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消除认识上的误区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低,既有经济、技术方面的原因,更大的是认识上存在较大的误区:一是认为我国人多地少,农民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没必要发展机械干燥。粮食机械化干燥是稳定粮食总量,减少霉烂抛洒损失的主要途径。我国粮食产区特别是南方地区,稻麦收获期常常出现阴雨霉雨天气,而收获后粮食含水率往往高达24%-35%。据有关专家统计,因气候潮湿,谷物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储存水分标准,造成霉变发芽以及在晾晒过程中抛洒综合损失,一般年景达5%,灾年达10%以上,每年损失高达300-600亿  相似文献   

2.
1997/98年度,世界粮食总产量约为18.69亿吨,比上年度下降0.4%。其中小麦产量为6.0亿吨,增长1000万吨;粗粮产量为8.88亿吨,减产1800万吨;大米产量为3.81亿吨,与上年度持平。 全球粮食消费需求总量预计为18.67亿吨,比上年增加2000万吨,增长1.1%。其中,对小麦的消费需求为5.91亿吨,增加1100万吨,增长1.9%;粗粮的消费需求为8.93亿吨,增加600万吨,增长0.7%;大米为3.83亿吨,增加200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基本情况一是农产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是农业和农产品消费大国,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了4万亿元,增长4.3%.蔬菜产量6.5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产量2.1亿吨和肉类产量7926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0%;禽蛋2763万吨和水产品产量5373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二是流通主体形式多元化.传统:国营商业、粮食和供销合作社等;现在:个体、国有、民营、外资、股份制企业.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对有些省和地区来说玉米还是第一大粮食作物。我国玉米播种面积2005年就达39537.2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5.3%;产量13936.5万吨,占粮食产量的28.8%。不仅如此,玉米还是我国主要饲料作物和医药、化工原料。玉米在我国农业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玉米收获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农业机械化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5.
<正> 辽宁省粮食部门每年用于高水分粮烘干的燃料折合标准煤约16~18万吨 据测试,每降除高水分粮食1公斤水分多耗热能300大卡。如每年烘干粮食500万吨,降水率按5%估算,年浪费标准煤就达1.07万吨 东北三省高水分玉米数量大,大部分采用高温干燥,热量浪费是惊人的。如何研究和寻找节能途径,尽快提高热能利用率,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和科研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 粮食烘干中的能源节约,当前应着重抓两个方面:一是避免“过火”干燥。据测试资料显示:干燥25吨原始水分为  相似文献   

6.
<正> 2.1 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 粮食是大宗农产品,自1996年以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目前我国粮食供需总量平衡且丰年有余,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400公斤。但从长远看,我国人口持续增长,耕地面积继续减少,我国的粮食生产必须紧抓不懈,粮食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可是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粮食产生在购、销、调、贮、加等各种环节上的损耗率高达10%以上,比发达国家高出约8个百分点,这与我国目前贮粮库容不足、粮良干燥设备处理能力只有需干燥粮食的1/8及加工粗放等现状密切相关。 园林产品是我国农产品中继粮食之后的又一大产品,  相似文献   

7.
<正>2004年我国实现粮食增产9%,扭转了自1998年以来连续5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局面。据国家粮食局预测,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预计48000万吨,比2004年略有增长,但粮食需求仍然在快速增长,估计2005年中国粮食缺口高达2000万吨。我认为,粮食供求趋紧很可能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常态,对粮食安全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央非常重视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实施。2002年实施专项以来,我国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已经达到了3062万亩,免耕播种面积约为1亿亩,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3亿亩。通过保护性耕作实施,年增产粮食40万吨以上,节省灌溉用水12亿立方米,节省用工1.2亿个,节约生产成本9亿元,节本增收总效益15亿元,减少水土流失3000万吨,减少农田扬尘60万吨,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125万吨。发展保护性耕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机械烘干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最后一道环节,收获后及时机械干燥已提上议事日程。新年伊始,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再次要求:要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设备,特别是收获机械,粮食烘干设备,农产品精深加工设备的开发与推广工作。由此可见,加速发展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的大气候已经形成。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进程?根据笔者最近几年参与粮食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溧水县是传统的农业县,粮油种植面积有4万多公顷,2004年油菜籽预计产量为4万吨、稻谷产量为16万吨。由于当地农民缺少储粮知识,在田间、场头、家中造成的粮食损失最少在2.5%,这样下来,全县一年的粮油损失高达0.5万吨,按目前的市场行情农民就要减收1000多万元。因此该县粮食局今年以来,组织机关干部和粮食购销企业、国有粮站职工在南京地区率先深入各个乡镇的村头、田头服务农民,帮助农民掌握科学储粮知识和粮食市场信息,使农民的粮食损失减少到最低,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和称赞。溧水县粮食局帮助农民增收出“新招”@张虹…  相似文献   

