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农村人口流动加速、农民就业方式多元化,收入差异化导致了农民分化,形成了富裕阶层、中上阶层、普通阶层和无固定收入阶层等,但是,村庄社会并没有伴随经济分化出现阶层隔离现象。这是因为地缘、血缘及地方规则等仍然发挥着重要连接作用,有效弱化了经济分化可能造成的阶层隔离,形成了“有分化无分层”的社会结构。所以,构建农民分化型村庄的治理秩序,需要借鉴Z村的实践逻辑,通过血缘地缘激活村民的情感认同,跨越阶层属性,以集体经济强化阶层的社会属性确保村民的社会权益,以公共活动保障调整社会关系格局的互助空间提供情感互动,以村规民约为治理提供软约束,保障公共权力的中心地位,强化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关联,弱化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区分,再造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塑造有组织有活力的村庄社会。  相似文献   

2.
分化与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双重逻辑。进入新时代以来,西部的农民阶层分化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农村转移人口的流向,以及农民群体的异质性等方面发生了新变化。在此背景下,西部农村的社会整合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失衡、农村转移人口"融城困难"且"返乡无力"、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内生动力,以及传统的农村社会整合力量式微等问题。需要从"东西一体"与"城乡融合"的逻辑出发,通过大力发展西部的职业教育、破除阻碍农村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制度藩篱、优化西部农村的居住布局,以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助推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3.
内源式发展强调发展过程由本地控制,发展选择由本地决定,发展收益保留在本地。乡村内源式发展离不开本地化的社会动员。然而,已有研究多聚焦于村庄内源式发展中的动力来源或动员机制,忽视了村庄内源式发展的具体场景,即嵌入乡村发展的熟人社会基础。本文采用单案例嵌入性分析方法,从陕西省袁家村的发展实际出发,探究熟人社会在村庄动员中的背景因素及其动员机制。研究发现,乡村熟人社会所蕴含的三大特征——熟人关系网、人情机制和面子观,具有增进信息对称、充当资源传输网络、鼓励先富带后富、维护村庄共识的作用,进而可助力资源动员、成员动员和观念动员,推动村庄内源式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段爱明 《南方农村》2012,28(2):40-44
村级范围的农村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们之间相互了解、信息对称,这为小范围内的民间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条件,并且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借贷方式需要以信用抵押为主。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农村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缺乏地区完全可以发展信用合作、资金合作等类似的金融组织,其顺利运行的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治理和监督机制以及当地有良好的信用环境。桑植县的情况对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其他地方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影响农村客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村利益分化问题.而农村利益的分化既可能导致农村社会的不稳定,也可能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因此,本文认为,为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必须通过增进正相关、降低负相关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重新审视当前学术界关于熟人社会的研究,发现有两种基本的研究路径,分别是熟人社会问题取向的研究和以熟人社会论作为研究视角的研究;前者将熟人社会作为一种具体的、有形的社会初级群体的联结方式,后者将熟人社会视为一种抽象的理论视角借以理解其它社会现象。当前,对熟人社会的争鸣需要一种真正有深度的理解而不是描述,应该认识到其存在的三种范畴,即实体上的与意义上的,关系上的与结构上的,以及理想上的与现实上的。无论过去抑或现在,乡土中国只是中国社会内核的重要面向之一,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不仅要超越单向、固化认识的模式,还需要对既有研究的不足进行再检视,以全局和历史性的视野重新解构转型乡土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资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现状及其在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中的作用,农村社会资本的变化及其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讯 《南方农村》2014,(5):63-68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人情是构建社会关系的基本手段,是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重要纽带。然而,在转型背景下,人情的情感性表达逐步削弱,以赢利为目的的工具性逐步增强,人情的功能出现异化。笔者通过对渝北C村的考察发现,在人情功能逐步被异化的背景下,人们依靠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不断重构人情交往的规则,并在人情交往中衍生出相应的策略来维护家庭利益最大化,以此来维系农村社会关系的运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江苏省农地确权试点地区的样本农户为例,从差序治理的视角,结合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农地确权矛盾化解机理。研究发现,政府作为正式制度的执行者不能及时、清晰回应基层在农地确权方面的诉求,可能是农地确权政策相关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行政村定位偏差造成的越位,是农地确权操作方面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有并村史的行政村不是熟人社会共同体,不宜成为用非正式制度化解农地确权矛盾的基本组织单元。村民小组是熟人社会.共同体,是用非正式制度化解农地确权矛盾的有效组织单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苏北L市农村的基督教信仰为个案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改革开放后基督教在我国农村的迅速发展对农村社会的稳定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存在着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为防患于未然,提出建议:政府应加强对教职人员的引导,使其教义宣传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加强对农村基督教信仰监管,推动基督教健康发展;关心保障广大农民利益,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使其自由信仰基督教但不依赖宗教;打击、防范邪教活动,使农民远离邪教.  相似文献   

11.
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选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进入手,分析了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受阻的根源,然后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对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向及其制度选择的有效路径进行了适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The literature on India's National Rural Employment Guarantee Scheme (NREGS) has tended to focus on institutional and technical issues more than on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This paper argues for a class‐relational approach to NREGS and, by extension, to social policy more generally. By locating NREGS in a broader context of antagonistic class relations, it becomes clearer why, where, when and how it either contributes to pro‐labouring‐class change or to reproducing the position of the dominant class.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South Indian state of Karnataka, where (i) national sample survey data indicates that NREGS has performed relatively badly and (ii) the recent rate of decline of poverty has been amongst the slowest in the country. Based on longitudinal fieldwork in villages in two North Karnataka districts, this paper's class‐relational approach explai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REGS outcomes across time and place – primarily with regard to intra‐ and inter‐class relations, which are interlinked with caste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one fieldwork district, high levels of implementation have declined due to increased (but uneven) dominant class control over the scheme. In the other, initial subversion of the scheme has been partially challenged by collective labouring‐class action.  相似文献   

