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史必亲 《新经济》2006,(6):31-33
对比前几年,从前不久刚刚公布的“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评选”中人们可以看到,财务实力、战略能力、发展潜力这些涉及企业生存、发展的硬指标的重要性正在越来越被像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企业伦理与商业道德这些软竞争要素所替代。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在这方面投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精英人士对商业英雄的渴望与崇拜。  相似文献   

3.
王洪伟 《新经济》2010,(1):60-61
频发的反倾销战让中国企业叫苦不迭;以“标准”为由的贸易壁垒是对中国企业的深层嘲讽。“中国制造”在“国际标准”面前频频受阻。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无论从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拓展市场空间,获取国际资源,还是从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等角度来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简述了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6.
7.
杨峰  娄卓夫 《经济师》2002,(12):16-17
面对“入世”后 ,激烈的竞争环境 ,中国企业路在何方 ?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再造的目标指出企业再造是我国企业的新出路 ,进而分析了企业再造的模式和企业再造的途径 ,希望以此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效率 ,增强企业竞争力 ,使我国企业在与外国企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沈洁  姚连凯 《时代经贸》2007,5(10Z):69-70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此战略实施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走出去”的成功范例,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朝晖 《经济师》2009,(3):291-292
风是自然界空气流动的产物。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自然文化积淀、讲求“天人合一”与“顺其自然”的经济日益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国度,企业以“风”式管理来提升企事业管理效率以应对全球渐显深入的金融危机,应该更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容易被企业员工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带动商品和劳务输出,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举措。2O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继续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高富  邝幸 《财富时代》2003,(12M):53-53,55
生长于八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王建龙从未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使唤上女佣。  相似文献   

12.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企业借日元升值和经济泡沫的叠加效应,大举向外扩张,并一度出现“购买全球”的势头.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并购面临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与当时日本企业的跨国并购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分析和研究日本企业“走出去”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加快对外投资步伐、正确引导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企业的一个共识,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也成为是企业在21世纪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等概念曾经被很多中国企业视为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当这些抽象的理念和管理哲学遭遇到活生生的现实之后,企业就开始变得迷惘。但是,“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以人为本?”“以什么人为本?”“以人为何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能够对东道国的人权产生重要影响。冷战结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的经济权力和政治影响力的不断增长,跨国公司从损害东道国人权慢慢转变为协助东道国政府提供人权保障。从国际政治的视角,集中论述了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人权责任相关的基本问题。由于国际人权的范围广,主要关注的是与跨国公司投资、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人的各项权利。同时,讨论了中国"走出去"企业如何应对在东道国的人权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金融帝国德隆的旦夕覆灭,到格林柯尔系的倒 下,中国近年来涌现的“系族企业”快速扩张,又转 瞬溃败,他们的宿命都可以从金融链条的紧绷而断裂 找到原因。正是因为系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难以 抑制的扩张力和难以约束的风险性,“大象走钢丝” 的模式更足以令后来者警醒。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我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WTO发达成员方的那些借助并购而茁壮成长起来的巨型企业正觊觎着我国的市场,可是我国企业由于受规模约束而陷入日益不利的处境。为此,要找出我国与国际上的大企业在并购方面的差距,寻求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的对策,以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一、入世将给我国企业产品竞争力带来新的压力企业竞争常常是通过产品竞争来表现,入世以后,我国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世贸组织强调要遵守互惠原则,这虽然可以增强我国部分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但由于国外市  相似文献   

17.
“五小”企业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60年代初期,为尽快扩大经济规模、缓解供给严重短缺的矛盾,国家积极倡导和扶持地方大力发展“五小”企业。80年代以后,“五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获得了蓬勃发展。“五小”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否认的历史贡献。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五小”企业在摸爬滚打中不断成长,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了经济巨人。但相当部分“五小”企业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良等种种原因,逐渐陷入困境,有的甚至成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障碍。目前,我国短缺经济时代已基本结束,国民经济正处于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型时期。一些“五小”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产品质量低劣,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不清理整顿这些企  相似文献   

18.
珉琦 《资本市场》2006,(1):125-126
中国在标准问题上已经吃尽了苦头,根源就是中国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在产业的标准上受制于外人所致。标准——已成为既得利益的跨国巨头和发达国家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之谜"和制度变迁的视角我们发现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有如下基本内涵:(1)政府主导的强制性、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2)"渐进式"的增量改革;(3)政府主导市场化改革的"次大国模式"。中国金融发展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及高度统一的金融体制起主导作用的初始条件,决定了我国金融发展模式的特殊路径与顺序选择。理解金融发展"中国模式"的关键是剖析政府因素和其他市场因素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博弈与耦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首善已成为一个用于授予那些在某年度或是某段时期内在慈善事业上投入金钱或物质最多的富人的荣誉称号,现在已渐渐为人们欣然接受。然而,对于中国首善这样一个称谓,若细加思考,会发现其本身就是一个无法成立的伪称谓,其伪在性不仅表现在它违背了应有的劝善之道,而且还在传递着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基于此,摒弃这样一种伪称谓,重新审视应有的劝善之道就成为了一种应然且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