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由于诸多数据好于预期,不少舆论皆以“春天已到来,经济已回暖”作为定论。  相似文献   

2.
明加 《珠江经济》2004,(9):43-48
如果说全球化是最切实可行的缩短世界贫富差距的途径,那么中国选择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便是迎接全球化到来的最好方式。区域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3.
中国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模式之后,加快的城市化 和新兴的中产阶级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关键驱动力之 一,消费繁荣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4.
在巴菲特、索罗斯相中中国概念股之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中国概念”根本上不了台面,原因是什么?华尔街的分析师评价:“中国的股价很难反映中国经济的态势,在中国,经济好并非意味着牛市的到来。”这的确称得上中国的特色了——“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先天职能对于中国股市无效!  相似文献   

5.
从“刘易斯拐点”看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连续快速稳定增长。专家们对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大致跟对全球经济的预测差不多:保持2007年的增长势头,但有所减缓,大致维持在10%左右。同时中国经济将在2008年面临着重大挑战,其中大家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6.
李明旭 《中国经贸》2010,(16):164-164
在高速轨道上运行着的中国经济列车,进入一个异常关键的时期——经济转型期。中国对经济转型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正在加强。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高层官员相继发表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讲话,并多次使用“加快”字眼,凸显中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正加速到来。  相似文献   

7.
媒体     
《中国经济信息》2009,(18):12-12
世界经济复苏的声音 金融危机是否已远去?经济复苏是否已到来?此时此刻,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新领军者年会来到中国大连,世界与中国,新领军者与竞争力,危机与复苏……种种悬疑,在东方的渤海之滨期待得到解答。  相似文献   

8.
焦富全 《发展》2001,(6):45-46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和新经济的到来,既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又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此日益变化的新形势下,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路子如何走,突破点在哪里?最近,我们就庆阳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的概念提出以来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来迎接经济的到来,对中国来说,不论从经济的短期或长期看,新经济都是中国需要抓住的一个机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长期问题是开发人资本,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寻找替代,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寻找替代,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问题,则是原有的经济结构在调整中遇到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周刊》2006,(4):12-12
对于那些研究中国的经济学家而言,2005年圣诞节没有到来。因为,这一节日前,北京公布经过校正的经济数据:一夜之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取得了相当于一个奥地利规模的增长。由于更多考虑了服务业部门,人们猜测,中国可能跃升为排列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11.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采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相似文献   

12.
中国资源品的短缺以及国际资源品价格的高涨,导致“中国制造”利润的下降,使中国企业的高成本时代提前10年到来。在增长速度几乎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利润的大幅下降显示出企业将陷入增产不增收乃至赔本的“悲惨式增长”中,并可能致使中国经济存在失速的危险,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的粗放。  相似文献   

13.
辜胜阻 《浙江工商》2001,(5):12-12,10
中国要发展网络经济,或者说要在网络时代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其瓶颈不是钱的问题,不是人的问题,与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中国新经济时代并不会自动到来,它需要一系列制度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倡导绿色消费,掀起了绿色革命的浪潮。经济决定金融,绿色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中国金融携手绿色革命,为绿色经济提供全方位的绿色金融支持开辟了无限商机。中国金融企业面对绿色革命的浪潮,应敏锐把握绿色经济所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以为绿色经济提供绿色金融支持和服务为切入点,以绿色金融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做为其新的效益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声称本国经济正在以每年10%到11%的速度增长,而中国官方的分析师们也说,远在22世纪到来之前,他们国家就能赶上美国。别信这个说法。 首先,中国官方的统计数字似乎缺乏真实性。根据数学计算结果,如果总体经济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而以农村地区为基础的经济有70没有增长(中国政府就这么说),那么中国城市地区的经济就必须每年增长33%。城市经济增长迅速,但是没有达到33%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新年献辞     
新的千年已经到来,《山东经济》向广大读者恭贺千年之禧;新的世纪即将开启,《山东经济》向所有关爱支持其成长与发展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送去诚挚与美好的祝愿!全世界都把2000年的到来看作一件大事。新的千年被人们寄予许多憧憬和希望,通过中央电视台《相逢2000》特别节目,我们目睹了世界各地隆重热烈的庆典盛况;在2000年到来的那一刻,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一道尽情分享着那“千载难逢”的兴奋和激动。站在千年更迭的交汇点上,现幸存于世的中国人自然生出我们任何一辈先人无以伦比的自豪感;中华民族的独立已经实…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的到来,确实让时下的中国经济一片春光:经济增长强劲、结构调整渐趋合理、市场环境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日渐凸显。不过,在这种“大好”的环境下,许多企业家却感到困惑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究竟应该怎样定位呢?  相似文献   

18.
的确,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并在世界范围内购买资产。而且中国的经济规模确实要超过美国。但是这并不会像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很快到来——最早将在2040年实现,很可能是在2050年。在此期间,眼下的任务不是设法阻止中国购买美国的资产和进入美国的市场,而是要与中国一起精心构建一个足够包容和灵活的国际体系,以保证中国经济增长并使世界其他国家分享其经济带来的潜在收益。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到来,标志着人类即将迈人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科技)为首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时代,世界各国纷纷采取筹建信息高速公路、加强教育力度等各种应对措施,各国际组织也将知识列为重要保护对象。然而,对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知识经济将对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中国,刚刚由第一次经济浪潮转人第二次浪潮,农业经济的影子还没有甩掉,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几十年的差距。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中国而言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知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家李佐军认为,随着转型发展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将面临九方面问题与挑战:经济增速下滑带来挑战,通胀长期化带来挑战,经济泡沫累积带来挑战,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型带来挑战,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带来挑战,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带来挑战,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加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