13.
鉴于纠纷及其解决方式复杂多样,研究纠纷解决必须首先从方法论和分析工具层面厘清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进路,即解纷方式维度下的纠纷分析和纠纷维度下的解纷方式分析。从实然角度对当前农村纠纷解决方式开展系统的比较分析,需要从解纷方式维度下的纠纷分析这一研究进路出发。贵州省梧镇的案例分析表明,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民调解、信访、诉讼、行政调解是农村社会四种正式的常规解纷方式。从所解决的纠纷的类型和事由来看,四种解纷方式各有专长,每种方式分别对应着某些特定的纠纷类型;从所解决的纠纷的数量来看,四种方式所解决的纠纷数量都呈现曲折增长的态势;从整个农村纠纷解决体系来看,四种方式已初步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分布。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梳理村庄类型与农村居民点整治间的逻辑关系,探究基于村庄类型差异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并提出因类施策的整治方案。研究方法:空间叠加分析法、等级组合法、综合指数法。研究结果:(1)基于城镇辐射影响、规模集聚程度、生态胁迫度的村庄类型识别,结合特色资源、区位条件和“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的村庄类型筛选,将聊城市5 782个村庄划分为4个一级类和8个二级类,为分析不同类型村庄在发展特征、整治潜力和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提供有效支撑;(2)聊城市农村居民点现实整治潜力为15 155 hm2,占比16.7%;各村庄类型的“数量—格局—质量”整治潜力特征差异明显,存续提升型是数量最多且潜力最高的重点整治类型,可整治面积占45.7%;(3)根据各个类型村庄的潜力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提出整治对策和实施项目。研究结论:考虑村庄类型的差异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实现多元化的整治目标、优化村庄功能布局、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信任是人际间走向合作的基础。小农进入市场途径不是取消小农家庭的生产组织形式,而是农民农场一体化,农民农场一体化的最主要形式是合作制。中国社会关系取向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并带有“圈子主义精神”的“熟人信任”。这种以亲缘和拟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特殊信任”是中国农民走向合作的行动逻辑,促使个体农民在面临市场挑战时合作行为发生及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发展,但同时也内在规定了合作对象及范围的“规模界限”,最终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向更大规模、更大地域空间的拓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是需要以契约、产权等现代制度为基础的“普遍信任”来做支柱,而不是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个人信用”来维系。  相似文献   

16.
移民村的公共事务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治理中的难点。本文研究将网络化治理理论引入到乡村治理探究中,通过深度访谈、案例采集及参与观察的方法,对河南省南水北调移民村庄进行田野调查,探讨移民村庄村治模式的变迁以及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对转型中乡村治理的意义。研究发现:移民村社会治理模式呈现出与已有文献描述的基层村治"行政化"所不同的治理形态。通过嵌套式的组织形式与制度设计,移民村以"非科层化"的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地促成村庄内部各行动主体之间以及移民村庄与外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协作,保证了基层民主参与权、议事权、决策权与监督权的实现和村庄公共物品的供给,体现出以参与性、协作性、平衡性、灵活性和包容性为特征的网络化治理框架。这种适应性治理之道,推动了社会治理模式从政治国家对乡村社会的"线型治理模式"向政治国家与乡村社会双向互动的"立体型治理模式"转型,为推动中国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转型提供了新的视野与路径。  相似文献   

17.
广西壮族自治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总支出和本年收益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在5个民族自治区后列;影响区域内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除了村域区位和非农产业发展外,主要表现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资源配置和管理上。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扶贫攻坚计划中增加支持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清理村组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培训提升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配置与管理集体三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Brazilian small-scale farmers are seeking new types of collaborations and economic opportunities amid a changing world. Market opportunities, however, have incurred demanding environmental, financial and labor requirements, and created trade-offs between expanding cash crops and maintaining livelihood security. We analyze the Tomé-Açu region in the Brazilian Amazon, where different collaborative models between small-scale farmers and other social agents (industries, government,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have emerged. Local farmers are engaging in collective actions and pursuing different types of partnerships, which facilitate knowledge exchange and access to market niches, also helping them overcome the infrastructural and logistical deficiencies that have historically limite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In particular, we discuss the diffusion and adoption of agroforestry and oil palm production systems among small-scale farmers. We examin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se partnerships and social innovations have created for local farmers, who are part of heterogeneous groups with distinct roles, assets and contexts. The state-led oil palm program posed challenges to small-scale farmers who experienced asymmetrical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ir partnership with private compan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farmer-led agroforestry model open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farmers who had more flexibility in deciding their production arrangements, developing new agroforestry techniques, and pursuing commercialization pathways. Despite their limited power, small-scale farmers have been able to overcome some structural barriers through innovations, entrepreneurship, and renegotiation of oil palm contract farming. Thus, their ability to engage in both farmer-led agroforestry and state-led oil palm programs provides concrete examples of the potential of local governance based on collaborative arrangements to support sustainable farming produc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