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从而对货币流通的客观要求也相应扩大,因此,在农村货币流通日益发达的环境中,客观要求金融制度和信用机制相应的发育和健全。特别是党的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以后,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农村商品经济更加活跃。在这种新的情况下,民间自由借贷也随着党的经济政策的落实,开始活跃起来。当前,农村民间自由借贷的特点是:(1)发展速度快,据铁岭市昌图县金家镇120户农民的调查,发生自由借贷行为的户数,由1984年的52户增加到1986年的74户、1986年比1984年增加了42.3%;1984年全年发生自由借贷行为288笔,金额共12,240元,而1987年上半年就发生了387笔,金额达28,026元。(2)借贷活动区域广。农村民间自由借贷没有条规所限,借贷双方可根据自己的意愿任选对象,而且部分贷款农民怕露富,往往有意把闲置的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农村信用联社依托打造“小额农贷”这一优势品牌,努力构筑农民增收、信用社发展的“双赢”平台,取得了显著效果。至2002年6月末,全区小额贷款余额达7.08亿元,比年初增加2.15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91.45%。支持农户29014户,比年初增加10656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26%。上半年共实现财务收入77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53万元,增长17.6%,其中小额农户贷款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107万元,增长94%。各项存款较年初增加2.75亿元,居全市第一位。●实…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农村民间借贷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农业效益、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投入等在1997年之后连续四年增长乏力,以农民问题为主的“三农”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对的发展难题之一。而这一问题的形成与解决都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三农”问题的难点是资本高度稀缺,而既有的制度安排并不能化解这一问题。与正规金融机构相比,民间借贷由于手续简便,现金供应及时等特点重又占领农村信用领域。据农研中心2000年“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报告对15个省20市县的调查显示,民间借贷发生率高达95%,高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在农村进行经济需求调查时发现,有村民362户的某村,每年贷款仅有5户,资金需求总额不到30万元。但经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一带民间借贷非常活跃。每年民间借贷款都在百万元以上,并且借贷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农村民间借贷主要是指乡村私人之间以收取利息为条件和目的借贷行为,是民间信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农村民间借贷区别于正常借贷的显著特点是:借贷双方均以私人名义进行借贷,无金融组织参加;借贷的发生多为临时的,没有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借贷数量的多少、期限的长短、利率的高低全赁由借贷双方口头或以契约的形式协定。由于其方式灵活,手续简单,近年有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1年度河南省704户农户资金借贷需求特征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没有工资收入的农户更高层次的超过自身储蓄水平的生产生活需求已严重依赖农村资金供给,而在农村资金供给上,正规金融机构为做生意、买车和住房等提供过多贷款,信贷风险大增,但农业生产性的小额贷款严重不足,缺乏可获得性;民间借贷则发展迟滞,农户信用观念落后,仅30%农户签订借款字据,且借贷局限在亲戚朋友等人情圈里,缺少组织化机构,另借贷有额度增大和非生活化的趋势.文章针对河南省农户资金借贷需求特征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了有针对的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村民间借贷市场日益活跃,需要加强引导,促进其规范发展. 一、农村民同借货的特点 (一)借款人多居收入档次两端,民间借贷额度提高.民间借贷多发生在经济不太发达或较发达的自然村屯;借款人或是经济较困难的农户,或是经济较富裕的非农户.民间借贷额度已由过去的几千元发展到上万元.对一部分种养殖大户、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来说资金额度更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部分农村地区,民间借贷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月利率普遍在 3分以上,大大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明显具有高利贷性质,而且其发展势头也越来越猛,各种有关借贷纠纷的案件时有发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重大影响。为此,须对农村民间高利贷现象加以研究,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借贷的行为特征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0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民间借贷在农户借贷中占有绝对比重并呈不断上升之势,农户借贷用途大部分用于非生产性用途。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传统农区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微观面板数据,研究了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正规借贷还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的生产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远远大于正规借贷的影响。正规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在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但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正向效应在各地区之间不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应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有序发展,实施差异化的区域金融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户民间借贷规模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呈现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重结构特征。农户民间借贷是农村非正规金融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农户民间借贷规模、特征、演变趋势,对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户民间借贷规模实证研究,笔认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全面放开农户民间借贷市场,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加强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的联合。  相似文献   

12.
