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落实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真实把握高新技术及有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状况,加快提升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好全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奠定坚实基础。2006年9月至11月,我处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统计和申报过高新技术项目的共368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调研的情况能够反映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现实。现就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本溪是辽宁省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的基地,2007年全市中药产业完成总产值15.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1亿元。为了解本溪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笔者对2007年本溪市若干重点中药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涉及企业基本状况、企业经费投入状况、企业研究开发现状、企业创新产出情况等,涉及的企业有辽宁好护士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本溪森秀药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等。  相似文献   

3.
常丽 《科技和产业》2008,8(2):11-14
辽宁工业发展的关键是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存在着互动关系。辽宁要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必须将产业集群的发展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诸多代表性企业创新能力的调研,充分证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之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水平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广东企业自主创新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本次调研重点在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并得出结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技术创新效率,其次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能力。我国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不同,从强到弱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此研究为各区域提高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的分析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决定要素的研究基础上,从实用角度出发构建了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制造业29个行业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孟卫兵 《魅力中国》2010,(10):19-20
针对当前我国产业聚集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产业聚集区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较低层次、内部恶行竞争、缺乏有效的配套法规措施和扶持性的产业政策等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把提高我国产业聚集区技术创新能力上升为国家意志建立完善法规制度,保障产业聚集区良性发展,促进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源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七大因素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际竞争日趋加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大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虽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有明显的提  相似文献   

9.
庞莹  丁苇 《特区经济》2009,(12):280-281
伴随WTO的进入,外资大量涌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FDI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本文根据产业经济学中的技术创新理论,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引资政策调整阶段与完善阶段的FDI对我国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得出了外资对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依靠自身力量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目标以及评价内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确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以此为理论依据选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创新载体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产业人才队伍、知识产权战略6个维度深入分析江苏南通市"十二五"期间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成效,探究目前南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不足,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相对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适应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文章研究并提出了"十三五"加快南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快产业技术突破、发展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优化产业技术创新环境和加大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力度等七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宁波通讯》2015,(1):35
在针对慈溪中小微企业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慈溪中小微工业企业存在企业多,规模小;产业集群度高,块状优势明显;经营机制灵活,市场拓展能力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等特点。与此同时,行业和企业内部分化加剧。当前是中小微企业发展最困难的时期,也是企业化危为机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今后一段时期市场调整的力度还会加剧,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低端产业和弱势企业被淘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破转型升级之难究竟靠什么?就企业来说,必然找准定位,苦练内功,加快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只有做  相似文献   

13.
高磊  郗永勤 《科技和产业》2012,12(12):92-96
在构建包括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环境支持能力和扩散能力等四项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由此揭示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并运用该模型对福建省近七年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提升福建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动漫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一新兴产业也正在成为苏南城市板块新的经济增长点。"原创"作品是动漫产业发展的灵魂所在。因此,如何提升苏南地区动漫企业的原创能力以确保苏南动漫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已成为江苏省相关部门迫切关注的问题。本次研究针对苏南地区动漫基地原创能力较好的动漫企业进行抽样调研,首先,总结数据找出苏南动漫企业原创能力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其次,结合苏南的地域特色,从人才培养、政府决策等角度,为发展苏南特色动漫产业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指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某地区产业所拥有的资源、知识、技能、信息和价值的集合体,是该地产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别地仿效、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这一能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难以模仿性的特性,其构成要素包括资源控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在宁波新一轮发展中,必须构建和再造宁波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浙江信息产业将坚持“强化创新、主动发展,深化合作、集成资源,立足应用、互动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培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宜昌高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磷化工生产基地之一,聚集了拥有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企业宜化集团、全球最大的六偏磷酸钠生产企业兴发集团、世界首家窑法磷酸生产企业三新磷酸公司、国内规模最大的磷复肥生产企业宜昌新洋丰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宜昌高新区精细磷化工产业不仅规模大,其核心技术及技术创新能力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宜化集团开发应用的“大型国产化磷铵装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大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高新区在积极拓展精细磷化工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更是走在行业前列。宜昌磷化工产业已成功完成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转变。2012年,在国家、省、市三级质量抽查活动中,该区精细磷化工产品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产业》2006,(6):27-27
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日前就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在山东济南、聊城等地进行调研时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调企业为主体,要着眼于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点,使企业在提升产业层次、调整产业结构上发挥更大的能动作用;强调企业为主体,要着眼于推动科技与经济更加有效的结合,为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找到结合点和突破口;强调企业为主体,要着眼于依靠科技创造出更多的自主品牌,使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在市场风浪中崛起。  相似文献   

19.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组成,是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自2007年6月启动全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以来,国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迅速。但是在联盟的稳定性以及联盟成员的合作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客观分析联盟成员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联盟成员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并以E-HR系统为全新的切入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提高联盟合作的稳定性以及联盟的创新效率,促进联盟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快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产业规模已居全球第二位,成为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国。未来10~1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准确把握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律与趋势,紧紧抓住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新的战略机遇期,不断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实施大公司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人才战略,提高本土企业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制订的影响力、核心产品制造能力及国际市场营销能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并最终实现由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