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戴玉刚农村干群矛盾问题是困扰农村工作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而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办事不公道又是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发生矛盾和对立的根源。近年来,山西省潞城县农村普遍推行“两会五公开”办事制度,一方...  相似文献   

2.
最近,山东省五莲县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农村普遍建立"村民说事"制度的意见》。"村民说事"究竟是怎么回事?笔者在这一制度的发源地--街头镇进行了探访。“事”出有因街头镇辖77个村,5.6万口人。近的在下次“说事”时向群众解释清楚。由于村干部认真执行这一制度,处理和答复问题妥善得当,结果是消了怨气,少了矛盾,密切了干群关系。镇党委、政府及时总结推广了“村民说事”制度,在全镇77个村都建立了规范的“村民说事室”,由村干部轮流值班,定期接待反映问题的村民。通过“说事室”,村民可以把不清楚的事情问明白,把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下村,发现不少村民小组还在沿用原来冠有“某公社某大队某生产队”字样的老印章,笔者觉得实在不妥,因此,老印章该“退休”了。出现这种使用老印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村民小组与外界交往的功能多数被村民个人所替代,村民小组使用印章的频率随之降低,使得乡镇村干部忽视了村民小组的印章问题。根据《宪法》规定,80年代初,我国就废除了人民公社的制度,恢复了乡镇建制。同时《宪法》还明确规定了在农村应设立村民委员会,所以原先的“公社、大队、生产队”已经不复存在。因此,村民小组如…  相似文献   

4.
干部没来盼干部,干部来了怕干部。"前不久,笔者在农村搞调查时,经常会听到一些农村干部说这样的话。一个盼,一个怕,这的确是出自农村不少乡、村干部的肺腑之言,他们毫不掩饰地道出了睐盼望干部下基层、又怕干部来农村的迫切心愿和失望心态。要说盼,群众是一盼干部送政策  相似文献   

5.
村规民约是村委会组织全体村民讨论制定的,是每个村民包括村干部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群众热情地称之为村民自治的“小宪法”它对于规范农村事务,推进两个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但现在有些地方的村规民约,既不依法约,也不由民约,而只是由少数村干部一厢情愿地搞“一定之规”,致使制定出的村规民约或脱离实际,难以落实;或失之于宽,“规”而不约;或失之于严,“罚”、“压”当头,甚至把村规民约当作“御民”、“愚民”的工具,出现了一些与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相抵触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必须采取三条措施。其…  相似文献   

6.
年初以来,海伦市审计局以服务农村稳定为前提,以促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目的,把村官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做到“七个结合”。一是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做到边审计、边整改、边落实,帮助村级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二是与村民自治相结合。推进基层行政治理变革,正确引导和推行村务公开。三是与构建村干部责任机制相结合。给村民一个明白,还村干部一个清白。四是与乡镇财政财务决算相结合。注重村级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使村财乡管更加规范。五是与涉农资金审计相结合。通过监督涉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促进完善支农惠农各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些农村正在推行“村干部接待日”制度,即规定每周五村干部集中接待村民咨询和来访。村干部也搞接待日,听起来就很别扭。村干部与村民生活在一个村子里,有的是天天照面;有的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即便远一点的,大多也用不了一周就能见上一次。村民有啥事,随时都可以说一声;村干部也多能随喊随到,何必弄个什么“接待日制度”?此外,农村中鸡毛蒜皮的事多如牛毛,也没有规律,都堆到周五,就有可能成大问题。因为,小矛盾只要解决及时,很容易化解。解决不及时,累积起来,能闹成大矛盾。更何况,农事季节性很强,无论村干部或者是村民,不太可能每周五…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基层调查时发现,有的村干部工资 (误工补贴 )标准过高,有的村借出现金 50万元无法收回,村民意见很大,但村干部以“村支两委研究决定”或“村委会同意”作为挡箭牌推卸责任。这种观念是很片面的。其实“村支两委”根本不能代替村民会议。   农村党支部 (含总支 )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属于党内的问题,村党支部完全可以依据党的组织原则作出决定,但对属于村民自治方面的问题,党支部作为领导者也不能代替村民自治。党支部要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村…  相似文献   

