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朦胧诗派在本质上是走着一条西方的诗歌实践道路,一条回归语言本质、追寻诗歌源头的道路。由于朦胧诗派引发的诗歌回归浪潮,一时各种诗歌流派此起彼伏,这种长期压抑后爆发出的放纵是诗歌和语言解放的必然,只是因之导致了当代诗歌价值评价坐标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胡珀 《魅力中国》2009,(15):96-96
穆旦的诗歌常表现三个基本的主题之一残缺的我是最具现代意味的。它来自写于1940年的《我》,传达了现代社会个体命运的残缺及孤独本性。本文试通过对其中我的内涵,意象选取,对当下看法,思想情感表达等四方面与浪漫主义诗歌的比较分析,一窥由两种不同思潮引导下的诗歌的区别联系。  相似文献   

3.
诗歌创作的顶峰是追求诗歌的意境,而如何在古代诗歌的英译中体现或再创造与原诗歌相同或相似的意境,使异国的读者能够感受原诗的意境美和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文化上的认同,进而达到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欣赏,传播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古代诗歌英译中最为困难的部分.译者应深刻领悟原文的内容和韵味,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表达原作的意境,再现原作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4.
格里塔·斯托达特是一位很有特点的女作家.其诗歌具有悲伤迷人的怀旧情结,同时兼具忧郁理性的特质,这使得格里塔在作品创作中很少放纵自己的情感.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将女性所具有的细心谨慎发挥得淋漓尽致,她的诗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本文将其生平背景与创作风格,从其诗作《连衣裙》对其诗风作的简要欣赏,体会其创作意境.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的艺术性使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姻成为必然,诗歌作为文学的精髓,要求其译作具有美感,汉语古诗词的诸多特性更使得翻译美学成为指导其英译实践的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该文针时阅读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指出从文章的思路结构入手,重在对作者深层意识的捕捉。  相似文献   

7.
民族民间文学是各民族特点的再现,土家族民间文学是反映土家族人民生活、生产和斗争的情况,是土家族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土家族民间文学的特点体现着武陵山区土家人的社会生活形态的独特的发展和变化。也表现了土家人爱憎分明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被边缘化明显,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他们都不能真正融入.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是解决公民平等权缺失的问题.社会要倾听新生代农民工诉求,创新思路落实和解决其平等权和社会保障问题,促进新生代农民向市民化转变,为强力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的生存样式,语言是思维的界限,那么,中国古代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色?语言的这种特色造就了中国哲学的哪些特征?中国古代言与意之间的关系,二者的矛盾是如何得到解答的?这种解答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从中国语言的象形文字入手,中国哲学具有了形象与身体思维、重情与理、重视体悟的特点,中国的语言所形成的中国哲学的特点正好从象的方面解决了西方分析哲学中所面临的言与意的难题,从而使得中国的古典哲学具有了浓厚的美学色彩,为二者的相通开启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费耕 《中国西部》2011,(23):64-70
孩子的鲜血,融响生命教育謦钟 最近,两起与孩子生命有关的事件传遍了全国,令每一个国人揪心。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年仅两岁的小悦悦,被两辆车反复碾过后经全力抢救无效,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1.
胡宏 《中国西部》2012,(19):1-1
还清晰地记得20年前《中国青年报》发表我的拙作《我是年青的拉纤夫》里的句子:我从青藏高原走来酥油茶和格桑花是我的路条  相似文献   

12.
近来,理财产品纠纷频起,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产生了种种质疑,产品波及面也在不断扩大,从结构性理财产品到银行QDII,再到银行和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的产品,均被曝出亏损。市场各方开始掀起一股对银行“零收益”、“负收益”理财产品的讨伐风暴,理财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如何看待理财产品信任危机?银行理财信任危机产生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为此,本刊邀请了几位专家学者,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银行理财业务的改进之道,探寻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3.
邹晓蕾 《魅力中国》2010,(15):110-110
有人称梁漱溟先生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然其本人却愿以“佛家”自居。事实上“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正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使命。他的这种儒佛共融的思想是在直面人生实践的时候寻求“方便”的态度转化,体现了他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心和济世救民的情怀。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的书籍在正文之前往往有一段文字,说明写书的经过和旨趣,称为"序",古代的书籍也有"序",或写作"叙",亦称"序传",它是提携纲领的意思。作为古代文献体例的一种形式,序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此将以《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文心雕龙·序志》为例,简约说明一下古代文献中"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失业人数的大量增加,求职人数增多而职位减少,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们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00万,加上近两年毕业生中还仍未就业的人数,这样,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将高达千万人。  相似文献   

16.
樊思 《魅力中国》2011,(20):272-272,307
明末遗民在中国遗民群体中占重要分量,其心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遗民群体中提取个人进行分析,探求其于明亡后的心态与选择,以期求窥一斑知全豹。本文以张岱为研究对象,从其和《贫士》诗入手,截取此时点,一探其心境与选择,从诗中分析他于明亡后“存身”的悲痛心态以及“心之重生”的选择,并探究了其悲痛与振作的原因,以及这种悲痛与自振交织的矛盾心态,亦能一鉴其诗不可忽视的“心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唐代西州和沙州绿洲农业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修建完备的水利灌溉系统,制定严格的灌溉用水制度,设立完善的水利管理机制。灌溉中既体现了《水部式》"依次取用"和"务使均普"的总原则,又保持地方用水的独特性,在灌溉中始终遵循"自下始"的原则。按照"以水定地""以地定役"的原则,建立灌溉设施日常维护机制。西州和沙州绿洲农业的灌溉受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制约,更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灌溉管理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2013,(19):54-57
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不少媒体打出“今天,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标题,申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农产品、加工品、回收利用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根源究竟在哪里?本刊记者选取了西部的一个农业县城,采访了相关职能部门、食品加工企业及普通百姓,多角度探究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将开始实施。这部法律的颁布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关系到13亿人口的切身利益,对于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持中国经济活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