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赌博在管道     
华为做操作系统和芯片是出于战略考虑,目的是防止有一天别人突然断了我们的粮中国缺少创新因为中国缺少产权保护制度。美国与中国不同,在硅谷,大家拼命地加班,说不定一夜暴富了。也就是说财产保护制度,能让大家看到"一夜暴富"的可能性。没有产权保护,创新的中动就会受抑制。我们不仅没有清晰的产权保护制度,还没有宽容的精神,所以中国在创新问题上是有障碍的。大家都知道Facebook这个东西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如果它首先出现在中国的话,它可能会被拷贝、抄袭多遍,不要说原创人  相似文献   

2.
富爸爸     
袁茵 《中国企业家》2010,(9):156-156
28岁的年龄,刘松琳已经是个老创业者。很多人请他讲创业,二十四五岁的年龄,三年做出年收入过亿元的公司的确令人惊叹。何况他初中没毕业就出来混,做过杂七杂八的行业,更符合某些80后一夜暴富的想象。可他的同类,方太总裁茅理翔就说:“我们不是创业的好样本,比如,我有个有钱的老爸,人人都有吗?”  相似文献   

3.
十四年的砺练,成就了别人眼中“一夜暴富”的施正荣。施正荣,江苏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尚德)董事长。当其率领的无锡尚德(NYSE:STP)于2005年12月24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后,或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十几天之后,他成为中国首富的代言人。他不喜欢一夜暴富这个词,他是一个富有务实精神的海归实业家。掀开无锡尚德的历史,就意味着掀开了施正荣的创业史。  相似文献   

4.
吴仕逵 《英才》2006,(12):I0010-I0010
网络新贵们迫不及待地扎堆纳斯达克,期待一夜暴富。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陈天桥,比如张朝阳,而1969年出生的陈一舟则不急,他要耐心等待自己手中的筹码达到最大化,该出手时才出手。[编按]  相似文献   

5.
晓陆 《中国新时代》2006,(7):100-107
施正荣说,在25岁出国留学以前,他从没想过要成为科学家或企业家,觉得自己没那个素质,他自嘲说:“要是那时,我看到(像自己这样的)这个故事也会觉得这小子是一夜暴富。”  相似文献   

6.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4,(8):108-109
VC既追求一夜暴富,也追求持续稳定的回报,而且,谁说投资传统行业不能一夜暴富呢?  相似文献   

7.
读者信箱     
《英才》2006,(3)
临渊羡鱼当分众上市、江南春一夜暴富之后,许多人在羡慕的同时,也在后悔:为什么当初我没有想到这个简单的问题,不就是多了一个发广告的地方吗?有什么技术含量呢?当人们在后悔这一点的同时,其实已经证明了江南春的成功。为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创造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新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不是每个初入股市的人都跟我一样幸运。1999年,我在一家企业做企划工作,收入还不错,有点闲钱,就随大流开始进入股市,本金是自己的5万块钱积蓄。我的运气还算不错,刚好赶上第一波科技股的涨潮,我也体验了一把一夜暴富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时代》2006,(2):61-61
新首富施正荣似乎对两个形容词非常“感冒”:一是说他“其貌不扬”,二是称他“一夜暴富”。在无锡尚德CFO张怡眼中,已经被媒体定性为中国新首富的施正荣,其实是低调而冷静的。他们接触了5个月,张怡就认定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一个“敏锐而有智慧”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他的心胸很宽阔,能容很多事情“。我很少看到他为什么事着急。我为事情着急的时候,每次都是他跟我说take it easy(慢慢来)。”科学家出身的“海归”施正荣,“不靠冒险投机得到今天的一切的,所以他把一切都看得很自然。”从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出来的张怡坚信,…  相似文献   

10.
孟德阳 《英才》2012,(9):66-67
或许过去地产商抓住一个机会就能一夜暴富,但在养老地产领域,是没有这种可能的。今年金马奖获奖电影《桃姐》中,黄秋生扮演的养老院老板有一段台词,描述当地养老院"真的很好赚",甚至养老院"早晚要多过便利店"。尽管电影不代表现实,但国内关于"养老住哪"的问题确实越发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1.
马加一是山东芦桥镇一个“土财主”,靠银行贷款办企业一夜暴富。他在芦桥镇黄金地段圈占了50亩农田,搞房地产开发,根本不办用地手续,对土地执法部门视若无睹。  相似文献   

