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邹平县农机化管理工作以构建和谐管理模式为总的指导思想,以服务农业、农村,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机作业经营效益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大局,全力打造邹平农机品牌,实施大农机发展战略,稳步扩大农机总量规模,着力推进农机结构的优化调整进程,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新的农机化管理模式,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到2005年11月,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85.1万千瓦,实现农业机械总值4.86亿元,农业机械总量达13.98万台(件),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居全省较高水平,初步形成农机强县的格局。实施…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中国农机市场的未来发展,有两大"关键词"值得注意。一是深度调整发展"全面农机化"。具体来说,这个全面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全面农机化"包括全领域农机化。农机人应把目光从粮食作物机械化扩大到其他作物机械化的程度发展上,特别是经济类作物,要发展适应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需求为导向的农机技术装备,不断推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新疆各级农机部门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大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农机化市场监管,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质量水平,极大地推动了新疆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中央"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号令指引下,山东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计划",重点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工程和农机合作社建设推进工程,上半年农机化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当前,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也是农机市场的主体。鉴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以及对新型农业机械认知程度不尽相同,要培育完善农机市场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政策扶持体系和引导调控机制。近年来,全国各地都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一些扶持农机化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和措施。去今两年中央又出台了“一号文件”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国人大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将一些成熟的扶持政策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有力地推动了农机市场的建立和农机化的发展。实践证明,采取市场机制与政策扶持引导相结合的办法推进农机化,体现了科学的农机化发  相似文献   

6.
《农机市场》2006,(2):41-41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需求大省,市场广阔,辐射力强。在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构建交流平台十分必要。3届全国农机订货会在省会合肥举办,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功。2006首届安徽农机展览会是安徽省组织的一次专业性强、投入大、宣传广的农机盛会,被列为2006年度安徽省重大农业活动之一。展会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农业和农机化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的实施,扩大农机化对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农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健康发展。本届展览会将重点配合中央、省及地…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山东省各级农机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意见》精神,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扎实苦干,积极进取,各项农机化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十二五”农机化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8.
6月2日襄樊市农机总公司举办1996年夏收机械现场演示会。 本次参演的机械有大、中、小型联合收割机、割晒机、旋耕机、农用运输车等14个机型30多台机械。收割机械及配套动力都是农机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认真筛选而引进推广的品种,有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的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襄樊市市委书记孙楚寅同志观看演示会后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政府要鼓励农民适应农机化发展趋势,各部门都要支持农机部门推广农业机械,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农机部门立足丘陵山区实际,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把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列入丘陵山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要议事日程,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积极破解丘陵山区经济作物机械化这个曾一度制约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提升的"短板",使其走上了发展"快车道",成为继粮食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最大"亮点"。茶园炫目"农机秀"针对丘陵山区土地规模小、种植分散、地块复杂等特点,诸城市进一步加强新型适用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机化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1、新阶段农机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点和历史规律证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带动新的市场消费需求。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一些东南沿海地区、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相继提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而且充分重视农机化工作,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和扶持农民购买农机、提高农机作业水平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调动了各级投资主体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形成了新的市场需求。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将为农业机械化的发…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用工业是增强农业物质装备的重要依托。要加快农机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多功能通用性高效联合收割机及各种专用农机产品。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水稻插秧、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显然,中国的农业要实现现代化,现代农业要获得长足快速发展,装备先进适用技术的农业机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农机市场》2006,(1):41-41
时间:2006年3月30日至4月1日地点:安徽国际展览中心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需求大省,市场广阔,辐射力强。在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构建交流平台十分必要。3届全国农机订货会在省会合肥举办,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功。2006首届安徽农机展览会是安徽省组织的一次专业性强、投入大、宣传广的农机盛会,被列为2006年度安徽省重大农业活动之一。展会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农业和农机化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的实施,扩大农机化对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农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3.
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部农机化司的大力支持下,山东省各级农机部门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积极作为,始终保持了农机化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部委     
《农机市场》2010,(1):59-59
“吉峰农机杯”2009年全国农机化十大新闻揭晓 2009年农机行业热点连连,喜事大事层出不穷。12月30日,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机化导报和四川吉峰农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京联合举行了“吉峰农机杯”2009年全国农机化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经过来自全国农机系统的50余位专家评委的认真投票。  相似文献   

15.
叶青 《农机市场》2010,(6):19-20
农机作为农业生产力的标志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机化发展。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为农机供给侧改革注入“绿色+”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供给侧改革"再度成为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两会"的高频热词。"农机部门要顺时应势,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机化供给侧改革,助推其绿色高效发展。"安徽省宿州市土甬桥区农机局负责人夏晓说。2017年,土甬桥区将从装备、技术、人才、服务等方面,为农机化供给侧改革注入"绿色+"元素,助推农机化发展提质增效。土甬桥区的农机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吉峰农机杯2009年全国农机化十大新闻揭晓2009年农机行业热点连连,喜事大事层出不穷。12月30日,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机化导报和四川吉峰农机连锁股  相似文献   

18.
近三年来,我市的农机化发展呈现冲刺速度,农机化的装备总量剧增,科技含量“升温”,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与农业结构调整不断适应配套,农机化的作用与地位与日俱增,到二00五年止,农机总动力已达到55.44万千瓦,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49.68千瓦,达到了省政府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要求。新机具的发展势头迅猛,农用及四轮运输车已达4725台,稻麦联合收割机1054台,其中性能优越的半喂入式收割机近400台,高速插秧机4台,步进式插秧机至今年止579台,油菜收获、冷藏保鲜、秸杆还田等新机具、新技术纷纷“登台亮相”,农机化事业以自身的旺盛生命力,向广大的农民群众及全社会展示着辉煌的“今天”及灿烂的“明天”。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农机化生产和实现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近年来,农机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但是农机合作社分布不均匀、层次差距大等制约因素影响了农机合作社的快步发展。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农机合作社发展快的地区,大部分都实行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并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对农业劳动力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河南是农业大省,要想使劳动力收入进一步增加,农业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而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首先要提高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