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核算、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审计后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甚至做出错误判断,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性。近年来,在一些单位和部门发生的一系列严重违纪、违规事件揭示了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因此,加强审计风险控制和管理,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成为审计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2.
在地方城镇化建设水平提高以及我国审计制度创新环境下,政府原有的民生审计以及财务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新经济环境要求政府审计部门的民生审计趋向于多元化、全覆盖以及风险防范。民生审计将民生项目部门发展战略、民生业务经营策略、公共资金预算编制、国有资本运营计划和审计监督管理机制相结合,从而能够统筹、监督民生项目部门的财务控制工作、推进民生项目部门达成民生服务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风险统筹型民生审计机制的主要内容,其次从财政资金收支管理以及公共资金使用风险两方面剖析了风险统筹型民生审计机制对于民生项目部门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最后提出顶层设计下政府审计部门构建风险统筹型民生审计机制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审计月刊》2010,(8):63-63
近日,宜昌市审计局在对市直某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时,将审计实质性测试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调查和审计风险测试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内部控制调查和测评,不仅合理评估并有效防范了审计风险,而且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韩俊峰 《会计之友》2007,(6Z):45-46
本文从内部审计质量组织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控制方法,以使审计部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5.
近年IT风险事件频发,给企业经营和企业声誉带来巨大影响。IT风险控制受到学术界、IT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IT风险中可用性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描述,从内部审计角度,分析IT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及内部审计应尽的责任。笔者认为,加强审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职能上的融合,促进安全、业务等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近些年来,由于个别地区和审计部门对发生审计风险认识评估不足,防范措施不力,审计诉讼案件不断增加,严重地影响了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效地防范和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笔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就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问题做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主要类型 1 潜在风险。此类审计风险是指假定部门、单位内部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时,出现某一财务收支或资产等有关经济活动,客观上处于无任何内控管理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又未防范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8.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印发了《业务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和体系》。对内部风险控制的体系建设、运作基础、程序、组织管理以及检查监督、考核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使内部风险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这一制度体系的出台.进一步体现了内部风险控制在央行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为内部审计部门将各项业务风险控制纳入审计视野.为有效的控制自身审计风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金融审计在中小银行风险防范和化解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围绕审计风险识别与评估、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和监督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策略,包括制定全面的审计计划、识别各类风险类型、评估其对银行的影响、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框架、强化内部审计角色、合规性审计、解决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及时通报审计结果、健全风险管理督导体系以及加强监管部门与审计部门的沟通。希望这些实施策略可以为中小银行提供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支持,确保企业业务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析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是内部审计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树立审计权威、赢得领导信任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审计质量,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的长期任务。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必须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慧清 《会计之友》2008,(30):47-48
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而且还需要审计部门从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在审计准备、实施和报告阶段采取各种风险管理和防范对策,以减少审计风险,避免风险损失。同时在满足以上条件外,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素质也是有效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如何有效控制与防范内部审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而且还需要审计部门从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在审计准备、实施和报告阶段采取各种风险管理和防范对策,以减少审计风险,避免风险损失。同时在满足以上条件外,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素质也是有效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主要以财务审计和事后审计为主.审计的落脚点常常放在政策法规程序的符合性。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是从财务岗位转入内部审计部门.受专业背景的限制,医院的内部审计习惯于就事论事,不能从医院管理角度揭示医院经营的内在风险。笔者拟从深入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推动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及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四个方面阐述深化医院内部审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内审天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审计风险成为内部审计部门无法回避的话题。如何规避审计风险,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已逐渐引起各级审计部门的重视。本文拟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除了一般审计风险的特征外,还具有风险因素更为复杂、风险程度更高、风险危害及其风险控制难度更大的特征。从审计机构和人员不能控制的外部因素、审计机构和人员自身的因素以及审计技术方法因素等三个方面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均有其明显的特殊性。从根本上防范与控制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法规与准则;优化企业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充实审计队伍;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风险意识;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对审计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做好审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审计资源,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审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进行审计就可能存在审计风险,它是不可以消除的,但通过提高审计质量,审计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降低的。财政审计也毫无例外地存在审计风险这个问题。由于财政审计是对一级政府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监督,财税部门属宏观调控部门,层次较高,资金收支数额较大,流向面广,审计风险相对来说更大。产生财政审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审计环境、方法、手段等客观原因,也有审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风险意识、审计质量内控制度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当然,规避审计风险的措施也应是多方面的。下面结合财政…  相似文献   

17.
集中采购为基层央行各项职责的履行提供物质保障,正确揭示有关风险,加强集中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采购资金使用效益,降低基层央行履职成本。基层央行内审部门以风险的视角重构审计过程,为传统集中采购审计赋予管理效益审计的新内涵,对内部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内部审计角度阐述基层央行集中采购工作的关键风险点以及相应的审计要点。  相似文献   

18.
魏建善 《审计月刊》2007,(10):24-25
审计模式顺应现代高风险社会的迫切需要,已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研究审计风险、控制审行风险已被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部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本文以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为主,试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特征、类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审计风险的控制,是各级审计部门管理的核心,也是审计理论届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人通过对企业审计风险防范措施的探讨,尽量为审计组织和审计工作人员减少审计风险,降低其所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审计责任往往是伴随审计风险而产生的。审计风险一般是指审计部门和有关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由于重大的审计误差,导致有关审计意见、结论或评价出现错误的可能性,而审计部门和人员对所发表的审计意见、结论或评价要承担的责任即为审计责任。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受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方法程序、审计环境、审计项目本身等因素的制约,决定了审计风险的客观性,由此会形成内部审计责任,内审人员虽然不能完全消除审计责任,但是可以通过努力,控制审计风险,达到减轻审计责任的目的,特别是减轻或避免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