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谐趣水墨画,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家们在水墨创作中新的尝试与探索,他们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融入幽默,用中国的传统语言——水墨、宣纸、毛笔去进行艺术的加工与表现。一个新画种的诞生不知道该经历多少艰难的道路并积淀着多少人的艺术梦想。一群具有探索精神与良心的艺术家,一群有丰富专业学术知识的理论家和评论者,一群忠实追随的粉丝团,和掌控消息流通、具有前瞻视野的媒体网络,画种产生于艺术  相似文献   

2.
苏朗 《中关村》2006,(4):118-120
上世纪末的秋天,我有幸和著名漫画家缪印堂先生同游西欧六国,在法国塞纳河的游船上,在沿着亚平宁山脉驰往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大巴上,我不断聆听着大师在人生旅程中的奋斗和追求,让我怀着对他的深深敬意感晤着漫画艺术的真谛。最近读到了五洲传播出版社由缪印堂先生著作的《我的漫画生活》一书,又让我兴奋不已,使我重温了他从艺的心迹。缪老是一位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人生很有价值且有诸多贡献的著名漫画家,他充实的一生令人仰望,令人尊敬。透过一幅幅精湛的漫作和字里行间娓娓道来的真情,我们仿佛看到一棵枝头挂满了硕果的大树,成熟的果实沉甸…  相似文献   

3.
陈晴  CFP 《中关村》2008,(8):100-101
谐趣水墨画,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家们在水墨创作中新的尝试与探索,他们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融入幽默,用中国的传统语言——水墨、宣纸、毛笔去进行艺术的加工与表现。  相似文献   

4.
李白俐 《中关村》2008,(1):100-101
论艺术的创作状态 如果艺术家已进入艺术的创作状态,他就完全处在艺术的统治之中。这时刻,他肯定不是艺术的主人,是艺术的奴隶。他完全匍匐在艺术的脚下。听不见任何权力的声音。艺术的专制超过任何权力的专制。借用一句话:奴隶创造历史。他们此刻真像。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甚至不知道是在干艺术。一知道就可能不是艺术。因为不为艺术才有大艺术。如果他向你夸口说。他现在是艺术的主人,你千万别信。如果他是真要你相信,那他就没有进入状态,或者根本不是在搞艺术。而是拉艺术作豹皮。  相似文献   

5.
艺术随想     
王宏甲 《中关村》2006,(5):98-101
千秋不朽的艺术节中国人对艺术的热爱以至对艺术家的感情,是不逊于任何其他民族的。有一个古老的节日为证。恐怕只有人民才能创造这个节日。千古从未停止过纪念他的就是人民。人民把绿叶和粮食创作出一个十分饱满而且有棱有角的形象,其名曰“粽”,偏旁为五谷之首,是祭祀之物;“宗”有崇敬景仰之意。人民以此致敬寄情,来纪念一位诗人,并把这种纪念变成一个节日,把哀思化作欢乐,使之走进千家万户。是谁在历史深处完成了这一高妙的造化?从此老少妇孺都得到一个屈原,中国的屈原。在我看来,那是人民同艺术家共同的一年一度千秋不朽的艺术节。它已…  相似文献   

6.
冯婷婷 《中关村》2009,(9):108-111
跟郑绍敏交谈,你很快会被他乐观的态度感染。这位比共和国年长三岁的艺术家,有着最淳朴、最真诚的笑容,最坚韧、最豪爽的性格。他见证了一个国家的成长:从无到有,从贫到富,从落后到强大。他走过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也经历了“文革”动乱的时期,但这些并没有改变他——他爱艺术、爱生活。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相似文献   

7.
张越 《中关村》2013,(5):110-113
一个年代养育着一个年代的人,但无论出生在什么年代,艺术家的人生总是充满苦涩甘甜,正如马山所云:“画画也是苦差事,但乐在其中吧!”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2003,(5)
潘震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由安东尼·葛姆雷先生主导的上地雕塑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我感到很高兴很荣幸。安东尼是国际瞩目的艺术家,在过去的20多年问,他一直站在西方人体雕塑艺术前沿,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自1989年以来,他开始创作“上地”,把他的艺术活动推广到世界各国去,以独特的视角和语言表达有关艺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它的制作过程把艺术从自我表达的形式扩展成集体的意识,并在艺术活动中集中了创造性和挑战性,影响巨大,发人深思,将引发激烈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9.
张越 《中关村》2013,(10):114-117
"我不是艺术家,我是艺术工作者。"张亮京放低姿态,并不想展示自己的谦卑,而是以自己为主角,用一生演绎着用艺术服务人民的大戏。  相似文献   

