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商业》2008,(16):66-68
一、华联物流项目背景 上海华联超市物流有限公司是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改制组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物流公司.公司坐落在上海市市级物流园区--普陀区桃浦西北物流园区内,其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迅速,商务活动量大,商业网点和交易市场繁荣发达,公司在连锁超市商品的配送方面,实力雄厚,经验丰富,基础扎实,能承担多种客户的物流业务.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的出现,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的成熟等因素对实体连锁超市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据此,就现代连锁超市的三种常见的配送模式——自主配送、供应商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进行了介绍,并且分析找出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方案的优化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果蔬配送的角度,研究综合超市果蔬配送模式的发展过程,分析其逐步降低果蔬成本的系列模式并总结规律。和专门的水果超市及蔬菜门店作对比,判断后两者的果蔬配送阶段及其今后发展的方向,指出农超对接是果蔬经营主体未来发展的主流配送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及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兴洪 《商场现代化》2007,(20):141-142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可以归为四类: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共同化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连锁超市应根据自身的规模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物流配送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SCOR模型的流程理念,深入分析并识别了连锁超市配送的核心流程;基于配送各环节的核心流程的分析结果,运用关键成功要素法,获得各个核心流程的关键风险因素,研究得出连锁超市的配送风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连锁超市的联合配送内涵及功用,论述了若干模式下连锁超市的联合配送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连锁超市联合配送策略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配送合理化是生鲜超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措施,是生鲜超市正常运行的基础。国内外生鲜超市间的竞争,实为配送体系的竞争。本文以北京市生鲜超市为研究对象,对配送合理化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以配送成本、配送质量、配送生态效益和配送能力为四个状态指标,构建了生鲜超市配送合理化模糊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北京市7家具有代表性的生鲜超市的配送合理性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了促进北京市生鲜超市配送合理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华联超市的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联超市自1993年开出6家门店以后,经过艰苦创业才得以崛起。但成绩只会属于过去和今天,明天的华联超市能依然辉煌吗?也许华联超超市独特的“管理模式”能给你一个参考答案。一直以来,华联都是以“卓效、严格的管理”称,其管理模式的特色充分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连锁与特许》2003,(10):10-11
2003年上半年,华联超市销售规模已达到87.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3.95%;新加盟华联超市的门店达142家,与上一年同比增长60%。 华联超市是国内最早特许经营的连锁超市公司之一,特许加盟事业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广安门外,家乐福与华联超市相距不过1000米,虽然华联超市位于交通便利的广安门外大街上,但自从家乐福马连道店开业后,华联超市就明显感到了压力。家乐福在位置上明显不如华联,它不仅不在繁华地区,而且交通也极为不便。即便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家乐福不仅没有被动,反而在服务上抢先了一步——开设免费购物专车,在广安门外大街的主要车站设立接送点。这样一来,附近的居民也就乐此不疲地开始走东家,串西家,进行有比较的购物了,而这其中价格自然是消费首当其冲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了,因而,也就出现了顾客在华联大量地购买酸奶及一些日常用品,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苏果超市果蔬类农产品的产品质量,达到果蔬类产品保鲜的目的,苏果超市果蔬类农产品流通和配送环节是越少越好,最好是由供应商直接配送到超市的柜台上或者超市直接到供应商处购买,配送到各个超市门店,这种配送模式就要求供应商(超市)一定要建立联盟,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需求量达到规模效应,提高配送服务水平。苏果超市的门店分散,资金有限,若想建设完全符合超市需要的果蔬物流配送中心,很难完成,因此需要建立供应商(超市)联盟,组建共同配送中心,这样做能够达到合作双方共赢的目的。要想发挥物流联盟在超市共同配送中的作用,需要建立共同的生鲜农产品配送体系,包括果蔬类农产品的采购、配送中心的机构设置、配送中心设施和设备的利用、配送资源的共享、信息系统的共建、物流配送管理的共同化等。  相似文献   

12.
周荃 《商界名家》2006,(7):38-40
4月20日.华联超市公布2005年年度报告.去年华联亏损4016万元。由于华联超市基本上布局大城市,而大城市激烈的竞争是导致去年出现亏损重要的原因。由此.华联被迫转战外资零售企业尚未触及的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3.
连锁超市是借助连锁的形式将众多的超市联结起来,并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各超市之间实现购、销、存、运各项职能的专业分工,其物流模式为:生产者→物流配送中心→连锁店→消费者。物流配送中心是连锁超市物流的主体机构,承担绝大部分物流任务。本溪地区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心都是在原企业仓库基础上改建而成的,配送中心选址不够科学、配送规模小、现代化程度低,最终导致连锁超市不能形成价格和服务优势。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本溪地区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应首先进行科学选址,其次,发展共同化配送和社会专业化配送,再次,运用现代化技术,实现配送中心装备的现代化,最终提高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效率,从而提高连锁超市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陈雷  崔倩 《中国市场》2012,(19):10-12
随着连锁零售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为降低风险,出现了多业态经营的新形势。本文探讨了连锁超市企业的共同配送问题:概念、模式分类及费用的分担和利益的分配。并列举了连锁零售企业共同配送的成功案例,最后提出了由连锁超市企业实施共同配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学、规范、认真的企业管理是华联超市发展壮大的支柱华洲上海华联超市公司创办之初,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下达了“三年亏,四年平,五年盈”的内部考核目标。然而,华联超市在开办第二年,即1994年8月,当网点数达到18家时,便提前3年多步入了盈利期,今年全年...  相似文献   

16.
赵玉国 《中国市场》2008,(2):132-133
超市下乡,是连锁企业的必然选择。面对经营农村连锁超市存在的空车率高、配送成本高和配送难度大等问题,连锁企业应在配送策略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物流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标准超市特许加盟业务模式的产生 标准超市(国外称为Supermaket)于1990年诞生于我国南方,目前本土较知名的超商企业如联华超市、华联超市、苏果超市等,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诞生的.尽管大型综合超市和便利店随后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标准超市仍是超商企业的主力业态,以联华为例,2008年底标准超市3900家,占网点总数的43%.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广泛运用,B2C电子商务企业也开始迅速发展,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目前B2C电子商务企业主要使用的三种配送模式,根据配送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运用多目标决策方法为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和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慧 《江苏商论》2010,(4):51-52
物流配送是连锁超市经营的关键环节,它对超市所在供应链上的整体绩效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先对我国连锁超市典型的物流配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规模的连锁超市提出了第四方物流配送和物流联盟共同配送的优化改进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上半年,华联超市销售规模已达到87.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3.95%;新加盟华联超市的门店达142家,与上一年同比增长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