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湄公河流域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 几个毗邻国家间的合作还是几国毗 邻地区之间的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是同一条国际河流的两段。它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云南后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五国,最后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该国际河流的中国境内段被称为澜沧江,出中国境后称湄公河。近来年,湄公河流域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已开始起步并引起人们的广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9,(15)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融合,并且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在我国各地区区域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推动下,立足国际视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文化品牌,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是提升地区品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本文分析了区域文化品牌的内涵分析及其品牌价值和国际视野下建设区域文化的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区域文化品牌走向国家的战略举措,以希望能够推动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于诗琦 《商业时代》2015,(1):128-129
所谓"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是我国政治社会背景与国际经济形势相结合的产物,对其进行深入探究,能够推动我国经济体制与产业模式加快改革进程、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深入解读了"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概括了"中国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中国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难题与基本形式、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区域经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红河哈尼族彝族州是边境州,国境线长达848公里。与越南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山水相连,是中国西南通向亚太地区的重要通道,有河口、金平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及十几个边民互市通道。其中的河口口岸与越南老街省仅一河之隔,距越南首都  相似文献   

5.
红河哈尼族彝族州是边境州,国境线长达848公里。与越南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山水相连,是中国西南通向亚太地区的重要通道,有河口、金平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及十几个边民互市通道。  相似文献   

6.
高海平 《华商》2008,(3):161-161
我国河流众多,大多数河流流经多个行政区划,同时我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经常出现水污染情况,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跨区域工业水污染的解决机制如何是值得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唐白河为例,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的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传统的产业间分工逐步转向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同时,产业的区域集聚也在世界范围内出现,极大地促进了集聚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国际分工和区域集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互动中同时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新地区专业化角度,探讨了新地区专业化对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国际分工格局演化过程中,各地区对外开放也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化道路。东部新地区专业化特色更加明显,中西部基于产业间、产业内国际分工下的地区专业化特点则更为突出。考虑到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新地区专业化发展通过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等,呈现对区域经济增长更稳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郭晶  周苹 《北方经贸》2013,(1):6-7,9
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动荡,激发国际区域经济的新发展。新发展主要有,创立了"在区内不确立主导国家"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新理念;经济一体化成熟的欧盟仍然进行制度改革;人民币逐渐成为区域(或国际)货币,促进中国在区域和世界市场的经济地位与区域经济安全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主要以区域"开放性"由"自愿自由化"向"制度自由化"发展等五点变化构成。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化》杂志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管/主办,是集研究性、学术性、政策性、应用性于一体,以国际国内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经济类理论期刊。刊物依托"中国智库"平台优势,秉承"向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的核心理念,本着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原则,着力打造"全球经济思想库",构建一个智库交流的平台,成为广大读者观察国际问题的重要窗口和共享思想盛宴的便捷之门。刊物重点关注国际经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丝绸之路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开发也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5年,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的成立有力推动了丝绸之路旅游产业的发展,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应进一步推动跨区域旅游协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旅游业在资源开发、项目建设、产品推广、品牌运营等各方面联动发展。本文分析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共同开发丝绸之路旅游产业的背景、现状、特征及跨区域旅游协作的必要性,对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跨区域旅游协作的机制创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建立健全的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跨区域旅游协作、协调合作机制,提升整个区域在全国的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显著特征,正向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发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积极参与到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之中,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向深度发展,中国已成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本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二战后的发展历史加以说明,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乔雪 《上海商业》2022,(2):34-36
中国的发展战略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调整,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种战略调整无疑会促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从战略区域的角度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较大,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内蒙古通过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逐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  相似文献   

14.
温耀庆 《国际贸易》2006,(12):31-36
一、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作为WTO规则的例外,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入世五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进"三管齐下"的经贸发展战略--在推进多边自由贸易合作的同时,推进区域自由贸易合作和双边自由贸易合作.2001年,中国在"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将"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确定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五年来,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建设从无到有,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相似文献   

15.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澜沧江———湄公河是接连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的国际河流。数千年来,它一直是我国与中南半岛诸邻国友谊的纽带。而今,在中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它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共同开发,互通有无,不仅使这条古老的“亚洲多  相似文献   

16.
珲春,素有"一眼望三国"之称,自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获批以来,这句话就将被改为"一地旺五国"。为了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提升我国沿边开发开放水平,国务院在今年4月正式同意在吉林省珲春市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湿地资源,地域广阔,河流众多,境内流域面积4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86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2条,河流总长度6179.5公里。蜿蜒千里的松花江穿城而过,流经哈尔滨4区8县(市),区段总长466公里,“两河”(阿什河、呼兰河)、“三沟”(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交相辉映,万顷湿地静卧城中。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化》杂志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管/主办,是集研究性、学术性、政策性、应用性于一体,以国际国内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经济类理论期刊。刊物依托"中国智库"平台优势。秉承"同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的核心理念,本着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原则,着力打造"全球经济思想库",构建一个智库交流的平台,成为广大读者观察国际问题的重要窗口和共享思想盛宴的便捷之门。刊物重点关注国际经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权威性;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进程,尤其关注中国企业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的东部,东临南海,南濒暹罗湾,海岸线长达3200公里。地形南北狭长,像拉长的“S”形。越南是一个山川秀美的国家,境内河川纵横,大小河流1000多条。由于越南历史起源的多样化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这片土地不仅风光旖旎,而且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能介绍一些富有越南民族特色的主要旅游地区和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区域创新经济能力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联系密切,交流频繁的世界。经济流动、贸易跨国、国际科研合作,技术跨国转让、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各方面都表现出一体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也对其他潮流产生着影响。来自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地区的国家和地区间的发展与联系方兴未艾,各个国家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也更加明显。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整个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利于提高长三角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