10.
王辉耀,中国大陆最早一批获得 MBA学位的留学生之一,有史以来第一位出身中国大陆的华裔加籍外交官,“新华商”概念的首倡者与优秀代表……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让他的人生具有了传奇的性质。今天,人们真正关注的是,王辉耀成功经历的背后,蕴含着哪些给人启示的素质和理念,是什么使他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辉煌和成功?  相似文献   

11.
程桔华 《中关村》2007,(7):98-101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数不尽的财富英雄、成功大师在演绎着各种各样的成功神话!成功成为无数人奋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然而,这个世界的成功者毕竟是少数。因为更多的人只是抱怨,他们抱怨环境、抱怨社会制度、抱怨命运的不公。  相似文献   

12.
沙磊 《中关村》2009,(3):32-32
建筑与艺术的距离并不遥远。他们恰是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踩着彼此的步调合二为一,互相转换是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房地产商从热爱艺术到置办艺术中心在北京屡见不鲜。张宝全是个鲜活的且成就卓著的例子,而后来者面对他人的成功从未却步,相反,更能够集合前人身上的优势,找到自己的所在。  相似文献   

13.
张越 《中关村》2013,(6):108-111
有人说人生如梦,有人说人生如戏,我说人生如画。我的一生宛如一本连环画。——缪印堂不久之前,我收到了一个很大的包裹,信封上写着一个熟悉的名字:缪印堂。我欣喜地打开,一本大大的画集呈现在眼前,并夹着缪老的手书:"这是我从事漫画艺术  相似文献   

14.
珠玑乱落笔生花,纸上无声未足夸。君为新诗添翅膀,清音飞入万千家。这是诗人刘征对朗诵艺术家殷之光朗诵艺术的诗赞。刘征的诗赞并不过誉。在朗诵艺坛上,殷之光被称为“千年诗国的云雀”。综观这只云雀风里雨里的疾疾奋飞,聆听它那漫天飞扬的美妙歌音,一支充满诗意和人生思索的浪漫曲,便在耳畔回响  相似文献   

15.
于洋的名字,远没何他的事业“北京大地”那么响亮,但“北京人地”的辉煌却是他一手创造的。于洋是一位神秘人物。他的神秘,是因为他十分低调,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从不宣传自己;他的神秘,还是因为他的人生阅历和创业历程极富传奇色彩;他的神秘,还在于他经过18年的搏击,将“北京大地”从负资产迅速扩充到净资产15亿元并完成30亿元的财富积累,使企业的财富呈现出跳跃式增长。但是,他的神秘,并非不可破解,要认识于洋,还得立足“大地”,这个自由的广场。八年的民办教师生涯“北京大地”的一名员工这样评价于洋:“他很少碰见机遇,却总能赶上潮头”。的确如此,他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就是在动乱中度过的。他是“文革”中的老三届,动乱荒废了他的学业。此后,他又到内蒙古草原插队落户,当了8年的民办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时候,他重新捡起了  相似文献   

16.
李克 《中关村》2008,(8):56-59
比尔·盖茨,一个改变了世界的人,他甚至动摇了旧观念的根基。从豁达大度开始,盖茨获得了事业的巨大成功,为他带来滚滚财源。到豁达大度而终,盖茨又将创造的巨额财富全部捐献给了慈善。  相似文献   

17.
水墨画是中国的传统艺术,由于中国毛笔、宣纸、墨砚的发明,为水墨画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是中国艺术家对世界文化宝库的重大贡献,干百年来它影响着东方的绘画艺术,也逐步走向世界,成为我们一种软实力,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所共享。  相似文献   

18.
苏瑞新 《中关村》2009,(11):90-92
罗俊峰在软件这个行业里算是一个年轻的“老革命”,屈指算起来,进入这个行业也将近20年了。如今,在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园——知春路的量子银座拥有了自己的软件公司,领导着100多名员工把软件外包的工作干得有模有样。他的创业很扎实,是在经历了人生历练的基础上,取得了应该取得的那一份成功。  相似文献   

19.
林虹 《中关村》2004,(4):88-89
提起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人们自然会想起他的创始人——北京锡华集团董事长张杰庭。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投资人,他不仅有着太多的艰辛,更有着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20.
李白俐 《中关村》2007,(12):102-103
论文学有不可忽略的力量支持人生许许多多杰出者,从书本中最早获得的翻江倒海似的陶冶,不是科学也不是哲学,而是文学。是文学熏陶了他们的情感,打开了他们的想象,延伸了他们认识世界的眼光。人生没有经历过文学艺术的深厚熏陶,是人生的重大缺欠。文学对人生的陶冶和美育,是电视节目所不能替代的。文学有不可忽略的力量支配人性、支持人生。文学能帮助人生去获取多种多样的知识,去克服人生中可能遭遇的各种艰难困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