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底,福建省海洋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会上指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是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八大举措之一,要深化对“海”的认识,把福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海”联系得更加紧密,立海之根,融海之势,聚海之力,铸海之魂,开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美好未来。——立海之根,就是要强化对海的认识,深化对海的认识。海洋与人类、海洋与福建有着极特殊的联系和关系,海洋的意义绝不仅仅在其本身,它与世界、与人类、与经济、与文化、与历史都有着深刻的联系,有着丰富的内涵。生命源于海洋,文明源于海洋,历史源于海洋,开放也是源于…  相似文献   

2.
陈明森  林红 《开放潮》2005,(8):7-10
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加快福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开局良好,成绩彰显。但在贯彻实施省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中,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深化和突破。福建省经济学会与本刊联手编辑《深层次考量“海西”建设》,组织发表全省经济学界一批专家、学者关于“海西”建设有关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引起人们对开创“海西”建设新局面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开放潮》2006,(Z4)
为贯彻福建省海洋工作会议精神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暨“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的要求,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从六个方面采取33条具体措施贯彻全省海洋工作会议精神。在优化海域使用管理方面:要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科学规划海域使用,实施海域权属管理,规范海域有偿使用管理,规范围填海活动,强化渔业用海管理,加强海岛管理,推进海域勘界和海岸修测工作。在强化海洋环境资源保护方面:要编制海洋环境及重点海域区域性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污染物排海总量…  相似文献   

4.
《港口经济》2008,(10):6-6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出席9月7日在厦门举办的第三届海峡西岸经济区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在新形势下,交通运输部将一如既往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与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独特优势,推动两岸直接“三通”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5.
管莉 《魅力中国》2010,(31):6-7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已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党中央的战略决策。赣东南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凭借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框架,借助海西现行之力、先试之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最终实现赣东南的大变化、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开放潮》2005,(9):50-51
福建的优势在海,优良港口作为吸引资金、项目,促进临港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因素。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将不断增加,如果对陆源污染物或其他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不力,加上大量建设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等,将使海洋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威胁,并会在许多方面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1、陆源污染物的控制排海措施不力,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加剧;2、大量围海造地,使浅海滩涂及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海洋生态环境受到威胁;3、赤潮、溢油污染等海洋灾难频繁发生,海洋生态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7.
推进闽台经济合作增强“海西”建设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益华 《开放潮》2005,(2):82-83
2004年初,卢展工书记即在省“两会”上正式提出“努力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发展新目标。福建地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间,东临台湾海峡,具有独特的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福建要建设对外开放、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强闽台两岸经济合作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加快福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开局良好,成绩彰显。但在贯彻实施省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中,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深化和突破。福建省经济学会与本刊联手编辑《深层次考量“海西”建设》,组织发表全省经济学界一批专家、学者关于“海西”建设有关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引起人们对开创“海西”建设新局面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丁国炎 《开放潮》2004,(9):51-52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厦门港口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港口是厦门区位特点、区位优势所在,厦门要在“港”字上做文章、求突破。厦门港口要以此契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再创新优势,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迎来了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海峡西岸经济区因台海而立,因口岸而兴。不论是建设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还是完善全国区域发展布局,在加快东部发展中要发挥福建后发优势,形成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相似文献   

11.
陈少勇 《开放潮》2004,(7):56-58
福建省委、首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把福建发展放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去考虑,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分,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宽广思路和坚定决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切合福建实际,体现发展要求,符合党心民心,是对  相似文献   

12.
赵彬 《开放潮》2006,(9):19-22
福建省委、省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审议通过了《福建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暨”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福建抓住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实现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的根本性转变,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向海洋延伸,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意味着福建迈向海洋经济强省已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根据我们的初步理解,这两个重要文件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东南一月     
《开放潮》2004,(4)
福建谋求“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卢展工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这个信息表明,在近些年与周边省份竞争力差  相似文献   

14.
《开放潮》2005,(Z2)
福建的优势在海,优良港口作为吸引资金、项目,促进临港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因素。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将不断增加,如果对陆源污染物或其他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不力,加上大量建设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等,将使海洋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威胁,并会在许多方面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1、陆源污染物的控制排海措施不力,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加剧;2、大量围海造地,使浅海滩涂及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海洋生态环境受到威胁;3、赤潮、溢油污染等海洋灾难频繁发生,海洋生态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15.
冯静 《科技和产业》2005,5(7):16-21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对外经贸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更好更快地培养出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所急需的应用型外经贸人才,是摆在我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意义与应用型外经贸人才培养关系,并从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建设、产学结合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开放潮》2006,(1):29-33
“十一五”时期,是福建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时期,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海峡西岸”写入《建议》,给福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福州市,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及产业集聚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研发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而鼓楼区作为福州的核心城区,日前在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则表示要充分发挥核心城区资源、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格局,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鼓楼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人居环境美、生活质量高、社会事业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的现代化核心城区。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国内外其他区域经济体、经济组织及广大企业界之间的联系,促进两岸经济、科技合作与文化交流,福建省人民政府于9月7日在厦门举办第三届海峡西岸经济区论坛。本届论坛以“合作发展、建设海西”为主题,突出“拓展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建立面向世界的海西合作平台,推进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建设,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和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本届论坛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内容进行交流:一是扩大闽台交流与合作;二是深化闽港、闽澳交流与合作;三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8.
《港口经济》2012,(1):55-55
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涉及滨州的目标和项目有21处。落实规划,滨州坚持以海带陆、以陆促海,推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海上滨州”建设。滨州将突出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海洋化工、海洋交通物流、海洋高新技术、生态能源、装备制造、海洋旅游等七大产业,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莆田市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启动“民资回归工程”,用重点大型项目带动经济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叶继革 《开放潮》2005,(8):36-37
按照全省新一轮发展的整体思路,三明市摆脱观念束缚,跳出三明谋划三明、发展三明,特别是注意发挥独特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产业基础、人文优势的潜能,明确了到2017年提前三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的发展战略,逐步把三明市建成福建省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和生态旅游胜地,加快观念、战略、产业、市场、交通“五个对接”,实现思想解放、区域合作、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发展空间”五个突破”,形成三明对接、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的整体思路,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凸显特色、加快崛起,力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