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出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和《经济学(季刊)》请我评论。这是笔者第三次评论林毅夫的著作。第一次是评论《中国的奇迹》(1995),第二次是评论《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1997)。不过,我还是按照本人立下的规矩做事:一是先要看书,再决定是否评论,因此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者对于"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什么是"结构经济学"则有些茫然。2009年,我不揣冒昧,对什么是结构经济学做了一番解释:"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子学科,结构经济学(Structural Economics)的出现是相当晚近的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并未听到  相似文献   

3.
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是其长期理论思考、对发展中国家长期观察和研究的结果.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的成果.他对既有发展经济学的反思,是基于对发展中国家发展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从而寻求发展经济学的创新,推动或引导发展中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技术、产业不断创新,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经济学在二战后刚成为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时,结构主义的观点占主流,认为经济结构外生决定,强调市场失灵及政府在改变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由于结构主义所主张的以政府主导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失败,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转而以华盛顿共识为主流,强调政府失灵,片面侧重市场的作用,并且忽视了对结构及其变迁问题的研究。本文提出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认为经济结构内生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并倡导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结构及其变迁,以及政府、市场在此过程所起的作用,以弥补当前发展经济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12)颁奖典礼暨“世界经济与中国”学术演讲会于2012年11月30日上午在中央财经大学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林毅夫教授撰写的《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在众多提名优秀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殊荣。  相似文献   

6.
《经济纵横》2006,(7):F0002
姓名:林毅夫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2年10月15日 职称:教授 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职务:主任  相似文献   

7.
正我使用"宏观经济学的历史使命远未完成"作为标题来评析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一书,是针对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卢卡斯在2003年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发表演讲时高调宣称"宏观经济学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的断语而言的。时间仅仅过去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结构经济学》宣布:无论从理论层面、政策层面,还是从治理  相似文献   

8.
韦森 《经济学(季刊)》2013,(3):1051-1074
本文为林毅夫教授的三本"新结构经济学"新著的综合性评述。第一部分引言对部分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宏旨做了简要评论。第二部分对林毅夫的理论进展和贡献进行了较细的探讨,发现这一框架强调市场应该成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明确提出现代经济增长的实质及其普遍特征事实是持续性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经济多样化和收入增长加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各国产业结构变迁中政府的"增长甄别和因势利导"作用,从而把他多年来所独创的经济发展从纯学术探讨推向了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可实际操作和具体实施阶段。第三部分讨论了这一新结构经济学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主要发现这一新结构经济学实际上仍然是"制度缺位",还应把现代经济增长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真正置放在整个框架中来考虑,并认为只有在现代宪政民主政制下,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的GIFF框架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和运用。最后,在第四部分余论提出,尽管理论经济学在当代有了巨大的发展,但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目前看来还是一个"必然王国"。  相似文献   

9.
10.
11.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本文初步构建一个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的理论新框架。研究认为:(1)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存在正向的收入效应和负向的替代效应,而其总效应取决于这两方面效应的大小。(2)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主效应不同;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以负向的替代效应为主;而到了经济发展后期阶段,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以正向的收入效应为主。(3)财政分权的不同程度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不同,存在最优的财政分权度;并且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最优的财政分权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张军 《经济学(季刊)》2013,(3):1087-1094
本来,任何一位受到现代经济学训练的经济学家都深知价格机制在分配资源和实现配置效率上的头等重要性,而这正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但是,当经济学家面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东亚奇迹"时,却有难以达成共识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离开了政府的指导和有选择的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这些"奇迹"是否可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论-  相似文献   

13.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在18世纪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世界是平的,最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以人均收入来衡量的发展水平差距顶多只有4-5倍.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出现了大分歧.西方国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一日千里;而亚非拉许多国家仍然沿袭着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4.
如何保障政府切实"有为"而不"乱为"呢?这是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及其产业政策主张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思辨逻辑系统地考察了政府积极"有为"的社会基础及其背后的文化原因,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1)决策者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也是根源于一种企业家精神,但这是根植于责任伦理的公共企业家精神,而不是根植于信念伦理的私人企业家精神;(2)责任伦理充分嵌入在儒家社会中,体现在"尽其在我"的责任文化之中;(3)从儒家传统中寻找智慧来培育和壮大责任伦理以及相应的公共企业家精神,就可以保障有为政府的切实"有为".总之,根植于责任伦理,有为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就能形成互补共进关系,进而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而促进产业升级.文章为新结构经济学及其"有为政府论"夯实了理论和社会基础,是对新结构经济学"有为政府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15.
新结构经济学是由林毅夫在旧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所谓发展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华盛顿共识常常未能考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结构性的差异,也忽略了发展中国家中引致扭曲的诸多根源,这些扭曲来源于政策制定者过去对于经济的不当干预,正是对旧结构经济学的信念使这些政策制定者高估了政府在矫正市场失灵上的能力.但是,新结构经济学一方面并没有放弃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而且也没能有效证明新结构经济学所看重的那些干预的正当性;另一方面,新结构经济学没有能够正确识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结构性差异.新结构经济学所主张的比较优势选择不仅无法消除贫困,还会扩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收入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新视角,本文构建新结构环境经济学的新框架,并对主要的十三个领域提出新见解。就新框架而言,构建了“禀赋结构—生产结构—环境结构—上层建筑结构”的理论新框架和“双碳”战略的政策新框架。就新见解而言,从发展角度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的最优生产结构不同,对应的最优环境结构不同,最优环境结构与最优上层建筑结构的关系也不同。从转型角度看,在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的最优生产结构状态下,由于市场(政府)失灵等外生因素引致环境结构或上层建筑结构扭曲会进一步导致两者关系发生扭曲;在违背要素禀赋结构的扭曲生产结构下,特别是在重工业赶超战略导致的扭曲生产结构状态下,环境结构及其与上层建筑结构的关系均会发生扭曲,造成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取得了奇迹似的增长,同时也面临了环境恶化的问题,原因主要在于经济结构从低能耗低排放的农业进入到高能耗高排放的制造业为主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收入水平继续提高,进入到以低能耗低排放的服务业为主的阶段,环境问题将会得到缓解。但是,当前国内和国际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决定了我国政府不能单靠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来自动解决环境问题:一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二是和环境恶化同根同源的气候变暖成为全球的挑战;三是我国是一个大陆型国家,气候变暖的代价主要由我国自己承担。这些新情况决定我国政府应该发挥积极有为的作用,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和运用,以改善环境,并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
20.
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评新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各国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增长至今还看不到停滞的迹象。如何解释发达国家这种持续的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是什么?由于以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经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