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苑琳 《生产力研究》2004,(3):104-105,120
十六大报告指出 :“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 2 0 10年 ,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但是 ,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及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的小康 ,因此 ,本文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走非均衡协调发展之路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钟志雄 《经济师》2003,(4):264-264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 ,到 2 0 0 0年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这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事。但是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就是要针对这些问题 ,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文章就地方财政如何建设全面小康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八大中被重申的宏伟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口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渠道和扩大内需的主要载体。在论述人口城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口城镇化现状及特征。结果表明,目前甘肃省人口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全国和西部的差距却在逐年拉大,且呈现出区域内的不平衡,认为甘肃省应从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发挥中心经济区"增长极"作用、进一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注重城镇化"质"的内涵、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加强城市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切实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促进全面小康实现。  相似文献   

4.
区域差异与"三农"问题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少龙 《经济经纬》2004,(2):110-113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因而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关键,重中之重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引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崭新课题.它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同时又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小康社会"是典型的中国化的社会概念,在国外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借鉴;尽管经过20余年的努力,到20世纪末中国已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取得了一些有关小康建设的有效理论和方法.但是,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相似文献   

6.
从我省省情和农村实际看,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全省人民的生活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与更高水平的小康还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主要是在农村."广东人口蓝皮书"发布最新数据:广东城镇人口占总人口56%,反超农村人口成为全省总人口的主体,但全省有51个山区县,仍有44%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仍有乳源、新丰、东源、连南等16个贫困县分布在粤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甚至还有扶贫任务较重的徐闻县、遂溪县、电白县等11个县.现在,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 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全省人民的生活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与更高水平的小康还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主要是在农村."广东人口蓝皮书"发布最新数据:广东城镇人口占总人口56%,反超农村人口成为全省总人口的主体,但全省有51个山区县,仍有44%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仍有乳源、新丰、东源、连南等16个贫困县分布在粤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甚至还有 贫任务较重的徐闻县、遂溪县、电白县等11个县.现在,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 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提出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预计需要20年时间。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过大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这两大差距又集中表现在我国的最不发达地区——西部农村。如果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那么,西部农村就是难点中的难点。由于西部农村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将遇到比东部和中部农村更多的困难,特别是在农民收入、农村教育、社会保障、生活质量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等方面,都是构成影响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从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指标入手,分析了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难点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有多种指标,其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研究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十六大赋予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观念、新内涵1.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  相似文献   

9.
宋立芝 《经济论坛》2006,(12):22-24
引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崭新课题。它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同时又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小康社会”是典型的中国化的社会概念,在国外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借鉴;尽管经过20余年的努力,到20世纪末中国已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取得了一些有关小康建设的有效理论和方法。但是,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东部到西部,使全体人民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要求“不仅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要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全民共享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0.
盛国滨 《经济师》2005,(6):274-275
中国未来2 0年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必然离不开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推进城镇化进程。青海的综合城镇化水平指数为37.54 % ,位居全国第2 5位,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5 .5 % ,民族成分复杂,严重地制约着青海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青海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21世纪 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这十几亿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要全面实现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小康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目前,我国农村尚有3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6000多万人没有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两项合计起来约有一亿多人。按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制订的关于小康的16项发展指标体系,到2000年实现了13项,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初级卫生保障体系建设3项指标没有实现,基本问题都在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引起了社会的需求不足,工业扩张受到市场约  相似文献   

12.
高永国 《经济论坛》2004,(6):108-109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时期。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全面,不平衡,差距主要反映在农村。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的经济体制在很多方面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还有不适应甚至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地方等等。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不仅是从低水平的小康(人均GDP800美元)提到高水平(3000美元),并且内涵更全面,又是从不平衡迈向平衡,包括群体和地方之间的相对平衡。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也是其中之一,要抓住重点,征服难题。  相似文献   

14.
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这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因此,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总体上看,目前福建达到的小康是中低水平的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一、实现“全面小康”面临的问题 从“总体小康”到实现“全面小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西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策,当然包括农村的小康建设。然而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小康建设的难度非常大,不管是农民的就业、收入增长、社会保障问题,或是农业的土地流转、结构调整、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还是农村的市场秩序、生态环境、乡镇企业、城镇化、费改税等问题,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症结难题。具体来看,问题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农村的难点在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本文以江西农村为例,就农业大省的农村小康建设现实基础、问题根源、对策措施进行研究。一、江西农村小康建设现状分析江西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但大而不强,尤其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急剧下滑,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难度加大。按照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农村小康16项指标综合评价,到2000年底,江西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90.1%,综合评价分值为90.01分。“九五”期间江西农村小康进程的特点是:(一)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小康进程不平衡江西农村小康实现程度由1995年…  相似文献   

18.
加速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因为我国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完成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三大转型,而城镇化是三大转型的核心、纽带和归宿。再进一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农村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是富裕农民;富裕农民的关键是减少农民;减少农民的根本途径是促使其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要在非农领域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前提,是要有较大规模的城市。当前,我国存在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异化为城市建设、城镇化道路不可持续等问题。建议国家继续深化有关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中等城市为重点,走大中小城市及农村协调发展的道路;注重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从小康目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是邓小平和江泽民两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所做出的科学决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任务 ,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城镇化的进程。要以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主线 ,以对农村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基础 ,以对人力资源的优化培育为手段 ,加紧发展城镇二、三产业 ,解决城镇化的产业支撑问题 ,并对一产实行农场化管理和“农场主”经营。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走新型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参考》2004,(30):2-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因为我国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完成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三大转型,而城镇化是三大转型的核心、纽带和归宿.再进一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农村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是富裕农民;富裕农民的关键是减少农民;减少农民的根本途径是促使其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要在非农领域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前提,是要有较大规模的城市.当前,我国存在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异化为城市建设、城镇化道路不可持续等问题.建议国家继续深化有关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中等城市为重点,走大中小城市及农村协调发展的道路;注重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