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煜东 《魅力中国》2013,(34):317-318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当代商业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商家们使用各种手段吸引消费者,名人广告便成为最广泛且最有效手段之一。基于名人广告不断发展,本文主要通过五个部分来介绍相关问题。第一部分,简单概括了名人广告引发社会问题。在本文第二部分对名人广告需要承担责任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规范名人广告必要性。第三、第四部分通过比较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关于名人广告法律规范,来说明我国在名人广告方面法律缺失。最后一部分则主要是通过我国在立法、司法、行政以及社会等方面对我国名人广告法律规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名人代言广告日益成为广告营销的重要模式,但是名人代言虚假广告事件也是频频曝光.消费者要求虚假广告代言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实际上并没有法律依据.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达到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一、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名人代言的虚假广告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不仅损害了民众的利益,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正如某位名人所说:"广告若没有夸大就不叫广告",这反映出了某些名人试图通过这种形式推脱其代言虚假广告的责任.名人代言的虚假广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然要受到舆论和道德的谴责,而在法律上也应该通过立法等方式来规范和限制代言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企业合理采用名人代言广告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企业应该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名人代言广告,降低投资风险;第二,企业应该关注名人与企业产品在个性、生命周期、实力等方面的一致性;第三,形象代言人的个性要与企业的品牌个性相吻合,这样,企业代言人的形象才能被目标市场的消费者认可,才能达到请名人作代言人广告策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蒋嘉柠  王嵛 《特区经济》2006,(2):109-111
本文运用寻租经济学的理论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名人做虚假广告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名人正是利用将自己的名气、声望、威信和特有的社会地位及影响这一特殊的稀缺资源租借给企业主做虚假广告。以对普通消费者产生心理影响的方式设租寻租,来诱导消费者购买劣质的商品或服务,从而为自己和企业主谋取暴利。并在此基础上对虚假广告中的名人寻租行为进行了数理分析,最后依据分析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名人代言广告日益成为广告营销的重要模式,但是名人代言虚假广告事件也是频频曝光。消费者要求虚假广告代言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实际上并没有法律依据。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达到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郭静 《改革与开放》2011,(20):13-14
近年来,名人代言虚假广告事件频频曝光.使消费者经济利益受损、甚至有危及生命健康的危险.而我国相关法律相对缓慢滞后,有关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规范尚属空白,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后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相关立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名人明星代言广告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从社会层面和法律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看,从广告代言人看名人带来的影响,代言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从广告性质看名人代言的责任,追究代言人的连带责任只是在民事责任范畴。从举证责任看消费维权的难度,无法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代言责任看现行法律的缺失,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
名人虚假广告的寻租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嘉柠  王嵛 《特区经济》2006,(2):109-111
本文运用寻租经济学的理论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名人做虚假广告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名人正是利用将自己的名气、声望、威信和特有的社会地位及影响这一特殊的稀缺资源租借给企业主做虚假广告,以对普通消费者产生心理影响的方式设租寻租,来诱导消费者购买劣质的商品或服务,从而为自己和企业主谋取暴利。并在此基础上对虚假广告中的名人寻租行为进行了数理分析,最后依据分析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俊 《特区经济》2007,(12):270-272
名人虚假广告现象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商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用名人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名人的虚假推荐极力兜售产品愚害消费者;另一方面,名人也因此获得巨额回报,但却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中极不和谐的现象,同时也对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赵静 《特区经济》2008,235(8):66-67
体育名人广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体育名人广告以成为商家创造品牌效应,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并获得巨大商业利润的手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传媒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从"乒乓外交"到"姚明时代"我国体育名人广告发展的历程及特征。  相似文献   

12.
竹叶青茶广告是我国茶叶产品广告的经典之作,它的广告表现体现在视觉包装、产品包装、广告设计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以及名人广告等方面,是中国茶叶产品广告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3.
与名人共舞     
侯贺良 《走向世界》2012,(13):82-87
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简称“香港蜡像馆”,位于香港太平山顶凌霄阁,是专门展览名人蜡像的博物馆,面积约15000平方尺。杜莎夫人蜡像馆内有约100尊蜡像。蜡像馆分7个展览厅,包括电影天地、体坛名将、蜡像作坊、名人派对、伟大殿堂、恐怖魔屋及乐坛至尊、古今中外名人蜡像。你可以对号入座,在那里寻找自己喜欢的明星和崇拜的名人。  相似文献   

14.
尽管笔者只是一介平民百姓.可也有过十数次捞个“名人”。当时机会。鼠要肯拿出一笔不多的钱,或先付几十册书的工表费,就可以虹“名”,当“名人”,或把笔者的莱篇文章选八“某某名人录”之内。由此可见,时下要当个?‘名人”是何等的不费工夫≯人人郝可弄个“名人”当凯难道我们真的刮了?名人时!代?  相似文献   

15.
《新财经》2010,(4):115-115
“巴菲特慈善午餐拍卖”如今有了效仿者,原央视主持人王利芬创办的优米网刚上线,即推出“名人时间拍卖”栏目,史玉柱成为第一个参加时间竞拍的名人,拍卖的是与史玉柱对话3个小时  相似文献   

16.
林琳  赵杨 《科学决策》2022,(3):51-70
本文以 2006 年至 2013 年获得 CCTV、福布斯中国、第一财经频道、财富中国、华夏时报五大权威媒体评选出的各类最佳商业奖项的 CEO 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名人 CEO 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名人身份将会带来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且主要通过抑制投资过度发挥积极作用,支持了“身份控制假说”。这一效应在控制内生性和样本自选择偏误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身份控制效应”仅在媒体曝光度高、男性名人 CEO 与自信程度低的样本组成立。此外,本文的实证结果还表明,多次获奖或连续获奖并不影响名人身份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且连续获奖会进一步强化“身份控制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企业选聘名人 CEO、提升投资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袁珂 《魅力中国》2010,(34):110-110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这句话无疑让广告人平添了几分自豪感,它也正激励着年轻一代的热血青年为自己的广告理想而奋斗。广告泰斗詹姆斯·韦伯·扬是这样解释广告人的:“广告人”泛指一切从事替广告主购买广告版而、时间者,替媒体所有人销售广告者,以及在广告代理公司及其他处所作广告服务的各色人等。顾名思义,广告策划人即主要指从事广告策划及相关工作的人。但是由于广告行业本身的流动性,它的外延可能又会相对较广,因为广告策划人可能在各个社会部门任职.比如代理商、媒体、客户,当然还可能是独立策划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2007,(3):64-64
近年来,“名人富人罚着生”的现象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在7917名志愿参与者中。67.9%的人感觉“现在富人、名人的超生现象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9.
说到当前名人故居的话题,马上想到一个词儿:进退两难。一边是历史巨人的故居被推土机一个个夷平,城市失去了自己这种灵魂陆确凿的存在,泯灭掉一份份珍贵的遗存,城市因之一点点减少它历史积淀的厚重;一边却是一个个名人故居被做为旅游的景点与招牌“开发”出来,亮闪闪推到人们面前。可是,待步入这些重新“打造”的名人故居里,  相似文献   

20.
周淑兰  禹红 《理论观察》2005,(1):112-113
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制作人是广播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是人才中的拔尖人物,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榜样和旗帜。着力培养“广播名人”,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连锁效应。一个单位“名人”多了,意味着人才成长的环境得到了优化,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其新闻宣传的质量就高,竞争力就强,影响力就大。因此,培养“名人”,对电台的生存发展,意义不同一般,它是衡量一个电台实力、水平、声誉、威信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