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打借条     
星期天,我和妻子一起下乡看望父母,我们一踏进家门,就被家中不和的气氛所感染,父亲坐在桌子旁默默地抽着烟,母亲唉声叹气地抹着泪。我和妻子赶紧询问是咋回事,母亲用没来得及洗的泥手擦干眼泪说:都怪你爸爸不听我说.要把咱的钱借给别人,现在家里要用钱,钱又要不回来。原来,3年前我的一位远房表站因家中砌房子,还差6000元钱,表姑找我爷爷说情,让我父亲借6000元给她,并许诺一年后归还。父亲碍于情面,急人所急,不听母亲的阻挡,从银行取出钱借给表姑。因为是亲戚关系,父亲没好意思要表姑打借条。谁知第二年,表姑因身患绝…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把钱借出去后,常常不小心将借(欠)条丢失,假如遇到债务人有意逃债,发生纠纷后,债权人往往会因举证不力而白白丧失诉权。那么,借(欠)条丢失后怎么补救呢?一、及时做好证据的补救工作。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的规定,证据有下列7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上述证据的证明效力是由强到弱排列的。因此,当事人的证据补救工作应从证明力较强的证据开始着手。首先应要求对方订立书面还款计划或还款协议,载明何时、何地、欠款数额、计划还款的次数及协议人签字等事项,这种书面…  相似文献   

3.
一忌空白过大。内容部分与签字盖章之间空白留得太大,容易被持据人添写其他内容,或将原内容裁去,在空白处重新添加内容。 二忌大、小写不清。只有小写,没有大写,小数点位置不准确,数字前头有空格,或大小写不符都容易被持据人添加数字或修改,由此而引发纠纷。 三忌不写日期。不写日期的字据一旦发生了纠纷,事实真相常常难以查清,对诉讼时效的确定也容易造成困难。 四忌用易褪色的墨水书写。用圆珠笔成其他易褪色的墨水写字据,当遇保存不当、受潮或水漫时,字迹会变得模糊不清,并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用化学制剂涂抹留下可乘之机。 …  相似文献   

4.
2002年下半年,枝江市审计局在对某乡镇专项资金审计时,从两笔借款中,挖出了一个贪污案,涉案金额5.9万元,该案已移交检察机关处理。蛛丝马迹露疑点审计人员在对该专项资金审计时,发现A单位“其他应收款”账目中有两笔借款用途不明,第一笔是B单位借现金2万元,第二笔是主管该项目资金的乡镇负责人甲借现金1万元,这两笔借款当年没有归还。次年5月份被人用一张购沙石材料2.8万元发票和一张修车费用0.2万元发票在工程维修费用中列支冲抵了。两张发票上均无经手人签字,只有A单位负责人乙和乡镇主管该项资金的负责人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法院审理因欠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逐年成倍增长.一些心术不正的人趁机在借条里“钻空子”,造成对方重复还款或多还款,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通过以下几个典型例子,希望能使读者懂得“多个心眼看借条”。郑某与王某本是一对好朋友,经常形影不离,好得让人羡慕。一天,王某因自己的小型化工厂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遂向郑某借款15000元,郑某满口答应,并凭着对多年深交好友的信任,表示不用王某写借条。后来,郑某见王某的化工厂生产不景气,立即叫王某补写欠条。之后,因管理不善,化工厂倒闭。郑某不断向王某催还借款及利息,…  相似文献   

6.
借钱,自然要打个“条儿”。然而,这看似寻常的凭证,如果缺乏证据意识,稍有疏忽就可能吃大亏,甚至面临无效的尴尬。  相似文献   

7.
<正>编辑同志:半年前,外地一同学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做生意缺乏流动资金,张口向我借5万元。我面皮薄,知道人家张口不易,就通过银行把2万元转到了他提供的账号上。第二天,同学短信回复收到了钱,并短信承诺5个月内返还。5个月过去了,同学却从不提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经济交往中,当事人之间出具书面凭据的行为比较普遍,但是由于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误将借条写成欠条,或者误将欠条写成借条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1996年4月,江西省余干县金山咀乡神埠村农民徐老根经老友张同介绍,向张连(余干县种子公司代办员)推销稻种,并达成口头协议:试验种子发芽率达标后,由徐老根向张连供应种谷3000斤,价格为每斤5.6元;张连验“三证”后付款。同月12日,徐老根不等张连试验种子发芽率出结果,即雇车将6160斤谷种送到张连那儿。张说徐没有按协议办事,只付给徐3160斤种谷款17696元,拒收其余的3000斤种谷(折合人民币1.68万元)。经徐老根百般恳求,并说同意赊账,张连才收下其余的3000斤种谷。徐老根经营种谷未经…  相似文献   

10.
今年9月中旬,公安县由纪委、审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群众举报的该县某中学的基建问题实施了调查。我们在清理财会资料时,在主管会计保管的一个件夹里发现有四张借条收据,从审查这四张借条入手,竟查了隐藏达8年之久,金额达719万元的“小金库”。  相似文献   

11.
刘海 《上海企业》2012,(6):101-104
今年4月20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原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戴伟中受贿一案作出一审宣判:戴伟中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810余万元,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被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同时判令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