民间借贷的历史有几千年,村民对于这个祖辈传下来的金融机制非常习惯,充分体现了农户金融选择的倾向性.总体看来,在有的地区民间借贷有不断减弱的趋势,但是无论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在经济禾发达地区,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的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13.
蔬菜生产规模日趋扩大。2002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2.69千公顷,总产量750.25万吨,蔬菜产值(按不变价计)达28.43亿元,比2000年增长16.14%,蔬菜产值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的13.78%,占农业总产值的6.93%。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全省农民人均出售蔬菜的现金收入达80.5元,比1989年增长3.4倍。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对巴彦县平原区乡域经济者了调查。平原区10个乡镇的139个村,463个自然屯,总人口23.2万人,耕地面积为111.7万亩。实施“七五”计划以来,平原区乡域经济逐步走出了一条由单一型生产向规模型、效益型生产发展,由偏重种植业一元结构向农林牧渔多元格局迈进的路子。1991年平原区10个乡镇粮食总产达33,360万公斤,比1986年增长了55.6%,粮食亩产338公斤,比1986年增长了55.4%;总产值达54,584万元,比1986年增长二倍多,其中粮食收入20,526万元,多种经营收入12,157万元,乡镇企业收入12,801万元,分别比1986年增长130%、180%和389%;村办实业由1986年的13个,发展到目前的136个,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有3,800个农户的1.85万人,占平原区乡镇总劳力的7.9%。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余年来,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推进。但是,农村弱势群体(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和微小企业,下同)贷款融资难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据中国人民银行对10个省的263个县2004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农户贷款的覆盖率仅为26.3%(中国人民银行农户借贷情况问卷调查分析小组,2009)。一些传统农区、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和中小企业甚至没有获得任何金融服务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市场效果差强人意。农村正规金融组织收缩农村阵地,留下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还存在着资金供给政策的“抑农”倾向。我国农户从银行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借人资金仅为借款总额的13.94%,从私人或其他非金融机构借人资金高达借款总额的86.06%,大部分资金借贷是在农村内部解决的(何广文,1999)。这些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形式包括自由借贷、银背和私人钱庄、合会、典当业信用、民间集资、民间贴现和其他民间借贷组织(如股份基金会等),而目前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又受到中央政府的种种限制。为进一步探讨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我们需要对农村借贷制度有一个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事实和数据中引出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实际情况,主要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做出说明.正是在这两方面原因的作用下,凸现了农村民间借贷在农村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尽管如此,它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对农村金融秩序具有一定的冲击性、容易引起债务纠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等.因此,提出以社区合作方式发展社区合作金融、制定规范民间借贷的管理办法,让符合条件的民间借贷机构合法化,逐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鼓励有序竞争.  相似文献   

18.
一、农村民间信用市场概况(一)产生与发展农村民间信用市场是农民及自发形成的组织相互借贷资金、直接融资的行为。它不是执行国家计划政策的农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融资的场所,而是一个没有固定场所,不受国家计划、政策法规约束,主要按市场供求确定利率、自由借...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历史悠久,并随着农村居民自发需求增加而日益活跃。虽然农村人际交往中的“结构洞”限制了村民的借贷活动,但同时也促使了农村民间借贷中介“桥”的拓展,这些“桥”是由血缘、地缘、业缘和趣缘等人际关系搭成的。正是由于农村民间借贷根本基础是由借贷双方的人际关系网络所构成,并形成了借贷关系内在的信用基础,才使农村民间借贷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和现实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利率的多次凋整,银行存款的收益处于低位期,一些农村居民便将家庭部分积蓄资金投向民间借贷市场,以增加收益,民间借贷日趋活跃。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经营专业户、个人企业等由于贷款条件的限制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而又急需发展资金,只得向民间进行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融资业务的机构和个人,如担保公司、信息咨询公司等机构及地下高利贷者(放款人),民间借贷行为呈现膨胀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