12.
邹玲 《中国企业家》2014,(19):105-108,13
柯利明的投行工作经历让他练就了一番"将一切量化分析"的看家本领。去年还尚未盈利,今年就被高溢价收购。这不过是疯狂的电影行业和A股市场的一个缩影这听起来很像一部励志电影:一个电影行业的门外汉,白手起家,在这个失败率极高的行业,每次出手都能像快投手一样准确命中高票房,每一部作品都大卖,短短几年就声名鹊起。更加富有传奇色彩的是,他掌舵的公司最近以15亿元的价格被上市公司收购,而这一年他年仅31岁。《老男孩》制片人柯利明,原本是一个金融行业的"投行男",却转身成为电影门口的"野蛮人",用一把投资人的尺子称量出商业价值,并将其成功贩卖给资本市场,成为"80后一夜暴富神话"背后的主角。  相似文献   

13.
吉田忠雄提出的"善行循环"思想,表现了一个儒商大家的风范,似竭泽而渔或是放水养鱼的故事,却又不尽然。他三分利润于人于己,并不与商家赚钱多多益善的原则相悖。从小小的拉链始,他创造了巨大的王国。我们今天也有类似的事例,比如温州一个小镇生产的钮扣占据了国内80%的市场,这就应了那句老话,行行出状元,国内国外同一道理。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神话和一种哲理。  相似文献   

14.
一夜暴富梦     
急吼吼想发财的人特注意一夜暴富的事儿,对那发财不成反倒跳楼的常常视而不见,至于挣回点钱却吐了血的事儿也容易被人做了"扬弃"——只看见了挣钱,忽略了吐血,或者认为我这么聪明的人,又有了前车之鉴,不会吐血。要知道,甘蔗没有两头甜,不想吃苦,就得挨饿。别以为到处有捷径,光想找"捷径"就可能上了"邪径"——例如那想光靠广告一鸣惊人不惜夸大其辞以致信口雌黄的,绝对是上了邪道。如有5%的人用这类手法挣钱,就是十分可怕的事儿了。——主持人  相似文献   

15.
姚璐 《楼市》2011,(5):73-77
房产投资是一件体力脑力兼具的行当,在接触身边投资客的过程中,在感慨其"一夜暴富"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其事必躬亲的操劳所折服。然而如今还有这样一个人群,他们有强烈的意愿投资房产,却无力或不便打理,他们或旅居海外或工作繁忙,在现今更趋"恶劣"的投资环境下,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淘金客中既有实力强劲的矿业巨头,也有梦想一夜暴富的个体找矿人;有大获成功者,也有的迷失在寻宝的路上  相似文献   

17.
解读"富民"     
"富民"——虎门镇的商贸龙头企业,也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市场开发企业之一。"富民"不能创造一夜暴富的神话,但富民所创造的市场奇迹却是罕见的。无以计数的平民百姓,只要搭上了"富民"这辆  相似文献   

18.
人事     
顺驰与万科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种黑马其实是一种破坏行业竞争规则的害群之马。——万科董事长王石上周就顺驰集团目前的状况发表上述看法天上能掉个馅饼下来吗?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多年来学习、工作的经验,还有平常人很难想像的付出和努力。我能成功只能说我是幸运者。——无锡尚德总经理施正荣对外界说他“一夜暴富”很伤感因为替部下想得太多,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有惰性,积极性和创造力也被我给打消了。而且想得太细,自己也会比较累。——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承认,责任心是自己的优点, 但有时候也是缺点  相似文献   

19.
华尔街能炼金,也能炼人.每一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这里演绎出一幕幕悲欢故事.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倾家荡产.唯一相同的是,大凡在华尔街的或出自华尔街的人,最终都难免会变"狠".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记者在山东泰安听到了这样一个一夜暴富的神话:一位经营石头的老板从外地拉回来一块"泰山石",还没卸车就被某高校采购人员相中了,"石老板"随口叫价200万元,结果客人还价170多万元,成交了!而那位"石老板"所有的成本加起来也就20来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