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锡的优秀革命传统是无锡城市精神的基石和源泉,无锡城市精神又是革命传统和时代特质的结晶。新的历史起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在历史传承中弘扬光大无锡城市精神,使城市精神成为我们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弘扬城市精神,这对于无锡实现“一当好、三争创”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南信息苑     
《江南论坛》2001,(11):26-26
本刊参与举办吴文化问题研讨会本刊讯11月9日,由本刊与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无锡日报社等十个单位发起举办的“争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先进城市”研讨会在泰伯陵所在地锡山区鸿声镇举行,来自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60多人参加会议,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龙到会并讲话。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就深入研究发掘吴地文化,打好吴文化牌,提升无锡城市文化品位,使无锡早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发表了不少独到的意见和建议。本刊记者无锡市社科联被评为全国先进社科联本刊讯无锡市社科联近几年来在社会科学的普及、宣传…  相似文献   

3.
无锡作为一个城市建制的历史并不长。按照封建政制的规则,地方州府等距离设置,因而,长期以来,它一直作为中吴要辅常州的诸邑之一。无锡,作为江南文化名城,历史踪迹源远流长,但真正崛起是在晚明清初。近代以来民族工商业的兴起,才使这颗太湖明珠逐渐变得璀璨夺目、熠熠生辉。而为无锡近现代文运奠基的,是清初做了十三年无锡知县的吴兴祚。  相似文献   

4.
郁有满 《江南论坛》2003,(12):45-46
在城市现代化和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过程中,无锡十分需要城市精神的历史传递和培育创新。传递就是要发扬光大历史传承给我们的优秀的城市精神,并递送给未来,培育创新就是要塑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期无锡特大城市的建设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无锡特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巨大而复杂的工程,牵涉很多方面,但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要首先明确21世纪初期无锡城市功能定位,这是无锡建设特大城市的基础和关键。然而,城市功能定位始终与城市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城市的功能定位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为最大的参照系。因此,21世纪初期无锡城市功能定位必须以国际、国内大环境为前提,这也是无锡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这一背景,无锡特大城市建设水平和层次是不可能高的。从国内…  相似文献   

6.
娄子丹 《江南论坛》2012,(12):33-35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根脉,是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是打造魅力无锡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今天,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促进魅力无锡建设,已成为一个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笔者近日到浙江绍兴调研,就学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绍兴模式”,开发利用无锡历史文化资源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7.
谈学明 《江南论坛》2004,(1):15-16,35
上海申博成功以来,如何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及早筹划,联动发展,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新一轮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之一。无锡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当前,全市正把争创江苏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作为新一轮发展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工作要求,无锡必须把主动依托世博、接轨上  相似文献   

8.
张建光 《发展研究》1997,(10):29-31
一、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争创全国一流旅游城市 武夷山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有“奇秀甲于东南”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厚泽的历史文化,还有与风景区珠联璧合的国家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也已初具规模。1996年城村古汉城遗址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相似文献   

9.
一、围绕国家产业政策 ,依托自身优势谋划项目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依托这一优势 ,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以及鼓励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机遇 ,重点谋划了一批城建、旅游、高科技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突出正定特点的项目 ,广泛进行招商引资 ,取得明显效果。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 ,重点谋划了中心绿地广场和文化广场 ,成德街、镇远路、梅山路等道路工程 ,停车场、公厕、城内 6个小商品市场 ,以及燕园住宅小区、城市水厂、城市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城市基础…  相似文献   

10.
蒋亚辉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36-241,249
教育是广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商贸中心的重要抓手。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将为广州教育优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广州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为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广州市已初步建构起基本适应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教育现实需求的、与世界文化名城相匹配的现代教育体系。广州教育传承了文化名城的历史文脉,保持了城市文化的稳定和延续;具备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塑造着文化名城的精神品格、发挥着名城的文化辐射功能,促进了城市文化进一步向前发展。与国内外的其他世界文化名城相比,广州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当前,广州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确保教育与城市协同发展、加强创意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发展市民终身教育体系。惟其如此,教育才能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为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近日,《无锡运河丛书》编纂启动仪式举行,邀请国内历史、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出席参与研讨,并聘请一批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为丛书编纂提供智慧支持. 运河孕育了无锡的文化特质,承载了无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她塑造了无锡的城市格局,勾勒出无锡老城"龟背城"的空间形态,刻画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千里...  相似文献   

