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上市融资可以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同时还能不断促进民营企业知名度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民营企业上市融资还是需要大量融资成本的,并且还会存在一些风险。所以,民营企业如果计划上市,还是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出最终的决定。文章主要讨论的重点就是有关于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利弊分析。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利弊分析——以东莞民营企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成晓  丁燕丽 《特区经济》2009,242(3):148-149
本文将在分析东莞市民营企业上市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利弊,并对民营企业选择上市融资提出意见和建议。准备上市的东莞民营企业家应该在衡量利弊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是否上市的决策。  相似文献   

3.
企业研发投入作为技术进步的原始动力,对一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借助2010~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披露的数据,对企业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影响,以及企业研发投入资金的融资渠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民营企业与上市国有企业研发资金的融资渠道主要区别在于外部融资的不同,上市民营企业研发资金的外部融资渠道主要为商业信用和股权融资;上市国有企业研发资金的外部融资渠道主要为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相比于上市国有企业,上市民营企业存在严重的融资约束,并对自身研发投入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是我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重要地点,其后市表现好坏影响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对2004~2010年间赴新加坡上市的民营企业财务数据研究发现,上市后民营企业获取了有效的融资,其他经营表现与上市前没有显著差异;对股价数据的研究发现,民营企业股在新加坡的股价反应稍弱于国内,但总体差异并不显著。据此分析得出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赴新加坡上市后市表现符合企业需求,可以成为国内上市的良好替代。  相似文献   

5.
何杨 《民营视界》2007,(2):28-29
近年来,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浪潮中,境外上市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选择到香港、纽约、伦敦等资本市场,通过境外IPO(首次公开募集)、红筹股、买壳上市、造壳上市等方式实现境外融资。据统计,截至2005年12月,在香港上市的境外非国有企业有125家,到2006年3月,国内已有270多家民营企业通过红筹股方式实现海外上市。  相似文献   

6.
<正> 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包括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其中直接融资有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和战略投资者两种私募渠道,及国内A股IPO上市融资、国内A股借壳上市、民营企业直接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热”下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下半年以来,武汉、西安、浙江、福建等地的民营企业纷纷表现出对海外上市的热情,引发新一轮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热潮。民企争相海外上市的原因何在?首先,主板市场的“国板化”倾向。长期以来,我国主板市场一直主要为国有大型企业服务。民营企业由于规模或者企业性质的原因,要在国内主板市场上市几乎不可能。其次,二板市场的遥遥无期。学术界一直呼吁尽快推出为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服务的创业板市场。在西方许多国家,创业板市场作为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场所,确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融资难的问题。于是我国的许多学者也从西方国家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温州民营企业筹资方式从原来的家庭集资、银行贷款为主,逐渐开始尝试通过证券市场融资。文章通过探讨温州民营企业筹资方式的转变,指出其上市融资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一直得到快速发展,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融资难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众多民营企业迫于国内融资难,随着其对海外资本市场了解增多,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把目光瞄向了资本市场。本文对拟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的企业在选择上市方案、上市地点、合作伙伴过程中提出了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却相当缓慢。因而选择海外上市,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渴望大量融资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音睐。相对于国内上市门槛高、市场单一等限制,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而手续简单、上市条件宽松的“买壳上市”更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温如春 《特区经济》2009,(6):119-120
武汉民营科技企业是武汉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它们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它们自身也有缺点和不足。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武汉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巨大的障碍,特别是融资困难。武汉民营科技企业应充分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突破困境,渡过金融寒冬。  相似文献   

12.
金炜  俞津华 《特区经济》2009,(4):128-129
民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是增强市场竞争、增进市场效率的基石;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坚;是吸纳就业的风尖;是自主创新的开拓者和实践者。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席卷而来,民营中小企业在资金上无疑是雪上加霜,而那种通过自身资本积聚方式寻求自我滚动式发展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外源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善困境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从微观视角考察国有资本功能在国有、民营两部门中的差异,讨论"双循环"战略下如何有效配置国有资本,推动竞争中性框架的建立.研究表明:国有资本在理论上具有正向的经济效率并促进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但经验证据显示其经济效率偏低,且在国有和民营部门有较大差异.在国有部门中,国有资本的经济效率显...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融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都新英 《特区经济》2010,(1):126-1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民营企业在经营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扰,其中融资困难是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的资金瓶颈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需要及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陈芳芳  蒋莉 《乡镇经济》2003,(10):23-25,28
民营企业目前面临着二次创业的危机,其中信用引起的融资难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文着重分析了民营企业信用缺失的状况及原因,以及信用机制的建立对民营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指出由于我国金融制度安捧的不合理、资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民营企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导致的信用一融资传导机制的不畅通。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配套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研发支出可以反映其研发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分析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与政府资源支持对科技民企研发支出总规模和各阶段规模的影响,有助于明晰市场和制度因素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和效果.对中小板297家高科技民企的检验表明:技术创新价值对企业资本性和费用性研发支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财政补贴显著正向调节技术创新价值分别与资本性和费用性研发支出的正向关系,且对前者的调节效应大于对后者的调节效应;税收激励对技术创新价值与资本性和费用性研发支出关系的调节效应均不显著;财政补贴对高科技民企的研发支出规模有更好的驱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金波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8):59-63
跨国汽车公司掌握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国外品牌轿车基本垄断国内市场以及依附跨国公司成为国内大多数汽车生产企业的基本发展战略,说明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转向依附型发展模式.政府长期对国内民营资本实行歧视性进入管制、过度干预汽车企业的经营管理、过早允许跨国汽车公司投资国内市场以及对国外汽车产品的进口控制不力,是导致这种不利转变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鼓励本土汽车企业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velop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shed light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egmented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housing bubble in China. In our framework, capital misallocation across firms plays a central role. The segmented financial market causes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favoritism to state-owned firms. This biased financial system not only gives rise to capital misallocation across firms but also significantly pushes down the equilibrium interest rate in the formal financial market. The overly low interest rate in the formal financial market causes a rational bubble in a dynamically efficient economy. More importantly, the bubble improves capital allocation across firms by crowding out inefficient investment in the state-owned sector. Despite the role of improving capital allocation, bubbles may still reduce welfare by crowding out aggregate capital.  相似文献   

19.
周煊  申星 《国际经济评论》2012,(4):135-146,8
2010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中国概念股遭遇退市危机。美国机构刻意做空、中国企业自身财务信息虚假和信息披露不充分、中国概念股的边缘化以及上市维系费用过高导致了此次退市危机。短期应对策略包括加强与投资者沟通、股票回购、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反击以及起诉恶意诋毁的做空机构。长期而言,中国企业应该强化对美国资本市场特点的认识,制定清晰资本市场发展战略,持续提升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水平,谨慎选择中介机构,或者通过私有化选择更适合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