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三农”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中,资金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从最近对吉林省农村金融的调查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的资金支持正在减弱。这在“振兴东北”、“支持三农”的大背景下,是值得关注并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2000年末至2004年3月末吉林省农村金融机构相关数据为样本,以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范围,讨论吉林省农村金融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广西河池市为例,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和统计图表法对辖区内不同时期的农村金融服务“三农”效率进行分析,得到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理念、信贷支持状况、服务手段和资金投向等因素是影响农村金融服务“三农”效率的主要因素,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三农”效率应当主要从以下方面人手:农村金融机构将追逐利润的商业化经营与服务“三农”的双重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打破农村金融独家垄断格局;推进农村信用建设;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加快农村金融体制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3.
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金融支持“三农”的资金回流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金融有效支持“三农”的新体系。培育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提高金融支持“三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长期困绕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当今我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农村资金供求失衡,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综述农村金融理论发展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金融失衡现状,即总量失衡、结构失衡、区域性失衡和制度失衡,挖掘了农村金融失衡的内在机理,即产权制度不健全、金融主体激励不足、制度安排不合理、政策性误区仍然较为明显等.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当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三农”的资金配置、金融服务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矛盾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四平市“三农”金融服务现状的调查,努力探索一条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金融的抑制特征还比较明显,不发达的农村金融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整体优化。这不仅降低了农村资金的配置效率,也表现在农村金融变革与“三农”问题解决的种种矛盾与不协调。从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系统地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及其负效应,从农村金融深化与产业扩张互动角度探讨化解“三农”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海南省三亚市农村金融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金融供求状况进行了分析后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正规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户和涉农企业的资金需求满足率较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三农”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弱化的趋势。针对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矛盾,本文提出了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所有制结构单一、体制僵化、资金运行效率低下、支农扶农的力度不够等问题,无法适应“三农”发展的需要。因此,重构农村金融体制,为新农村建设建立长效的资金支持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三农”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如何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足够资金等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结合东方市的现状,对目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改革:在探索中积极推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又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这个栏目报道的主要内容。本栏目着力研究“三农”新情况,解决“三农”新问题,促进“三农”新发展,关注农村金融改革,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资金紧张,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加大对“三农”资金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为研究探索当前邮政储蓄资金加速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措施,增加对农村资金投入的有效途径,缓解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资金紧张状况,我们以永吉县邮政储蓄为例进行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三农”领域的主要特征是农村劳动力绝对规模下降、工资性收入在家庭收入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提高、农村资金持续外流、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上升、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大等.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拓宽“三农”收入来源渠道,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引导多种类型经济主体进入“三农”领域.可以采取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机制、分享农产品产业链增值收益、扩大农村贷款担保品和抵押品范围、扩大政策性保险范围、建立与多层次农村融资需求对接的农村金融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努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促进“三农”经济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2004年,人民银行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引导金融机构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持续加大时”三农”经济的信贷投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辖区”三农”经济发展现状,通过货币信贷政策对区域农业产业化、农民融资状况及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政策效应分析,客观反映货币政策在促进”三农”经济发展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就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服务于“三农”。农发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收购资金封闭运行。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农发行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亟待解决。但农发行的职能如何定位,如何支持“三农”、服务“三农”、发挥其应有作用等问题,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本试就农发行今后职能如何定位这一实际问题,谈谈笔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促使城乡资金流动比例失衡的现象日益突出,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弱化了其支持“三农”的积极性,强化了农村金融抑制,不利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本文基于金融渠道的视角下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加大对枉村金融机构投入和支持力度以及完善利率覆盖风险机制和农村资金回流机制、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构筑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对策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月兰 《新疆金融》2008,(12):45-47
“三农”问题的解决,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资金供给不足、缺少与金融服务相配套的担保及保险机制、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等。当前,如何结合昌吉州的实际情况,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农村金融需求变化和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环境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在“需求”和“环境”两个变化中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寻求并加快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建设,满足“三农”对资金和服务的多样化的要求,同时也结合自身特点实现传统利润点的转变,达成双赢.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机构振兴“三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经济金融现状,发现和解决农村金融在支持“三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指出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障碍,并提出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机制改革,发展农村商业性金融,健全农业保险机制,构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三农”问题仍然是改革的关键,党中央站在战略高度确定以“三农”问题作为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审议通过了有关农村改革发展的相关决定,并明确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只有发展和改革农村金融,才能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加快农村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西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已成为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要发展,提高农业吸约资金的能力和农业资金的公用效率是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领域普通存在者金融抑制现象,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为此,充分研究“三农”发展的特点,分析农村金融的需求,从制度投计和业务开展上提高对农村金融的供给,加大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是金融业西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