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功营销》2009,(8):42-43
奥运渐远,众奥运企业的营销效应在后奥运时代逐渐显现。 硝烟散尽之后,有的企业砸下重金仍难以形成品牌与奥运的天然关联,而有的企业则将奥运盘活成自己手中独一无二的资本,成就了与同行迥异的品牌背书。中国的这批奥运企业,虽然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2.
VISA可以说是北京2008年奥运战略合作赞助商中,奥运营销做得最科学、最成功的品牌之一,VISA非常有效地利用奥运赞助商的权益,广泛推广合作,极大地传播7VISA的品牌和企业信息。这当然与VISA一贯坚持的奥运营销策略和以往的奥运营销经验脱离不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家住在上海徐家汇的赵翼民看到海尔空调送到家门口时,这个网友兴奋不已!他在奥运期间上网参加了海尔奥运金牌竟猜活动,得到了这款海尔送出的大奖。北京奥运给中国和中国的企业带来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国际化契机,象海尔这样的中国企业利用北京奥运在全球市场发动了一场营销战役。在海尔的奥运营销战役中,互联网是最重要的互动营销平台。从密西根的奥运品牌营销监测效果来看,中国观众对海尔品牌的国际形象认可度大幅提升,海尔第一家电品牌联想度绝对值提高近十个百分点,在品牌影响力、品牌美誉度等方面,已经超越西门子、惠而浦、伊莱克斯等国际家电品牌。  相似文献   

4.
奥运,对中国人来说是百年一遇的梦想成真,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绝佳的品牌传播良机。企业赞助奥运、参与奥运、借势奥运来宣传品牌。不可否认,实力强的企业在奥运营销的进程中有先天优势,甚至是主角,但中小企业绝不是奥运营销的旁观者。  相似文献   

5.
2008年奥运营销不仅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更为重要的是,奥运提供了影响力巨大的品牌传播舞台,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很多企业都吹响了奥运营销的号角,但是,如何将奥运元素与企业品牌实现良好的结合,如何能够做好奥运营销,这是很多奥运营销企业关心的问题。盛世指标数据管理有限公司最新的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企业营销负责人表示,奥运营销需要将品牌的战略与奥运营销紧密地结合起来,而“追求卓越”、“激情”、“科技”、“全球性”等奥运的价值元素可以作为品牌的核心诉求实现和奥运的对接,截至目前,可口可乐和联想等企业被誉为是表现最好的借助奥运进行营销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与奥运会联系在一起,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都将空前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奥运磁场影响机理和企业赞助奥运过程中发生的品牌磁场效应,包括吸附效应、自我加强效应和扩散效应,以得出中国企业品牌的奥运赞助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围绕奥运的相关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发展壮大。而在众多产业中,奥运产品异军突起,成为奥运营销中的生力军。借助奥运的推力发展企业产品品牌,是众多商家目光的集聚点。然而如何做好奥运品牌营销是我们长期应该考虑的问题,因为奥运是一种持久的竞技精神,更是我国商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2008年8月8日,还有一年,北京奥运已然进入倒计时。 奥运,作为体育营销的顶级平台,对于中国市场的企业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多年的体育营销经验,各种体育赛事的赞助活动,使得企业在奥运营销上初具经验。然而,奥运在中国召开,却又是前所未有盛事,中国企业能否成功畅游奥运这一世界性平台犹未可知。 对于奥运赞助商来说,筹备奥运营销的已有数年,步入了最后一年的收网阶段。如何充分利用奥运赞助商身份来挖掘商机,如何在传播、终端上统筹并进,如何在经历了数年的播种之后收获品牌或市场效益的果实,是每一个赞助商都在思考的问题。 而对于非奥运赞助企业来说,奥运所助推的消费动力已经体现,也正是企业发力的时机。然而,奥运知识产权和反隐性市场的大门,也在徐徐关闭。无论实力型企业抑或草根企业,都在寻找市场的空隙,寻找合理合法的机会接近奥运。 为此,本刊特别策划了《争夺“前奥运”市场》专题,以企业在奥运前夕的营销案例入手,希望为广告主有所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江明华 《中国广告》2006,(10):134-134
奥运会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考虑到北京奥运会要到2008年年中才能开幕。而每届赞助商又只能在奥运正式完结前。利用本届奥运的名义来推广他们的产品。所以,奥运赞助商及相关企业必须在2007就进行冲刺。大力推动产品销售和品牌升级。对于那些非奥运赞助商的企业来说,2007年更是不容错过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姚伟 《商界》2007,(6):80-81
1984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柯达 “非奥运营销”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4年,用于描述在这一年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些企业所采用的特殊营销手段。在这届奥运会上,富士耗费巨资成为奥运赞助商,而其竞争对手柯达却成为了ABC电视网的赞助商。并由此创造了一个非奥运营销的经典:因为赞助电视网,柯达有权在奥运转播过程中不断传播柯达的品牌标识。  相似文献   

