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以及社会冲突、恐怖事件、贸易摩擦等的影响,我国的海外欠账数额一路飞涨。据商务部研究院的保守估算,我国企业被拖欠的海外商账已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每年以150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增加。尤其是今年,次贷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已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商账的重灾区,仅浙江就有近千家外贸企业遭到美国企业的拖欠。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在通过贸易的方式向我国传导,使我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商账拖欠明显增加。本文在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海外商账拖欠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设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构或专门人员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地防范海外商账坏死风险的建议,以为出口企业加强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企业对出口的依存度增加,加强海外商账的回收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2005年12月8日发布的国内首份《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正处在高风险国家的包围中,企业除了加强内部管理以降低海外商账风险外,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途径。为了让企业财务人员更多地了解出口信用保险相关知识.有效地利用这一规避风险的新手段,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周纪安总经理助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内家电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场。然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幻莫测,给我国家电出口企业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收汇风险。据统计,近几年中国出口平均每年的坏账率是4.6%(约130亿美元),2002年中国出口逾期未收汇金额达150亿美元。我国家电  相似文献   

5.
《中国总会计师》2010,(9):20-20
中国国际商会8月26日在京成立中国国际商账管理专家工作组,搭建外贸企业与商账管理机构的沟通平台,促进我国企业海外账款快速回流。  相似文献   

6.
杨晓凌 《英才》2005,(5):17-17
中国每年以150亿美元的规模递增海外欠款。近日,商务部公布了这样一个数字:中国企业海外业务现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欠款待收,并且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规模递增。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面临着大量的呆账坏账悬而未决,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海外。  相似文献   

7.
海外商账是指出口企业在海外的货款因为买家拖延付款、破产等各种因素导致无法追回的资金。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社会冲突、恐怖事件、贸易摩擦等频繁发生的影响,我国的海外欠账数额一路飞涨。据商务部研究院的保守估算,我国企业被  相似文献   

8.
一、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现状 1.应收账款数额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大约有6万亿元人民币,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而占企业数量90%以上的中小企业深陷应收账款之困。尤其近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卖方回款风险增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困境雪上加霜。目前国内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余额已达到了10000多亿美元,并且正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出口企业有1000多亿美元的海外应收账款未能收回。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巨额海外欠账已经成为中国众多企业无法回避的大难题,不少中小型企业甚至因此被拖垮。据商务部对近千家出口企业所做的调查显示,他们的平均坏账率在5%以上,相当于每卖出100块钱的货,至少有5块钱的货款变成了坏账,全国的情况可能更加严峻。而西方发达国家出口企业的坏账率在0.25%到0.5%之间,中外的差距在十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家》2006,(18):89-90
许多中国的大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和自身产生的自由现金流积累了大量现金储备,他们急于为这些资金找到出路。一些企业需要通过投资获得海外的原材料,另一些企业则追求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中国企业海外收购金额由前年的38亿美元上升到去年的91.8亿美元。据中国商务部预测,未来5年中国对外的投资将至少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的累计金额将高达6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海外融资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主要企业海外上市捷报频传,中国移动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并且分别在1997年10月筹资43亿美元、1999年10月筹资20亿美元、2000年11月筹资69亿美元,目前已经成为香港市场上具有主导作用的蓝筹公司;中国石化2000年10月筹集35亿美元,在香港股票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中国联通2000年10月筹集57亿美元,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中国石油2000年3月筹集29亿美元,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这些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成功上市,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利用海外资本市场提供了经验(见图二)。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迅速成为全球贸易大国的同时,中国出口业务坏帐率高达5%,这一比例竞超过发达国家几十倍。国家商务部研究院院长柴海涛不无忧虑地表示:“对于高速增长的国际贸易所伴生的巨大商务信用风险,中国企业应该高度警惕。”2004年,中国出口额近6000亿美元,海外坏帐约在300亿美元左右。此外,据商务部对中国1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据柴海涛分析,中国企业之所以海外坏帐如此巨大,除了由于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加而可能导致的“萝卜快了不洗泥”现象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内部信用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企业内部信用风险水平还较低。商务部研究院的调查表明,海外坏帐在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如电子、  相似文献   

13.
最近,国有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提出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能源企业优尼科公司(Unocal),西方分析家认为,是中国企业关注海外的自然资源和品牌的最新迹象.这些在海外进行并购活动的中国公司还从政府得到很多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并购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据统计,200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额不到10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已经飙升到了25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出口企业有1000多亿美元的海外应收账款未能收回,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巨额海外欠账已经成为中国众多企业无法回避的大难题,不少中小型企业甚至因此被拖垮。据商务部对近干家出口企业所做的调查显示,他们的平均坏账率在5%以上。相当于每卖出100块钱的货,至少有5块钱的货款变成了坏账,全国的情况可能更加严峻。而西方发达国家出口企业的坏账率在0.25%到0.5%之间,中外的差距在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控制与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海外并购动机分析(一)获得企业发展所需战略资源我国企业目前的海外并购规模虽还无法与国际大公司的并购行为相提并论,但也不难发现,不少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有寻求战略资产的动机。2004年12月8日,柳传志代表联想对全世界宣布:联想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  相似文献   

17.
武博 《企业文化》2005,(4):41-43
尽管我国工业500强中纺织品、服装、家用电器等行业的企业的海外销售比例较大,对外投资也在逐步展开,但规模和比例都相当小,尚难以形成气候。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全部大型企业的出口仅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0%左右,即600亿美元左右。而工业500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出口肯定要远远小于这一数字。又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截至1998年,我国共批准海外投资企业2396家,累计投资25.84亿美元。如此小的投资规模,即便全  相似文献   

18.
张巍柏 《英才》2005,(11):26-26
商务部研究院对500家外贸企业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出口业务的坏账率高达5%,以2004年中国5933.6亿美元的出口额为例,中国因为出口产生的海外坏账应该在300亿美元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出口业务坏账率仅0.25%-0.5%。据商务部研究院院长柴海涛透露,商务部下属另一家机构对中国1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使利益受损的遭遇,其中损害最严重的就是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拖欠贷款与合同违约,中国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  相似文献   

19.
海尔的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尔,中国造”是人们前几年最熟悉的广告词,而如今的海尔不但有中国造,而且有“美国造”、“意大利造”。2001年,海尔全球营业额达到602亿元人民币,海外营业额占到14%,其中海外机构实现营业额7.3亿美元,从中国直接出口创汇4.2亿美,一年的海外市场贡献率达到11.5亿美元。海尔的成功,为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不断扩展其海外并购的范围,但是,迄今为止它们一直竭力争取创造价值。 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步伐比全球商业界许多人士预计的都缓慢,但是,有证据显示这种期待已久的扩张现已步入轨道: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宣布了近260亿美元(1820亿人民币)的海外直接投资——几乎是去年同期的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