9.
郝学良 《乡镇论坛》2010,(28):21-21
<正>当村官的都明白:村民把自己选上来,就是要带领村民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地发展农村经济,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带领村民奔小康。这些话说来容易干来难。他们能不能营造起全村和谐稳定的局面,取决于当村干部的在日常工作中对出现的诸多矛盾能否及时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以来,为能拓宽吸纳群众建议和意见的渠道,不少地方都在“明白墙”旁设了个意见箱。令人忧虑的是,有的意见箱却锈迹斑斑,里面找不到什么意见。村里设的意见箱没有一点意见,这能表明村里各项工作群众是满意的吗?笔者以为,一些地方“无意见”时,确实是工作做得好;然而更多的“无意见”却表明村民心里有意见,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意见箱里“无意见”,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首先是由于村干部和群众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村干部在实施村务公开这项“阳光工程”时,对文件精神没有吃透,具体措施不得力,不规范;同时,…  相似文献   

11.
兰毅  罗飞 《乡镇论坛》2010,(1):20-20
2009年11月19日上午,贵州省福泉市黄丝镇沙坪村新当选的村级理财组组长李光明兴奋地告诉大家:“我受全村群众的重托,今后三年内每月对村里账务进行一次清查,报销项目由我亲自签字才能报销。我一定履行好这一职责,给村民们一个明白,给村干部们一个清白。”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淇县朝歌镇为了进一步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针对一些村的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忽视效果等现象,在全镇村务公开工作中实行“点题公开”制度,每个村都必须根据村民的要求确定公开内容,村民需要公开什么,村里就公开什么。这样做大大增加了村务工作的透明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笔者看后,不禁为之叫好。时下,一些地方的村务公开全凭长官意愿,村干部认为可公开的就公开,村干部认为不可公开的就不公开;或无关紧要的公开,紧要部分不公开。不少农村村民对这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公之无物、布之…  相似文献   

13.
据笔者观察了解和分析,一些村干部之所以不愿花钱办文化,主要是存在着“两怕”思想。 一是怕投入。他们认为.办文化离不开基础设施,离不开文艺人才,而搞基础设施建设、培训文艺人才都必须以钱财作为保证,、但是.作为村一级组织.大多数没有集体企业项目.也没有其他经济收入,又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向群众敛钱.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时也给这些村干部提供了“理由”——集体没有钱.咋能办文化?  相似文献   

14.
钱续坤 《乡镇论坛》2011,(28):28-28
最近,一些地方的村干部反映,“村财”被镇上统一管理(代管)。笔者认为,“村财镇管”这一做法不符合村民自治的精神,有违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目的,有失村民自治的本意。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大荔县范家乡加西村一村民来信问:2001年政府拨发给我村的9800斤“退耕还林”粮被村干部私下倒卖,粮款既不下分,也不入账,乡干部对村民的反映也视而不见。村干部的这种做法对吗?我们村民该怎么办?答:如果您反映的情况属实,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村干部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根据财政部、国家计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七个部委制定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粮食补助资金财政、财务管理办法》规定,“退耕还林”粮是国家补贴给因“退耕还林”而影响了粮食产量的农民的,是为了不给农民造成生活困难而采取的措施,应直接发给农户…  相似文献   

16.
村干部选用中的四种“误区”野牛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地方在选拔村干部中存在以下四个“误区”:误区之一,“近亲繁殖”。“农村工作两大难,计划生育和要钱。”而计划生育和收缴提留这“两难”工作都需村干部来做,他们与各组各户面对面地开展工作,必然要得罪一些人...  相似文献   

17.
“单据能报不能报,‘一把手’说了不算,要听村民理财小组的。”村干部花钱,村民审批,在山东省临沭县店头镇已经成了制约村干部“乱花钱”的“紧箍咒”。  相似文献   

18.
农村干部希望看到“红头文件”编辑同志:最近笔者下乡搞农村承包责任制调查,了解到农民尤其是村干部对看不到上级的“红头文件”反映强烈。不少农村干部反映,中央、省委每年印发的文件,只是下发到县团级,县级印发的“红头文件”也一般只下发到乡镇,农村长期见不到“...  相似文献   

19.
村委会换届选举是我国村民自治这一基层民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不久前,笔者与一名村支书闲聊,他说起了现在的村干部,第一年选上先忙着兑现选举前的承诺,第二年开始谋划干工作,第三年主要精力就是搞好关系不得罪人,怕人们下年不选他了。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三资”管理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各地农村在“三资”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创造了许多经验,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农村“三资”应该怎样管,才能让村民明白、干部清白?作为村级“内当家”的报账员究竞是何种现状?我们去基层走一走,看一看,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