11.
黄升民 《中国广告》2008,(10):24-24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奥运战略是品牌前进的加速器。而对于没有做好准备的赞助商而言,站在奥运会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高度反而是一种伤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剧品牌的死亡。就像站在聚光灯下的舞台之上让人评头论足,每一个瑕疵都会暴露无遗,最后演变成为致命的缺陷。所以,我一直强调品牌对奥运的赞助一定要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奥运营销"成为中外企业提升企业品牌,实现品牌飞跃的一个新的途径。奥运营销能够使企业品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巨大的资金投入可能使企业无法负担,企业也必须面对非奥运赞助商抢占品牌营销资源,企业要借助奥运营销提升自己的品牌,需要确立持久的品牌战略;运用系统的整合营销;积极探索模式创新;兼顾不同人群的多元需要,打造全民奥运盛典。  相似文献   

13.
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对奥运赞助企业的认知度可以达到72%。就此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奥运项目执行总监罗斌认为,认知度72%已经超过他的预计,认知度在罗斌的理解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不仅仅是一个知晓,还有一个认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非奥运赞助商的“非奥运营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雪梅 《中国市场》2007,(20):64-67
能顺利地搭上了奥运这趟快车的企业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小企业当然不情愿眼睁睁地看着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从眼皮下白白溜走。借助奥运会的东风提升自己的品牌,“非奥运营销”就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15.
时间的脚步走入2008年7月,北京奥运会进入最后的倒计时阶段,作为东道主国家电视台的央视也在为向观众奉上一场宏大的视听盛宴做着最后的准备和努力。中央电视台倾力为品牌赛场上的企业搭建奥运营销的平台,不断推出优质的奥运广告产品,满足企业借助奥运塑造品牌的需求。2008年CCTV奥运广告产品作为最后一批优质、稀缺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07,(6S):48-49
奥运将近,所有获得北京2008奥运会合作资格和赞助权的企业,已经进入了奥运营销加速跑阶段。然而,忙碌的企业品牌队伍中,我们同时也看到了许多非赞助商企业的身影,它们同样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7.
利用奥运营销 实现品牌飞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营销”是当今非常流行的营销手段,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运营销”成为中外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品牌飞跃的又一新途径。本文通过对奥运营销的概念及对企业的影响进行的详细分析的探讨,并指出了企业进行奥运营销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企业开展奥运营销具有普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歌 《品牌》2008,(6):56-59
<正>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体育竞技的至高舞台,更是企业品牌展示自身实力的最好契机。一场奥运品牌大战正在上演,看谁能借势奥运飞得更高。"奥运经济",是一个热门话题,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媒体和专家们就已经在盘算  相似文献   

19.
艾西 《广告大观》2007,(9S):88-90
举世瞩目的08奥运会为企业提供了品牌传播的绝佳机遇。 为了抓住这次机遇,奥运赞助商们各出奇招,包括将奥运相关元素融入产品设计,请奥运冠军作代言人等,而投放央视广告,抢占传播制高点,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除了抢占奥运重大节点节目、奥运栏目、奥运选拔活劝等与奥运直接相关的媒体资源外,奥运赞助商还纷纷加强投放央视招标时段资源,通过这一“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黄金广告时段,强势传播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奥运精神。[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 "奥运营销"成为中外企业提升企业品牌,实现品牌飞跃的一个新的途径.奥运营销能够使企业品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巨大的资金投入可能使企业无法负担,企业也必须面对非奥运赞助商抢占品牌营销资源,企业要借助奥运营销提升自己的品牌,需要确立持久的品牌战略;运用系统的整合营销;积极探索模式创新;兼顾不同人群的多元需要.打造全民奥运盛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