11.
《四川物价》2007,(6):22-23
阅读:据《燕赵都市报》报道: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不久前就冀东南堡油田勘探成果在北京举行新闻通气会。作为世界上石油产品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需要进口石油1145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高达44%。南堡油田现已探明储存量高达10亿吨,如果按年产1000万吨计算,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是农产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是农业和农产品消费大国,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了4万亿元,增长4.3%。蔬菜产量6.5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产量2.1亿吨和肉类产量7926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0%;禽蛋2763万吨和水产品产量5373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  相似文献   

13.
广闻博览     
我国每年浪费粮食200亿公斤 我国粮食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粮食损失和浪费现象。经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在这些环节每年损失浪费的粮食在200亿公斤以上,相当于3000万亩耕地的产量。中国总人口每年增加1350万左右,耕地面积却在逐渐减少。中国12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0克粮食,一天就可以节约1200万公斤,若以平均亩产粮食1000公斤计,等于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从2004年恢复增产以来,至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07亿吨,比2013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实现了"十一连增"。数据显示,我国粮食进口在2014年也再创新高,仅前10个月的粮食进口量就几乎相当于2013年全年进口量,全年进口总量突破1.042亿吨,其中70%以上进口的是大豆,达到了7140万吨。一边是国内粮食产量连年增加;一边却是进口总量连年暴涨,这成为近年来我国粮食市场的基本特征。农业需要的是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业人口约有9亿多,而有效耕地面积有限,据统计,去掉退耕还林、还草的坡地,实际耕地面积只有1.23亿hm2,人均耕地面积还不足0.1hm2。所以,粮食问题历来是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近3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每年均超过5亿吨,2009年粮食生产总量达5.3亿吨,再创历史新高,流通量高达2亿吨。因此,建立起快捷、流畅的粮食流通体系,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粮库仓型的选择作为粮食流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不仅直接影响到粮食流通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影响到流通体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生产5亿吨粮食的同时,也"生产"出10多亿吨秸秆。它们的能源当量相当于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我国采煤量的1/3,比我国每年供应农村能源的总量之和还要多;农业有机废物中还含有大量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以及1000万吨氮、125万吨磷、1000万吨钾,比我们从化肥生产中得到的氮磷钾总量还要多。  相似文献   

17.
时机,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时机,可以用较少的耗费获取较多的收益;贻误或丧失有利时机,其无形损失是难以用统计数字直观表现的。当前,国内经济形势高涨,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活力;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为扩大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提出了客观要求。首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连年丰收。1984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的产量分别达到40.712万吨,607.7万吨、1,185.2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5.1%,31.1%和12.3%。在这种形势下,与其让多余的农副产品出现在低水平上的“相对剩余积存”,远不如另辟新径,放眼世界,把  相似文献   

18.
由于遭受3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伊朗小麦、大米、谷物等农作物将减产25%,农业生产将损失约3.3亿美元,60万个家庭的收入将受到影响。为此,1999-2000年间,伊朗将大幅度增加粮食进口。同时,伊朗将把大米的进口量提高25—80万吨以填补国内大米生产的不足。伊朗将增加粮食进口@大边  相似文献   

19.
孙亚娟 《中国市场》2005,(12):42-43
2004年我国实现粮食增产9%,扭转了自1998年以来连续5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局面.据国家粮食局预测,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预计48000万吨,比2004年略有增长,但粮食需求仍然在快速增长,估计2005年中国粮食缺口高达2000万吨.我认为,粮食供求趋紧很可能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常态,对粮食安全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1994年的经济形势 (一)1—9月份国民经济形势情况 农业。今年粮食生产从全国讲,是一个丰收年,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下降,粮食总产量预计仅次于去年,夏粮收购超额完成定购任务,秋粮收购在顺利进行,预计粮食总产量为4.5亿吨。棉花生产在前两年大幅度滑坡之后,今年种植面积有所增加,超过8100万亩,产量预计可达425万吨,比去年增产10%左右。但和90年—92年平均450万吨相比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