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在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研究回顾后,结合旅行社行业的具体特性,认为旅行社只能利用无形的服务来获取竞争优势,深入分析了目前旅行社业实施服务竞争优势的若干障碍,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旅行社产品如何走出低价竞争怪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大多数旅行社产品正处于产品雷同与低价竞争的怪圈。这导致了旅行社服务质量的下降与旅游者控诉居高不下,这些严重影响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与地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市场细分、线路设计、实效推广、专利经营及网络化联盟五个方面阐述了创新走旅行社产品走出低价竞争怪圈的真正出路。  相似文献   

3.
本通过对中小旅行社结构的分析,揭示了中小旅行社与大型旅行社在中国旅行社业竞争中的优劣势,提出了中小旅行社生存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低价、同质化竞争导致了我国各旅行社难以独善其身 ,旅行社全行业业绩下滑。如何使旅行社走出这种竞争陷阱 ,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 ,通过对旅行社市场结构特征的考察 ,提出了调整竞争策略这一思路。而根据理论分析 ,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 ,产品的横向和纵向差异化策略会提高企业的利润与价格 ,缓和价格竞争。所以 ,差异化策略应该是旅行社避免低价竞争 ,建立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就此 ,本文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对差异化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禁止限制竞争协议,是反垄断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了国外对限制竞争协议进行规制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分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限制竞争协议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我国反垄断法禁止限制竞争协议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旅行社业有效竞争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CP范式为框架,通过选取CR100、促销密度、旅行社企业年增长率等12个指标作为我国旅行社业有效竞争的评价指标,对这些指标在1999年至2006年间的指标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旅行社业尚未实现有效竞争,旅行社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旅行社业务出发,论述该行业过度竞争的成因及危害。在此基础上,通过旅游需求特点的变化,分析旅行社业务范围的新特点,并借助逆向选择理论,对规范行业竞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旅行社业务出发,论述该行业过度竞争的成因及危害.在此基础上,通过旅游需求特点的变化,分析旅行社业务范围的新特点,并借助逆向选择理论,对规范行业竞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领导思维模式分析,结合旅行社现在的竞争形势,提出多维共赢的现代旅行社竞争的新理念,并具体从产业、企业和顾客等6个方面阐述旅行社共赢经营理念,最后以济南市一家旅行社为案例从实践中分析旅行社共赢的具体内容与成果。  相似文献   

10.
柔性化:现代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部环境的变化,外资旅行社的进入,对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面对刚性的竞争和挑战,柔性化管理必将成为旅行社“以柔克刚”的利器。旅行社可以通过树立“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关注员工的可持续发展、适当对员工授权、建立学习型组织等一系列柔性化手段来吸引及留住旅行社人才,并最终在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11.
白艳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27(4):21-23,62
中小学生春游市场是学生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学生春游市场开发进程缓慢,旅行社很少愿意涉足。本文从中小学生春游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小学生春游市场特点,探讨了中小学生春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开发思路,供有关部门开发中小学生旅游市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心理契约是指雇佣双方对雇佣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雇佣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心理契约有主观性、动态性和可自我执行性等特征。它能提高员工和旅行社双方的工作效率、保持员工与旅行社的良好信赖关系,对旅行社与员工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旅行社应通过建立公平招聘制度、构建全面培训体系、健全有效激励机制、更新落后管理理念和塑造和谐企业文化等措施来加强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3.
大湘西旅行社发展路在何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WTO和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直接给大湘西地区旅行社带来了冲击。面对双重压力 ,大湘西旅行社惟有认清形势 ,面对市场 ,走改革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旅行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中国旅行社的研究,对当时存在的其他旅行社的系统研究较缺乏。由于背景的特殊性,民国时期的旅行社包括专业性旅行社和非专业性旅行社。当时旅行社开展的主要业务涉及交通、食宿、游览、娱乐等方面,为游览者提供了便利。在当时经济环境、交通环境及政府支持的共同作用下,旅行社的规模不断扩大。但作为中国的旅行社起步阶段,民国时期的旅行社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试析旅行社业的商务e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信息时代下旅行社行业五种竞争力的变化状况,指出旅行社业的商务e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试着预测出旅行社的商务e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对因特网应用冲击传统旅游业务代理的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年来因特网上电子商务应用所形成的对传统旅游代理商运作方式的冲击,对以往旅游分销体系的影响进行分析,试图说明:1.在因特网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冲击下,在一个时期内,旅游代理商的存在仍有其客观基础;2.网上销售将替代传统旅游代理方式而成为最主要的旅游销售方式;3.旅游供应商网上旅游直销和通过因特网实施旅游代理是基于因特网应用的旅游销售的两条会长期共存的渠道;4.传统旅游代理商和电子旅游代理商的优势具有互补性,两者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中发展成为一个共同以因特网应用为核心的中间商系统;5.长远地看,旅游代理商的代理职能将渐渐萎缩。  相似文献   

17.
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旅行社经营业绩存在显著差异,旅游客源地旅行社经营绩效优于目的地旅行社经营绩效,旅行社产业链条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平等现象。本文首先建立模型论证这种旅行社产业链条中利益分配不平是由旅行社产业链条中不同环节的市场结构不同引起的;接着指明旅行社产业链条中不同环节之所以市场结构不同,关键是不同环节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要素需求等不同,导致旅行社产业链条中的下游环节往往处于利润高端,上游环节往往利润微薄,甚至亏损;最后根据旅行社产业链条中这种利益分配状况提出了改善我国旅行社经营绩效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旅行社和游客的调查数据分析,从实证角度论证了旅行社和游客对旅行社旅游线路顾客价值定价策略的理解上有误区,指出旅行社旅游线路产品中的顾客价值,初步确定旅行社旅游线路产品中顾客价值各级价值维度指标,提出正确理解旅行社旅游线路中的顾客价值是旅行社和游客达到双赢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旅行社员工流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员工安全问题己成为旅行社管理者的重要议题。主要针对旅行社员工流失成本内容构成及其流失成本计量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日本旅行社业经营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表现在旅游者开始对旅游价格敏感,对差异性旅游产品需求旺盛,旅游电子商务使住宿业和旅游运输业的直销能力增强等方面。2003年,日本政府开始实施观光立国战略,争取在2010年实现吸引1000万入境旅游者来日本观光旅游的战略目标,对日本旅行社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环境,促进观光立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日本政府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新《旅行社法》。新《旅行社法》在旅行社业分类标准、旅程管理制度、营业保证金制度等方面做出了比较大的修订,将促进日本旅行社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