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2007—2018年我国A股110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师风险应对之间的关系,探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增强了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审计师风险应对的正向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正向影响了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加剧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后的负面效果,进而加强了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审计费用间的正向关系,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期的审计费用反向助长了当期的股权质押率;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会随审计费用的提高而加大。该结论扩展了审计师风险应对的研究范围及影响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其他因素,对提高审计师风险应对及完善大股东股权质押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既能感知到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能感知到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并会从审计意见类型和审计费用两个方面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相较于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对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感知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 审计师变更与审计师独立性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变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检验了审计师变更公司在新任审计师的第一年、前任审计师最后一年、倒数第二年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及其在不同年份之间的变化。检验结果表明 ,虽然前任审计师在其最后一年聘期内采取了比其他审计师更为稳健的会计处理方法 ,以致被公司变更 ;但新任审计师在第一年并未完全配合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公司变更审计师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前任审计师、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均很强。这可能要归功于事务所脱钩改制 ,以及有关部门有效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知。具体探讨:审计师能否识别真实盈余管理;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客户的辞聘或保留决策选择;以及审计师应对真实盈余管理带来风险的策略等三个问题。研究表明,审计师能够识别真实盈余管理,并将真实盈余管理作为风险因素在审计定价决策中加以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对真实盈余管理带来的风险现阶段整体可控,事务所倾向于采取客户保留决策;事务所主要通过审计师付出额外的努力和更换审计团队两种策略来降低审计风险。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理解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知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对于从审计角度强化真实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分析,以验证审计师的审计监督作用,进而通过外部审计来约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积极建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互相配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少数人在遵守和执行,致使内部控制制度运行存在风险,企业内部控制难以发挥作用,对此,企业有必要在经营过程中识别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风险采取应对措施。基于此,文章就企业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风险识别与应对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IPO市场中审计师选择可以作为信号机制,降低发行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发行制度向市场化过渡为背景,考察我国审计师声誉和IPO企业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资产净利率、投资银行声誉、公司成立时间这五个反映公司风险的变量中,公司规模、投资银行声誉、公司成立时间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大规模事务所审计的IPO企业的首日回报显著要低,这意味着大规模事务所的高声誉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审计师的信号传递功能在我国初步有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审计研究倍加重视在审计师个人层面展开研究,而这在我国关系型社会的背景下尤显重要.审计师与金融中介机构存在诸多利益联结,但已有研究鲜有涉及这一经济利益关系如何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为.我们研究IPO过程中投资银行与审计师由重复合作形成的业务关联并发现,投资银行-审计师在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人层面的业务关联提高了IPO正向盈余管理水平,而投资银行-审计师在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关联则不会提高甚至降低了IPO正向盈余管理水平;上述结果在投资银行风险控制评级较低、审计师规模较小、审计任期较短以及客户业务较为复杂时更为明显.同时,投资银行与会计师的业务关联既能够提高投资银行的收费,也能够提高审计收费,表明为了获得更多的收费可能是注册会计师与投资银行进行合谋而配合IPO盈余管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试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红军 《上海会计》2000,(12):49-51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为实现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等目的 ,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 ,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盈余管理只能在会计准则或制度的范围内进行 ,不能超越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一旦超越 ,则称之为利润操纵。一、盈余管理动机考察企业契约理论的创始人科斯认为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如投资者为激励内部管理人努力工作与经营者签定的奖金计划 ,企业与外部债权人签定的债务契约等。契约的双方是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和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监管部门 ,前者提供会计信息 ,而后者是外部信息的使用者。相对于外部信息使用…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能够从源头上防范盈余管理。这是因为会计准则不仅是会计核算的技术规范,也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执业的重要依据,而盈余管理常是利用准则的漏洞或尚未规范的空白地带进行的。因此,会计准则可以制约盈余管理的产生,为此本文将主要探讨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以与其他研究者相探讨。  相似文献   

11.
董小沙 《财会学习》2020,(12):105-106
盈余管理是企业中非常普遍的一项会计工作,合理的盈余管理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何在规定范畴内进行盈余管理是每个企业都要关注的内容,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也会使得企业盈余管理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从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和影响出发,进而讨论企业是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进行盈余管理的,为了规范市场秩序,防止过度盈余管理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盈余管理不单单是会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并且已经发展成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很多研究证明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与研究方向,对有关盈余管理基本含义、存在的原因与动机、操作方法等进行分析,以期把握盈余管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8至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是以替代方式还是以互补方式来发挥作用。研究发现:首先,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较小。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同时抑制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其次,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存在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即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越有助于发挥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曌 《财会学习》2018,(13):228-229
伴随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生命周期改变,企业生产能力建设方向正经历从野蛮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生产能力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具有金额大、周期长等特点,风险识别与应对极大程度上影响着项目投资回报.在项目管理中,建立风险管理策略,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持续进行风险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风险理论概述,分析生产能力建设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点,并提出风险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梁媛 《投资与合作》2011,(6):173-173
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利润,又可成为管理者私人利益的操控工具;盈余管理的新特点与新会计准则紧密相连,尤其是使用公允价值的规定,对盈余管理的方式和程度均产生了影响;我国盈余管理动机相对分散,而国外动机相对集中在债务契约或奖金最大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计量层次信息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关注。本文利用20072017年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层次数据,考察了公允价值计量层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公允价值计量层次与盈余管理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的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使用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比第一、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并不能有效的抑制上市公司通过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研究结论拓展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与盈余管理文献,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完善和进一步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发挥行业专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谈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会计手段或者非会计手段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准,但滥用盈余管理则有损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新会计准则在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修订,减少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制与压缩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但也应该看到,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也留有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萍 《时代金融》2008,(11):142-143
盈余管理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防范和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提出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其次论述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最后提出我对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股价崩盘风险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一直是学者和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考察了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本文选取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非机会主义,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大;无论是盈余管理程度、还是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都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而加大。本文拓展了盈余管理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投资者全面理解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经济逐步融合,国内外会计准则的趋同成为必然,中国于2006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以适应新经济形式下的发展。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会计准则既能约束盈余管理,又为盈余管理提供基础。文章从存货、资产减值、企业合并三个会计准则出发探讨了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对盈余管理的不同影响,认为新会计准则更大程度上缩小盈余管理的空间,并从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外部监督以及内部控制三方面对盈余管理的规范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