12.
《江南论坛》2014,(10):I0002-I0003
常熟是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首批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并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相似文献   

13.
《经济地理》2012,32(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尺度对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分布差异和发展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在微观的市县级范围内,县级及以下名城的分布相对分散,地级及以上名城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县市相对集中;在中观的省域范围内,1982年以来的一、二、三批名城在省域覆盖范围内具有较为明显的东南部、北部、中西部重心格局演变的特征;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上总体表现为由东到西数量递减的非均衡分布特征,时空演变总体表现为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由中心城市、中部城市向边缘城市、地域特色城市,由直辖城市、省会城市向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甚至城市的一个行政区扩展的特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发展在考虑各尺度区域范围内的等级差异和不均衡分布的基础上走向了科学化、细致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及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浩  金凤君  王姣娥 《经济地理》2012,(4):55-61,66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尺度对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分布差异和发展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在微观的市县级范围内,县级及以下名城的分布相对分散,地级及以上名城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县市相对集中;在中观的省域范围内,1982年以来的一、二、三批名城在省域覆盖范围内具有较为明显的东南部、北部、中西部重心格局演变的特征;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上总体表现为由东到西数量递减的非均衡分布特征,时空演变总体表现为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由中心城市、中部城市向边缘城市、地域特色城市,由直辖城市、省会城市向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甚至城市的一个行政区扩展的特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发展在考虑各尺度区域范围内的等级差异和不均衡分布的基础上走向了科学化、细致化。  相似文献   

15.
锡通两地,人缘相近、地域相连、经济相融、文脉相通.长期以来,两地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与对接,合作交流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无锡市与南通市战略合作框架背景 (一)无锡百年工商文化历史悠久,人均GDP全国第二 无锡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历史可追溯到 3000 多年前的商朝末年.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窑码头、米码头"五码头之称".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2020年,无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2370亿元,继续稳居GDP"万亿俱乐部".被誉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  相似文献   

16.
禾子 《江南论坛》2004,(9):50-50
经过一年多全市几百万人民的讨论和评选,日前从无锡市委常委会传来消息:无锡城市精神表述用语确定为“尚德务实、和谐奋进”。城市精神大讨论从一开始就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而讨论的过程更是一个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过程。表述用语的诞生标志着城市精神大讨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意味着太湖之滨的无锡人民.将继续传承千年无锡尚德、务实的优良品质,在争创全省“两个率先”的进程中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郑州历史悠久,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是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和著名商埠,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央领导同志对江苏提出了“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作为江苏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无锡,提出了争创江苏“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目标。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具备相当的优势和支撑条件,其中区位条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按照无锡的发展规划,对未来城市定位的描述是“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在中心城市新一轮的竞争中,无锡的交通枢纽功能是否完善,是关系到无锡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的重大问题,有必要加以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一、无锡交通“枢纽”的现实评价 公路:辖区内已建成的沪宁、锡澄高速公路、江  相似文献   

19.
《广东经济》2013,(10):68-70
2013年8月2日,为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加快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决定联合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在目前已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22个城市中,先行支持建设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20.
从1982年始,国务院分三批将我国的99个城市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只有不到100个历史文化名城,应该说是偏少了。然而,真正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那就更少了。在中国,关心历史文化名城命运的人都知道: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96年以前,没有将一座中国城市列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直到1997年才看中了云南的丽江、山西的平遥。这或许对中国有点苛刻,但仔细一想,那些被列进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如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历史区、叙利亚大马士革古城、耶路撒冷旧城、埃及底比斯古城等,哪个不代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