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慢慢走入人们的视野——股权众筹。由于股权众筹这一方式的独特性,它迅速发展成小微企业的一种主要融资方式。但这种方式在给融资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尤其在投资者权益保护这一问题上。投资者权益保护一直是股权众筹过程中重点问题,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制度进行监管,但由于制度不够完善、法律规范不健全、管理不到位、资金监管力度不够等因素导致投资者权益仍得不到足够的保护。文章针对我国股权众筹中的投资者权益保护这一问题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金融领域在近些年有了很大的变革,融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由于其特有的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参与众筹项目的主体在逐年增加。本文在对众筹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选取股权众筹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股权众筹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以期能够发现我国股权众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国股权众筹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众筹方式不断在社会经济中被广泛运用,股权众筹法律监管问题已成为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新挑战。股权众筹从产生就一直面临着界限模糊的发展困境。明确股权众筹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基本含义和种类是完善股权众筹监管的前提。目前我国股权众筹法律监管制度并不完善,需要构建科学可行的股权众筹监管制度,确保其监管内容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的发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这个行业在我国开始了大力发展的模式。互联网股权众筹是指通过网络用股份作为回馈来募集资金的新经济模式。虽然互联网股权众筹的发展现状不错,但其仍然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瓶颈。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股权众筹的发展现状与瓶颈进行分析,得出一套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该行业发展的良性发展对策,以期使整个产业链更加高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商》2015,(12):236-237
作为私募股权的重要方式,股权众筹已成为创业企业采用最多融资方式之一,因我国股权众筹法律金融制度规范起步较晚,尚未完善,股权众筹活动长期游走于政策和法律的边缘,很容易变性为"非法集资"。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布,标志着股权众筹正在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其法律风险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股权众筹的实质是"证券众筹"而非单纯的股权众筹,具有投资性和高风险性,应当纳入《证券法》的规制范畴,欲使实质意义上的股权众筹合法化并持续发展,同时兼顾投资者权益保护,《证券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配置其前置性规则:扩大"证券"的范围;引入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小额发行豁免;明确股权众筹平台的法律地位;建立投资者资金第三方托管制度。  相似文献   

7.
股权众筹是近年来的新兴融资方式,其出现在促进资金互通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但其也存在相关的监管和法律难题。文章将介绍股权众筹的基础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情况,分析其存在的相关法律和会计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致富天地》2015,(1):24
众筹(crowdfunding),是一个来源于国外的概念,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一个众筹项目,一般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等要素构成。众筹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利用互联网和SNS(社会性网络服务)传播的特性,让项目发起者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2014年,众筹概念被引入我国的农业生产领域,革新了原有的农业生产流程。通过众筹平台,消费者提供资金,农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有关法律规范将股权众筹划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类,过去所称的"股权众筹",现专指"公募股权众筹",需经审批后持有牌照经营,过去所称的"私募股权众筹"被修改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众筹",受现有法律框架的规制,这一划分不仅曲解了股权众筹的真实含义和法律性质,而且无法解决"互联网公开性"与"非公开股权众筹"的矛盾关系,导致实践中的困惑。经分析股权众筹的发行方式和发行对象,笔者认为,股权众筹的法律性质为公募行为,建议我国建立"股权众筹小额豁免制度"以及"股权众筹合格投资者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8)
本文通过新三板和股权众筹目前的发展状态,针对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三板+股权众筹的模式,以此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对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问题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171-172
股权众筹是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新型融资渠道,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融资模式的高成本和复杂性,减少融资成本,也有利于投资者利用闲散资金参与投资。为了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互联网金融的合格投资者制度,但缺乏详细的制度内容。针对股权众筹的"公开、小额、大众"属性,从合格投资者的标准与认定以及建立合理完善的监管模式出发构建股权众筹合格投资者制度。  相似文献   

12.
股权众筹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于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股权众筹为其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但是对于初创企业以及中小企业而言,在进行股权众筹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导致其通过该渠道募集资金受到限制,制约发展。本文通过对这些困境的分析,寻找突破这些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股权众筹作为新兴融资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投融资方式,而是真正为小微企业带来经济帮助。同时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创新发展,虽然如今乱象频生,但仍为众筹增加了不少活力,让创业者得到实惠。本文阐述我国股权众筹融资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局限性并分析了股权众筹融资的基本组成及运行模式,最后提出股权众筹融资的发展建议和未来发展思考。文章首先对股权众筹进行概述,介绍了其具体的概念、分类和参与主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股权众筹的运行模式,进而对于我国股权众筹发展面临的难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其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和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商》2015,(33)
近来随着政府对股权众筹的逐渐认可,股权众筹在国内将迎来爆发式地增长。现阶段国内股权众筹仍然面临着各种瓶颈,本文梳理了国内股权众筹所面临的瓶颈,并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2015,(11)
众筹(crowdfunding)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一种随着互联网技术而兴起的新型融资模式,分为债权型众筹、股权型众筹、回报型众筹和捐献型众筹四类,其中股权众筹在欧美国家已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并建立了完备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众筹模式的出现给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带来了便利,但由于众筹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众筹等法律规制体系的不完善,众筹运行中面临了很多法律风险。本文主要围绕股权众筹展开,分析股权众筹的概念、特征、法律风险及对进行立法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4)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股权众筹作为互联网融资的一种新形式,在我国发展迅速,互联网众筹融资具有传统融资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具有融资时间快、范围广的特点,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新的思路,一时间,各界人士对股权众筹这一创新融资模式展开了讨论,大家对股权众筹看法不一。随着股权众筹的扩大化,参与者的增多,股权众筹引发的纠纷不断发生,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护,我们应认真考虑这一问题,而不是盲目的大众化推广。  相似文献   

17.
董晋露 《商》2014,(52):221-221
众筹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或平台,出于营利或者非营利的目的,小额投资或者捐资于个人或公司等特定项目的新型融资模式.其既便利了小型企业的资本筹集,又有利于中小投资者实现投资多样化.但同时,众筹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巨大的发展前景与引发的众多法律问题相伴而生,尤其是股权众筹,在项目类型、筹资金额、目标人数和投资模式上,各个众筹平台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无疑增加了潜在的法律风险.本文就目前众筹平台上各个股权众筹的项目入手,揭示股权众筹的现状,并对其的缺陷和漏洞,提出必要地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股权众筹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的股权融资活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服务,是传统投资领域的延伸.这一新型的融资活动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也是金融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当前我国股权众筹规模与种类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法律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与征信系统存在较大漏洞,使得发起股权众筹企业"跑路"现象时有发生,为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相对而言,国外拥有完善的股权众筹监管制度与监管举措,我国可通过借鉴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进一步细化股权众筹监管法律制度与相应的监管策略,以此推动股权众筹业务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商》2015,(36):228-229
众筹于2009年在国外兴起,2011年开始进入中国,2013年国内诞生第一例股权众筹案例,2014年国内出现第一个有担保的股权众筹项目,2014年5月明确证监会对众筹的监管,并出台监管意见稿,2014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2015年7月,央行会同有关部委牵头、起草、制定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基本法",对股权众筹做了相关规定。股权众筹在国内处于风口,而我国现行法律对股权众筹的规定较少,且有些条文意义不明确甚至存在矛盾之处,我们有必要对现行关于股权众筹的法律规定进行梳理,为进一步规范股权众筹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众筹     
王孟 《市场周刊》2014,(7):46-49
众筹的运作方式是:由发起人(筹资者)、支持者(投资者)、中介机构(众筹平台)构成,由发起人在众筹平台公布自己的项目创业计划。投资人认同后进行投资,待项目完成后,发起人以实物、现金、股权予投资人以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