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信用是个古老而新鲜的词语,特别是近几年,充斥于各类传媒,并且围绕着信用两字出现诸多搭配的新的词语,如“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工程”、“信用工具”、“信用经济学”、“信用缺失”等,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或不同理论出发,如从经济、制度理论、企业管理、人性论等,对信用的危害和信用的构建等作了论述。本文从系统论出发,在论述信用的基本内涵、信用现状的基础上,以企业为主体,从外到内探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思维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信用是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本”。目前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比较严重,仅从企业应收账款看,2004年1~10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21969亿元,同比增长18.2%,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在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发育度更低,企业建立和维持信誉的动力普遍不足,做“一锤子买卖”的现象比比皆是,信用缺失问题更为突出。另外,西部地区某些政府的信用,也因政策朝令夕改的随意行政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相互推诿的行政不作为现象而丢分,西部地区信用文化的再造和信用制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石,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存在政府的“主观”言行与社会的“客观”评价不和谐的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政府信用失范的负面影响。政府信用失范影响恶劣,将会严重影响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和信誉,导致整个社会信用的缺失。本文从研究政府信用失范着手,揭示社会上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并针对失范表现,提出建设政府信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人无信不立,市无信则乱”,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信用经济,公民的个人信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已成为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随着我国信用消费的迅速发展,个人信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用的好坏育接影响着社会交易的安伞,然而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信用的缺失是非常严重的。为了发展信崩经济,促进消费和经济的发展,保汪交易安全,我同正积极倡导并推动信用制度的建设,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即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而如何协调个人信用征信中的信用公开与公民隐私权、信用权的关系,则是理论和屯法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现在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可能已经不大知道这样一名词———“晨昏鞋”,但是,对于年龄稍长的人来说,20世纪80年代那种早晨穿上、下午就坏了的温州鞋可谓声名狼藉,不仅被全国各大百货商场拒之门外,也给消费者留下“温州东西不能买,温州人不能相信”的印象,温州的信用形象因之一落千丈。信用缺失是当前困扰我国经济良性运行的一大难题。探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制度,是政府、企业、学术界和广大消费者都关心的问题。日前,出席“信用经济与温州民企发展研讨会”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在京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信用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信用缺失亟待建立体系
  “信用缺失是全社会的通病,很多人没能理解什么叫做信用。”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季如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房地产作为支柱行业,它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刘常荣 《财会月刊》2008,(12):55-57
本文在介绍金融风暴起因于次贷危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金融监管缺失、信用“透支”等金融风暴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从资本市场的建设、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等方面,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诚实守信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基本要求。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无信则市不立,无法则信不灵。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上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必须遵守和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而当前,社会上信用缺失行为盛行,假冒伪劣商品、走私、骗税、赖账、质量欺诈、商标侵权、拖欠货款、逃废债务屡见不鲜,诚信缺失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也是入世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诚实守信是企业立业之道,兴业之本。同仁堂老…  相似文献   

9.
徐蕾 《中外企业家》2011,(10):30-35
信用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备受瞩目的研究焦点。作为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的政府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失信现象,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转型社会而言,当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信用体系中的互利思想还没有深入到公众的思想意识中时,容易导致在制度变迁中出现信用转型“真空”。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信用现状分析,剖析信用缺失的原因,寻求重建和提高政府信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财政信用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全国各地财政信托投资机构已成为我国信托业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市场经济适当开展财政信用”,更充分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办好信托投资机构,继续发展地方财政信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信用的经济,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一切经济活动服从于计划安排,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由政府信用来支撑,市场意义上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基本不存在。在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信用意识的淡漠、信用体系的脆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社会和经济领域的信用危机,并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比较突出,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对于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社会,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剑  武敬 《中国审计》2005,(6):26-2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运转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但近年来,我国金融环境中信用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金融业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状况的集中反映点以及经济发展中矛盾和风险的反映点。因此,金融信用环境的恶化在严重影响金融业的同时,也直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快速发展,重建金融信用环境,整治金融秩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本文对金融信用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根源之一,是经济活动中信用程度低。信用的缺失造成了整个社会资源使用效率的低下,扰乱了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损害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成熟,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但同时又是信用经济,人与人之间良好的诚信关系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石。而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标本兼治的一项基础工作。一、加强德治与法治,确保社会信用体系的有力推进1、注重道德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从社会伦…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都离不开信誉的基本保证。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制度。”“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当前世界经济已经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尽快提高我国全民信誉意识,建立和完善信誉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然而,一些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放弃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无视信誉的原则,大肆进行欺诈性质的经营活动,致使信用与信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信誉缺失现象,已引起了…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现代经济所必备的国民信用体系并没有建立。信用的缺失却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据CCTV.com网友网上投票评选“2002年度百姓最关注的十大法治说法”,涉及市场经济信用问题就有三个:“消费者遭遇购房欺诈,法院判决双倍赔偿”得11209票,“造假大案纷纷查处,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仍任重道远”得9887票,“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纳税成为公众关注热点”得9467票,这充分说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信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快构建我国信用体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总会计师》2005,(9):13-1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信用研究中心主任陈新年指出,我国在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信用缺失情况较为严重,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迫的眉睫。  相似文献   

18.
从深圳原野、琼民源舞弊案发生到蓝田股份、红光实业等企业造假上市及曾被誉为“中国第一蓝筹股”“第一大牛股”的银广夏作假被暴光,严重打击了我国脆弱的资本市场和监管体系;在美国,“双安”事件刚刚结束,接踵而至的是世通、施乐等一批世界知名大公司的一系列会计丑闻的暴光,还有“安然事件”的发生,号称“法制最完备、监管最完善”的美国接二连三地发生会计造假事件,使得会计的公信力和独立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由此可见,会计信用的缺失已严重干扰了经济的发展,重建会计信用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一、城信缺失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 (一)信用意识普遍缺乏,社会道德秩序失衡 由于中国近代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信用经济发育较晚,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建国后又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社会信用观念十分淡薄。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社会生活的经济基础和道德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个人,都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加上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社会上信用缺失行为盛行,会计服务人员缺少自我约束。忽视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匮乏.信用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宝鸣 《现代企业》2002,(12):25-26
一个时期以来 ,社会信用缺失现象十分严重 ,破坏了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 ,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严重影响了金融的健康发展。为此 ,必须对信用缺失“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信用缺失症”的症状表现1、赖帐逃债。恶意拖欠、逃废金融债务是当前信用缺失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 :一是赖帐不还。借债还钱 ,天经地义 ,但有的为逃避扣款采取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重复抵押等手段 ,套贷骗贷 ,长期拖欠 ;有的把贷款当成政府的救济款 ,只借不还 ;有的相互攀比 ,别人不还自己也不还 ,不赖白不赖 ,信奉“还贷吃亏” ;有的不以拖欠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