323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是一句互联网上的常用语,由此可见,网络给我们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随意的给自己缝制一套外衣,行走在“毫无章法”的虚拟世界里。因为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即便是近在咫尺,也可以互不相识,也无从考究,那么这样一种匿名的、“绝对的”自由的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是一种怎样的改变呢?  相似文献   

18.
沪京粤连续三年蝉联前三,GDP大省山东、江苏排名落后。老百姓不讲GDP,我们需要怎样的指标?干部选拔任用告别“唯GDP政绩观”,更重“以德为先”。 1968年,美国统计部门首次编制分产业GDP(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仅仅3年后,肯尼皂便在竞选美国总统时对GDP进行了猛烈的批判:“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也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早在中国“入世”一年之后一个新的经济术语就诞生了——“中国因素”。3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的工人失业问题缘自“中国因素”;欧洲的经济不振缘自“中国因素”;日本降低对美出口增加对华出口也来自“中国因素”;能源危机、油价高涨缘于“中国因素”;东南亚旅游收入的激增也来自于“中国因素”;全球钢铁、汽车和电子产品的价格波动也来自于“中国因素”;2004年底国际国内期货市场(铜、铝、镍等)正在上演疯狂的过山车游戏也来自于“中国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的历史上,还从未有哪种经济能够象网络经济那样发展的如此迅猛。从1970年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计算机网“阿帕网”出现算起,到1996年美国软件业的产值就超过了汽车、石油和钢铁等传统产业,而到了去年(1999年)美国宣布:互联网为美国增加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增加了230万个就业机会。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同样迅速,到今年六月份我国的网民就已经达到1690万,网站超过一万家。上市公司也纷纷“触网”,甚至连名称都改为某某网络。就在这时,NASDAQ指数的暴跌,向人们迎头泼来一盆冷水,使人们开始认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